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萍
(甘肅省合作市卡加曼鄉畜牧獸醫站,甘肅 合作 747000)
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與母豬的繁殖性能息息相關,母豬良好的健康狀況和繁殖性能可有效保障仔豬的產仔數和成活率,為生豬復養工作及規模化發展提供幫助。母豬的飼養管理中妊娠階段的飼養管理尤為重要,需了解妊娠母豬的生理特征,知曉妊娠各個階段營養物質需求量,以保障妊娠母豬的健康狀況和繁殖性能[1]。本文對妊娠母豬飼養過程中的生理特征及營養供給需求方面進行介紹,以期為妊娠母豬的科學飼養及生豬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幫助。
妊娠母豬在不同的飼養階段及不同母豬個體中存在不同的生理特征,生豬養殖戶需充分了解母豬之間不同的差異,熟悉妊娠母豬的生理特征才能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對于初產母豬,飼料的飼喂量需逐步提高,營養供給方面不但要滿足母豬自身生長發育需要還需對后續發情配種工作儲備充足的能量。初產母豬飼養過程中逐步提高飼料供給量,同時保障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的充分供給,以提高母豬的營養水平及機體抵抗力[2]。
母豬的妊娠過程屬于特殊的生理階段,尤其要注意這個階段中母豬的消化生理特點。妊娠階段的母豬消化生理較為敏感,對飼料原料的更換及飼料品質的改變會出現較大的生理反應,且易受到母豬機體的內分泌狀態、日齡、季節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對哺乳期配種及生長發育情況良好的經產母豬,需采取前低后高的營養供給模式,在母豬妊娠的前期階段,由于胎兒的生長發育速度較慢,母豬體況良好可滿足胎兒這個階段的生長發育,對于營養飼料的需求量不是特別高,母豬的采食量沒有顯著的提高,按照之前的飼料供給量飼喂即可,不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帶來負面影響。在母豬妊娠的中后期階段,體內胎兒生長發育速度逐漸加快,母體和胎兒所需的營養物質迅速提高,這個時候需顯著提高妊娠母豬飼料的供給量,同時添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水平[3]。
對斷奶后膘情和體況較差的經產母豬,可采取高-低-高的營養供給模式,在配種前期準備工作中需提高母豬營養物質供給水平,改善飼料營養結構,以保障母豬膘情和身體狀況的恢復,待母豬機體狀況達到妊娠前期的水平后再適量降低飼料供給量,在母豬妊娠階段的80 d左右的時間再逐步提高妊娠母豬的飼料供給水平,以保障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4]。
母豬飼養過程中受孕前到妊娠階段是母豬養殖的重點階段,這個階段的飼養管理對母豬體況的保障及后期受精卵著床和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有關鍵的作用。妊娠母豬的營養供給主要分為配種前和配種后2個階段。配種前后備母豬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為滿足母豬這個階段對于體況發育,膘情沉積及生殖系統的成熟,需飼喂品質優良營養物質全面的飼料,在母豬配種前嚴禁使用棉籽餅粕、菜籽餅粕等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及發霉變質的飼料,棉籽餅粕、菜籽餅粕等飼料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抗營養因子,這些飼料不但影響母豬的健康水平,還會嚴重危害母豬的生殖系統。為保障母豬骨骼、內臟器官及肌肉等組織的正常生長發育,需把控母豬飼料中蛋白質和能量的水平,適量補充優質、營養全面的青綠飼料和干粉料,注意飼料中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的供給。如果母豬配種前機體脂肪沉積的量不夠,會導致母豬繁殖性能的下降,增加母豬流產的概率,適量增加母豬飼料中脂類物質的配比可有效提高母豬的使用年限[5]。配種前的后備母豬養殖過程主要是為了保障母豬機體骨骼和肌肉的生長發育,同時需避免后備母豬出現機體過肥的情況,以免影響母豬后續的發情和配種工作。通過控制后備母豬飼料中能量原料的供給,適當在飼料中添加使用青綠飼料或鮮草飼料等。妊娠母豬在配種前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以促進母豬良好的繁殖性能,保障后續的配懷成功率。妊娠母豬在配種前期階段也要把控好體脂含量,充足的、合適的體脂水平是保障配種成功和后續受精卵著床的基礎。實際養殖生產中會在母豬在配種前進行短期的限飼工作,降低妊娠母豬出現機體脂肪含量過高的情況。通常建議后備母豬在發情配種前的體重控制在115 kg左右最佳。
妊娠母豬在配種后需根據不同的妊娠階段供給不同營養水平的飼料,通常我們將妊娠母豬的妊娠階段分為妊娠前期階段、妊娠中期階段和妊娠后期階段。妊娠的前期階段通常是指母豬配懷成功后的1個月左右,在這階段的妊娠母豬養殖過程中營養物質的供給通常和妊娠前沒有明顯的差異,而且不建議更換母豬的飼料種類和營養物質配比,避免影響受精卵的著床和早期的胚胎發育。在這個妊娠前期階段中需注意把控飼料原料的品質,嚴格禁止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原料,同時保障飼料中蛋白質的充足供給,通常建議這個階段母豬飼糧中的蛋白質含量在14%以上。適當在這個階段給母豬補充飼喂葉酸,葉酸在妊娠初期母豬飼糧中的添加可有效改善母豬的窩產仔數及仔豬的成活率。妊娠母豬在配種后的1~3個月左右通常認為是妊娠的中期階段,這個階段的母豬養殖中需保障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通常在這個階段中母豬的采食量會出現少許的提高,可適當增加飼料的供給量,提高飼料營養物質的供給水平。妊娠母豬在臨近分娩前的1個月左右時間通常被生產中認為是妊娠的后期階段,后期階段的妊娠母豬飼糧中需保障精飼料的充足供給,同時適當減少青綠飼料的飼喂,保障母豬在妊娠后期階段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供給。妊娠后期階段的母豬對于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量相對較高,同樣需在母豬飼糧中額外添加。妊娠后期階段母豬養殖中對飼料類蛋白質的需求量每天達到120 g左右,對于鈣和磷的需求量分為達到5 g和4 g以上。
生豬養殖過程中,妊娠母豬的繁殖性能對于產仔率、仔豬的機體健康狀況等多個方面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妊娠母豬良好的繁殖性能對生豬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充分了解妊娠母豬各個階段的生理特征及科學合理的營養物質供給可有效改善母豬繁殖性能,為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