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妮
隨著時代的發展,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帶動了金融行業的快速崛起,推動了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金融科技創新和金融行業也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不斷地融合。像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眾籌融資等金融科技創新產品,極大程度地推動了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但在現階段金融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需要結合多方資源優勢,構建起完備的金融管理體系結構,加快監督管理責任落實,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的綜合發展。我國應當盡快在現有的金融科技創新基礎上,構建完備的綠色債券市場法律體系結構,認清綠色債券市場的主體內容,全面深化金融科技創新管理中的消費者權益維護,鼓勵金融科技創新安全技術的全面發展,進而有效地應對金融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降低金融風險的產生。
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的轉型落實,讓整個金融行業有了新的發展形態。當前新型金融科技的創新技術,多種思維模式創新,多種監督管理策略的提出,都在加快推進我國金融科技的創新速度。金融科技創新地提出為我國的市場經濟帶來了更為優質的金融服務體驗,在不斷地創新之中也讓我國的傳統金融綠色債券市場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在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礎上,加快綠色債券市場工作的落實,創新就顯得尤為必要。
金融科技創新的幾種主要形式及其發展現狀分析
一、金融科技創新銷售金融理財產品
現階段,傳統經濟逐漸崛起,但金融科技創新還未廣泛地在市場經濟中興起,我國一般民眾也很難在傳統金融模式推進的前提下獲得較為優質的理財服務體驗感,在提供理財服務的相關金融機構之中,往往也會結合受眾理財產品的實際購買率進行適當的產品推薦,這些受眾本身也會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但傳統復雜的理財產品在購買和贖回時不是很便利,讓很多消費者不愿意投資購買。針對當前國情,一些金融科技創新企業或者金融企業會按照要求設計出小額的理財產品,幫助消費者通過手機客戶端購買相關理財產品,普通大眾通過手機就可以進行快速購買或贖回。如支付寶推出的“余額寶”,百度推出的“百度理財”,招商銀行推出的“朝朝盈”等相關產品。這些產品本身往往會直接對接一個系統的基金產品,實現了快速的購買和贖回需求,滿足了消費者零資金的門檻要求。在推廣使用之后有很多消費者愿意購買,全民理財熱潮逐步掀起。各類型的金融企業和金融科技創新企業也逐漸地開始了此類產品的開發和生產。這種小型的金融產品更加能滿足當前消費者的小額投資需求,不僅回報率相對較高,而且安全性方面,也在隨著國家對于此類產品的約束逐漸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參與投資這類產品。
二、P2P網絡借貸
P2P網絡借貸本身源自英國,主要是指借款人員及借出人員通過金融科技創新的網絡平臺構建出的一種系統的借貸模式,金融科技創新地提出充分地解決了當前不同區域范圍內不相識的人的信貸交流服務。這種方式能夠讓不相識的人之間通過基礎的信貸保障獲得便捷的交易服務。
三、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指與銀行完成簽約服務,同時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經濟綜合實力和信譽保障條件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所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在我國金融發展過程中,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全面推動了第三方支付的高速發展。為了規范第三方支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我國央行在進行統籌管理的過程中,每年都會按照相關的預算要求發布不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從而進一步擴大了金融科技創新支付交易規模。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推廣,智能化支付的頻率逐漸增加,加之移動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第三方移動支付的使用速度也在不斷地加快。例如,我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品牌“支付寶”,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了年交易規模過萬億元的壯舉,其本身發展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廣泛使用的“銀聯”網絡交易體系結構。這種第三方網絡支付平臺,本身使用較為廣泛,更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同時也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同時,在這種不限區域的模式下完成第三方支付,不僅更加便捷快速,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消耗,所有費用交易模式的構建都是在手機客戶端進行實現,更加滿足現代人的交易特點。
四、眾籌融資
眾籌融資本身是指融資者可以通過金融科技創新管理平臺,向廣大分散的投資者完成融資。廣泛的分散投資者本身投資數量相對較少,而平臺管理員通過將少量的資金通過融資項目的構建和不同產品的投入或是股權的分享,構建起一種滿足眾籌設想的融資模式。眾籌融資與P2P網貸之間最為直觀的差異在于,眾籌融資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股權關系的構建完成融資項目,而P2P更多的是以債權的關系實施服務。金融科技創新廉價高效的信息交流就是眾籌融資的基礎,眾籌融資平臺可以整合不同分散區域內投資者的資金,為部分小型企業或者個人提供相關的項目資金,讓整個項目能夠有效順利地實現推進,全面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消耗。在長期的發展中,相關的監督管理機構已經逐漸認識到我國并沒有相關的法律政策能夠有效約束這種眾籌融資模式的實施構建,內部的各項制度的監督管理作用也不能有效地發揮出來。雖然在發展前期這種模式下的融資規模相對較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金融行業的改革,其發展速度相對較快。
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對綠色債券市場的影響
一、金融科技創新在快速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
通過分析觀察可知,金融科技創新在實際發展中面臨著諸多問題。這不僅導致金融科技創新發展速度降低,也導致多種隱患存在。首先,在金融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信用風險是導致多種安全隱患產生的主要因素。金融科技創新的信用風險較之傳統金融來說更為嚴峻。無孔不入的金融科技創新技術,讓整個金融交易從線下資金交易轉化為虛擬化的交易模式,交易的實際范圍相對較為廣闊,令整個金融交易的對手信息不能在第一時間獲取。例如在P2P信貸交易過程中,債權人本身對于債務人的實際信息了解不充分,很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現象,這就導致信用風險的產生。其次,金融科技創新安全引發的技術風險問題。隨著金融科技創新支付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資金安全性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同時金融科技創新的安全問題往往也會導致重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導致多種社會問題。為了向用戶提供較為優質的體驗,很多金融科技創新理財產品與第三方支付技術之間進行充分融合,追求更加便捷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流程,用戶本身的資金流向就會暴露在網絡環境之中,受到網絡環境的沖擊和威脅。如余額寶等理財產品所支持的向他人轉賬的業務等。然而,金融科技創新本身能出現短時間內的巨大金融交易,傳統的金融防范機制難以為繼。同時,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的充分使用,讓參與金融交易的人數不斷擴大,通過金融科技創新實施的金融交易速度相對較快,交易頻率相對較高。在監督管理過程中,當前還不能全方位地實施數據監控,所有的數據分析集中在風險提示階段,一旦出現多種多樣的信息風險,所產生的影響范圍是相對廣泛的。最后,個人信息監控保護不到位。金融科技創新的存在令個人的真實信息完全地暴露在網絡信息環境之中。在金融科技創新的經營發展中,多種信息資源泄露的問題時有發生,整個網絡環境都處于較為公開的狀態。個人信息隨時有可能的泄露都會導致人員財產損失,而大規模的個人信息泄露往往會導致國家信息安全受到直接沖擊。
二、金融科技創新背景下面臨的市場風險加劇
一是面臨數據風險。要充分將大數據與綠色債權的審批相結合進行注冊推進,積極地收集綠色發行人以及綠色項目的信息,結合數據分析來有效地判斷綠色債權支持的管理項目能否充分適應綠色工作標準,這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審批管理工作質量,也可以有效地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若是出現了錯誤信息,將其雜糅在數據之中,將會對審批的實際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比如影響到監督管理工作機構,可能會導致綠色標準下的綠色債權被駁回處理,而一些不符合標準的綠色債券卻能夠直接通過。
二是面臨技術風險。因為人工智能、區塊鏈以及大數據技術本身技術能力不強,應用不足,我們就需要對相關技術進行不斷地嘗試分析。為此,將這些技術手段貿然地使用在綠色債權的出臺以及后期的資金管理之中,不僅難以發揮技術優勢,也會導致資源浪費,造成多種不確定風險隱患。因此,我們需要在現有的環境下,積極地鼓勵技術創新優化,在有效提升金融服務工作質量和服務效率的基礎上,充分注重金融風險,合理進行技術管控。金融創新要嚴格遵循相關的法規要求,不能脫離金融核心以及既定的業務范疇。監管單位要密切關注科技所產生的風險,做好風險管控梳理。金融科技在實現綠色債權市場管理的過程中,也應當有效地提升服務工作質量。
對于混雜的錯誤數據,僅依靠人力是難以實現監管的,監管成本也會增加。應對此情況,監管單位應著手分析信息標準化管理,與行業實施深度合作,積極鼓勵使用實時數據信息進行交流合作,以環境信息為基礎構建數據分類模式,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數據歸集,也可以提升數據分析質量。
三、通過綠色金融推動國際間的交流合作
積極地鼓勵金融機構與國外相關金融科技單位之間構建專項的研發隊伍以及合資企業,強化技術創新以及落實國際合作。雖然在現階段我國底層技術能力稍遜,但經過長期的穩定發展,只要全面注重金融科技最新成果的技術分析和技術探討,在后期的技術高峰產生的過程中,我國的底層技術也會有極大的可能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建立健全海外并購資金,并購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推動國外優質金融項目,引進國際先進水平,提升金融創新能力。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以及金融管理體系相對滯后,所以綠色金融以及普惠金融的實際需求量高。現階段中國支付發展能力較強,支付普及率世界第一。而在諸如東南亞新興的經濟體中,雖然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但這些國家信用卡以及智能手機的使用率并不高,移動支付率相對較低。隨著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東南亞市場的支付需求度也會隨之擴張。在此背景下,中國更應當充分發揮線上支付優勢,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革優化,對一些發展能力較低的東南亞市場進行積極的探索,通過滲透綠色金融理念,將智能化、高效化、科技化的現代創新科技金融模式在國外多數地區進行開展,推動技術改革,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
在當前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科技創新的發展速度相對較快,長期的市場風險讓很多投機取巧的人看到了金融科技創新中新的商機,從而導致金融科技創新的內部管理較為混亂。為了應對此類問題,在現有的管理基礎上,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的創新,全面解決金融科技創新監督管理存在的實際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發揮市場競爭優勢,滿足實際的發展要求,就需要相關研究人員充分認識到現階段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的發展現狀,及時調整管理模式,通過轉變作風,提高金融科技創新監督管理工作質量,發揮監督管理工作優勢,構建新型發展模式,加快金融科技創新管理在現有金融管理模式中的滲透,全面帶動現階段金融科技創新發展速度。(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