文/本刊記者 陳 杰
“十年來,我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從無到有、量質齊升。”6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在全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工作會議上表示,全國科技館事業已煥發嶄新的風貌,將以突出價值引領、激發創新活力、提升人的全面發展為己任,開啟服務全民科學素質建設新征程。
自2012年開始建設至今,我國現代科技館體系10年間逐步發展成為擁有408座全國實體科技館、612套流動科技館、1251輛科普大篷車、1112所農村中學科技館和中國數字科技館“五位一體”的一套覆蓋全國、世界獨有的科普基礎設施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現代科技館體系線下服務公眾超過8.5億人次,中國數字科技館網站用戶數量達1500萬,為推動科普公共服務公平普惠、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獨特作用,作出積極貢獻。
張玉卓說,十年來,現代科技館體系堅持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方位探索和提升服務方式,科普傳播方式種類全面、科普服務對象覆蓋廣泛、創新發展的科普之翼不斷豐滿。“2020年公民科學素質比例已達到10.56%,比2010年的3.27%提升了3倍,現代科技館體系發揮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兼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在會上作了《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發展工作報告》,認為我國的現代科技館體系已經成型,并且顯現出顯著的協同增效作用。他說,我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呈現自上而下全面推進、各級科技館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逐步形成融合發展格局,體系的中國特色愈發鮮明。
我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雖然取得顯著成績,但與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需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需求相比,還需進一步提升和完善。
張玉卓指出,現代科技館體系發展要強化需求導向,順應時代要求,應進一步適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創新人才需求,進一步適應人民群眾對科學文化日益增長需求,進一步適應國家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需求。
會議強調,進入新百年征程,現代科技館體系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強化需求導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突出價值引領、激發創新活力、提升人的全面發展為己任,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要遵循‘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找準服務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切入口、結合點、著力點,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張玉卓表示,“十四五”期間,現代科技館體系將以更好滿足公眾更高層次的科普需求為目標,抓好“一小一老”、農民、產業工人等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提升。同時,要推動現代科技館體系資源和服務的復制與推廣,讓更優質、更便捷的科普展品展覽和科普活動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共享科技發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