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萬華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廣播電視局,湖北 宜昌 443100)
2018年,《湖北省廣播電視條例》發布,明確提出“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廣播電視傳送服務單位、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公共視聽載體運營單位負責本單位的安全播出工作”。湖北省廣播電視局經過多年建設,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省-市-縣三級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系統監測監管平臺,保障湖北地區廣播電視安全播出[1]。2022年5月,湖北省廣播電視局召開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針對個別播出機構存在思想認識、責任落實、設施建設等短板弱項,提出壓實安全播出主體責任、開展安全大檢查、強化風險防控、強化監測監管、創新安全播出管理模式等針對性措施。2022年6—7月,湖北省廣播電視局監管中心組織開展全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設備及系統專項維護行動,確保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全力護航黨的二十大[2]。本文以湖北省宜昌市廣播電視局為例,對安全播出技術系統監測監管平臺建設進行全面分析,為其他地區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系統監測監管建設提供參考。
湖北省宜昌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系統監測監管平臺建設以可靠性、安全性、擴充性、開放性、先進性、前瞻性原則為基礎,確保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系統監測監管的安全可靠,為后續系統擴容擴充提供技術接口,滿足不同權限職工的操作需求[3]。湖北省宜昌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系統監測監管平臺采用分布式部署,中心監管平臺負責信息分析、安播調度、內容評議、廣告監管、輿情監管及運維管理等工作,監測前端負責有線數字電視、開路電視、調頻、調幅等信號的接收、監測、錄制及回傳等工作[4]。中心監管平臺基于IP網絡,運用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B/S)分布式架構,設計跨平臺與跨瀏覽器訪問操作系統。中心監管平臺管理下設監測前端,配備監測監管、存儲硬件,具備有線數字電視、開路電視、廣播監測監管功能,實現宜昌市各縣、區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節目內容、廣告、臺標呼號、同步轉播以及頻率頻道的監測監管與評價分析[5]。
1.2.1 分布式架構
宜昌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系統采用B/S架構的分布式架構,系統分為數據層、處理層和展示層三層,如圖1所示。數據層包括機房的硬件設備、監測監管軟硬件,能夠提供原始故障信息。處理層即中心監管平臺,是數據總線,鏈接不同接口,將數據信息歸類處理、輸出報警。展現層即監測前端,能夠以多種形式將報警信息、信號質量及碼流分析等呈現出來[6]。

圖1 宜昌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系統結構圖
1.2.2 平臺化設計
中心監管平臺的系統設計采用開放式平臺化設計,將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各個功能模塊化,實現中心監管平臺的層次化,能夠完成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數據的采集、存儲及處理等工作,也便于后期新業務系統的完善。
1.2.3 畫面顯示調度
宜昌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系統配備了分布式顯示控制系統,通過LED大屏能夠靈活監測監管廣播電視播出活動,在一個LED大屏可實現跨屏、疊加、縮放、漫游等操作,提高了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監管的便捷性[7]。
2.1.1 數據處理
宜昌市中心監管平臺數據處理模塊負責所有監測前端音頻數據、視頻數據、報警數據的收集、查詢、處理,為中心監管平臺的數據統計與數據分析提供數據基礎。數據處理模塊具備數據存儲功能,能夠輸出各種數據報表。
2.1.2 遠程控制
遠程控制模塊是中心監管平臺的重要功能之一。宜昌市下轄多個監測前端,通過遠程控制模塊,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節目信號、技術指標、重要節目視音頻、視音頻丟失及靜幀等播出異態,存儲記錄查詢檢索,設備運行監測以及軟件升級等進行遠程控制。
2.1.3 播出安全監測
中心監管平臺具備廣播電視播出安全監測功能,對廣播電視信號實施監聽監看與技術監測。一旦廣播電視系統發生侵擾事件與播出事故,播出安全監測模塊能夠及時對相應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為問題解決提供數據參考。播出安全監測包括監測審核和運行監測兩部分內容。
(1)監測審核功能。通過監測參數設置、監測任務布置,對廣播電視節目及異態節目數據匯總、處理、分析和存儲,監測審核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節目合法合規性監聽監看,并具備查詢檢索、回放視音頻記錄、頻譜分析以及頻道分析等功能。
(2)運行監測功能。運行監測功能主要指對廣播電視節目整體運行的監測監管,包括頻譜掃描、發現新頻率、發現新節目以及內容識別監測等方面,具備廣播電視節目安全播出監測、非法廣播偵測、廣播內容監測、臺標呼號監測、重要節目同步轉播監測以及技術質量監測等功能。通過智能分析、數據處理、智能報警實時掌握廣播電視播出動態。此外,運行監測能夠實時監測前端站點各模塊的運行情況,確保各前端站點與中心監管平臺傳輸線路的穩定運行。
2.1.4 報警管理
宜昌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系統中的中心監管平臺具備報警管理功能,針對不同安全播出異常與故障設置了預警、一般報警、重要報警、故障報警四個報警級別,不同的報警級別有相應的標準。在廣播電視播出發生故障時,報警管理系統能夠根據故障情況自動選擇報警級別,在播出時間、播出狀態、播出質量出現異常時,中心監管平臺報警管理模塊能夠通過聲光、短信、報警列表、語音、自動切換即自動開關等方式實現報警提示。
2.2.1 安全監測
宜昌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前端具有安全監測功能,能夠對廣播電視前端系統播出的節目信號、網絡運行情況等實時監測,一旦出現停播、劣播及各種異態情況,傳輸至中心監管平臺報警管理模塊。除此之外,安全監測模塊能夠實現對發射機、校時設備、激勵器、非法廣播智能偵測設備的監測管理。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安全監測模塊可實現自動倒換激勵器、升降功率、倒換備機等操作,確保系統的平穩運行。
2.2.2 質量監測
監測前端具備質量監測功能,能夠實現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IP信號、ASI信號、QAM(正交振幅調制)信號與信道的實時監測,實現碼流分析、信噪比(SNR)、調制度、調幅度等參數測量,實現監測信息與數據的匯總、處理、分析及存儲等功能。質量監測的信道指標監測包括信號鎖定狀態、信號功率、信號強度百分比、信噪比以及誤碼率等。
2.2.3 實時監看
監測前端具備實時監看功能,能夠對宜昌市區、縣電視頻道與廣播頻道實時監看,可自由切換所有頻率,支持選定通道的多畫面(4,9,16,25,36畫面)實時監看,操作端可調用選定通道方案。另外,監測前端具有錄音錄像實時查看功能,不同時段的音量值、載波值、指標曲線等都可保存與顯示。此外,實時監看模塊還具有重點節目全景展示功能,實現對重要節目實時全鏈路、全畫面展示。最后,實時監看模塊還具備電視、廣播實施對比監看監聽功能,可以通過對比監看監聽及時發現違規現象。
2.2.4 內容監測
監測前端具有內容監測功能,可監測監看信源、中級、末端所有信號傳輸情況,能夠實時調度廣播電視節目鏈路、碼流及內容,具備7×24小時碼流錄像與故障觸發碼流記錄功能,能夠為故障分析與節目內容統計提供數據與錄像支持。內容監測模塊包括節目內容監管(自辦欄目監管、其他節目監管、專項任務監看)、違規內容審核以及輿情動態監管(節目輿情動態查看、動態剪輯)等功能。
2.2.5 廣告監管
監測前端具有廣告監管功能,包括廣告監聽監看,實現疑似廣告段識別、疑似新增廣告識別、疑似違規廣告識別、已有違規廣告自動識別、專項任務監看以及廣告審核監聽監看取證等功能。除廣告監聽監看外,廣告監管模塊還具備統計分析功能,能夠對廣播電視廣告數據的違規廣告、違規廣告與上次違規環比、違規類型、播出機構違規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生成餅狀圖、柱狀圖等數據統計圖。
宜昌市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與電視技術,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系統監測監管建設工作,目前已初見成效。中心監管平臺能夠實現數據處理、遠程控制、播出安全監測以及報警管理等功能,監測前端能夠實現安全監測、質量監測、實時監看、內容監測以及廣告監管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宜昌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