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超
建筑施工行業是產值基數大、產值利潤率相對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這就決定了建筑施工企業需全過程精準把控,前期投標管理工作是項目中標承攬工程的前提,而該階段重點工作就是—經濟標管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促進建筑領域現代化發展進程,增加了招投標管理工作難度[1]。
建筑業投標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工作重點,是企業前期承攬工程的前提,直接關系到公司的生存和發展。投標管理中的經濟標管理,最能直觀反映建筑企業投標的水平,是影響投標結果的最大因素。所以投標期間的經濟標管理的策略、方法,在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中尤為關鍵。
建筑施工企業為了獲取施工項目,大部分工程要經歷招投標階段,投標資料編制情況直接影響到項目能否中標。經濟標作為投標最重要環節,是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階段綜合管理實力的體現。根據施工企業投標管理的特性,經濟標管理的作用和意義有以下特點。
建筑施工企業投標資料包括投標函、投標報價、施工組織設計、商務和技術偏差(即經濟標、技術標、商務標)[2]。經濟標在投標報價評分中約占有60%權重,而技術標和商務標合計權重僅為40%,這就決定了經濟標在投標報價中的重要地位。經濟標編制情況是最能體現投標競爭性的環節,是開標、評標過程中各方最為關注的內容,經濟標也是投標報價決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具有競爭性的招投標制度正逐步趨于完善。尤其建筑業逐步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以來,徹底打破了以定額方式計價基礎的比價方式,建筑市場已逐步從半競爭性市場逐步轉化為完全競爭性市場。
在招投標競價模式下,施工企業經濟標報價充分結合了企業自身綜合管理水平、技術方案的先進性、采購渠道、管理成本及組織施工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反映出自身最有競爭性的市場報價。所以經濟標投標報價,是建筑施工企業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施工企業中標后,經濟標的報價是招標人與中標人簽訂施工合同的依據,同時經濟標又作為投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合同要件。根據合同要件的不同解釋順序,經濟標報價是合同最為重要的解釋依據。
經濟標作為收入的合同價款,在選擇下游專業分包、勞務分包、材料及設備采購時,也是合同價格控制的依據和消耗用量的參考依據。
經濟標報價轉換為合同價款,是施工企業制定成本計劃、實施成本控制、構建經營管理措施的依據。
經濟標中人工、材料、機械及設備消耗量、單價是施工企業收入的依據。項目中標后,施工企業結合實施期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方案以及施工期的人工、材料、設備價格情況,計算出實際人工、材料、機械及設備的耗用量和實際成本支出情況。計算結果分別與經濟標中各項用量及費用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制定成本控制計劃、實施成本控制并采取相應管理措施,以確保項目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所以,經濟標管理為施工過程經營管理提供了依據。
經濟標報價作為合同價款的依據,為過程管理中的價款調整、索賠及結算管理提供了依據。根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合同價款的變更,按照下列方法進行。第一,合同中已有適用于變更工程的價格,按合同已有的價格變更合同價款。第二,合同中只有類似變更工程的價格,可參照類似價格變更合同價款。第三,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于變更工程的價格,由承包人提出適當的變更價格,經工程師確認后執行[3]。合同中已有適用價格和類似變更工價格均為投標中的價格,所以經濟標為過程管理價款的調整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項目的最終結算總價,是原合同價款加調整價款合計后構成的結果。所以,經濟標報價會影響到了項目最終結算結果。
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水平良莠不齊,投標中常常出現組織分工不明確的情況。專業的分工界限不清,導致經常出現遺漏或重復計取的情況,導致報價過高或過低,最終影響中標結果。即使投標單位僥幸以低價中標,也會對實施過程中產生巨大影響,不僅給自身帶來了管理壓力,同時對合同的相關方也造成不和影響。
由于投標階段時間緊迫,投標人員工作任務繁重、工作態度不認真、招標文件研究不透徹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投標資料未能充分響應招標文件,報送資料疏忽、遺漏或未按照招標要求來設置相應報價策略。
施工現場踏勘不充分、實際情況調查不清,造成投標報價與現場脫節、標書編制沒有針對性。同時,評標專家會組也容易認為投標企業不重視工作投標工作,進而影響招標人的評判結果。
經濟標編制人員與技術標編制人員溝通不到位,是導致經濟標脫節的主要原因。由于各專業的投標人員均各自站在自身專業立場考慮問題,時常造成經濟標與技術標不能有效統一,導致經濟標報價與實施階段投入情況偏差過大。
建筑業投標期相對較短,受經濟標編制人員的能力水平、經驗等因素制約,經濟標在編制過程中常常因施工企業對市場價格了解不充分、對工程造價數據掌握不清等原因,導致了經濟標投標報價不合理的情況發生。
經濟標編制是施工企業投標報價的核心環節,在經濟標編制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以確保投標報價工作合理并具備競爭性。
目前,我國建筑企業管理人員結構層次不合理[4]。管理人員選擇上,應優先選擇投標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主要表現為對政策法規及相應文件精通,對定額、工程量清單現行的計價規范理解透徹,對投標報價策略、方法熟悉,有較強的現場施工經營管理經驗。優先選擇參與過招標人建設項目的經營管理人員和對人工市場情況、材料價格情況、機械與設備價格體系精通的管理人員。
經濟標的分工,應盡量減少流程、環節,劃分清晰的界面。還應配備專門研究招標文件并負責匯總、整理、分析的專人。此類人員在經濟標報價體系中處于絕對權威和領導地位,具備豐富的經濟標投標經驗,是經濟標編制的核心崗位,也可對各流程環節間工作中的不足查缺補漏。通常情況下,在經濟標人員配備上土建工程經營人員較機電安裝工程經營人員配備人數較多。
建立互信、溝通機制。經濟標投標人員的構成最好以日常工作在同一部門或項目、工作關系較熟悉的相關人員構成基礎班底。投標前通過溝通協調會議等方式,充分對投標崗位分工、思路、建議等方面進行全面溝通,這樣可避免出現因溝通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和報價標準不一致。
施工企業在取得招標文件后,所有參與經濟標投標人員,應對投標人須知、擬定合同條款、技術規范要求、圖紙和工程量清單等重點內容進行詳細研讀。對招標文件中所提的重點問題相互提示,避免在編制經濟標的過程中因重視程度不夠而造成誤判。
根據不同招標方式,設置不同投標策略。以總價合同方式招標的項目,施工企業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大,通常量和價的風險都由投標單位承擔。投標單位需要在量和價的編制過程中均要嚴謹;以綜合單價合同方式招標的項目,往往投標單位承擔價格的風險,招標單位承擔量的風險。投標單位在經濟標編制過程中,對于量的把控可以相對寬松。但無論哪種合同條件下,投標單位均應詳細分析招標文件,充分掌握招標文件中合同價款調整范圍及調整方式。
在編制經濟標時,招標文件中的可調整范圍,可采取適當的不平衡報價方式,為項目后期的二次經營創造空間。經濟標報價過程中,投標單位應深入、透徹地研究招標文件及相應合同條款,作出最有利于自身中標的投標報價。同時,應嚴格的遵守招標文件中明令的禁止行為,否則造成廢標的后果不堪設想。
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投標人應充分對場地現狀條件、周圍環境、道路及交通狀況等情況進行現場實地踏勘。也可對現場周邊人工、材料等市場情況等進行了解。當現場情況與招標文件不符時,要及時在招標答疑澄清文件中提出,根據招標人的回復及時作出調整。在充分踏勘并調研清楚的前提下,做出合理有效的經濟報價。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投標單位參套定額消耗量,套用市場價格的簡單的報價方式,不能體現施工企業在管理上的先進性。經濟標投標人員應對施工工藝和投標方案充分熟識,做到投標報價與現場實際情況相符。技術標管理人員在編制投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時,應充分結合項目特點,并在投標方案的選擇上,做出對企業自身最合理、科學、經濟的投標方案,為經濟標的投標報價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各專業的投標人員均應站在整體高度考慮問題,摒棄偏見,加強經濟標與技術標工作溝通,做到報價與方案的有效統一。
經濟標價格可通過所在地市場詢價、自身先進的采購渠道價格或參考當地政府市場指導價格等多種渠道獲取價格信息,多渠道詢價、比價,最終制定合理的投標報價。對所收集的市場價格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成本價格,以該價格為基礎編制投標報價。
日常注重工程造價數據收集,注重以往項目投標資料的分析整理。工程造價數據的收集包括市場價格的統計整理、不同結構類別消耗指標數據收集等。注重日常的工程造價數據收集,是核算投標消耗數量、預測價格趨勢的依據。通過日常造價數據的收集,能為經濟標投標決策提供可靠指導,有利于作出合理的投標報價。
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過程中應結合自身優勢,作出有針對性的投標報價。這需要施工企業在管理實踐中,從量和價兩方面入手。
在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時,達到先進于市場平均的消耗量的管理;同時,要注重人工、材料、機械設備等采購渠道優勢、自身資產優勢,合理低價制定有競爭性的價格優勢,以發揮企業綜合性優勢。
(1)有利于企業掌握經營信息,進行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經濟標管理工作,為項目的經營提供了量化的基礎信息。通過量化的基礎信息,施工企業可對項目經營的整體情況進行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
(2)有利于企業建立健全經營責任制度和確定量化的管理指標。項目的經營責任制度和量化的管理指標,離不開經營指標的分析,而經營指標又來源于經濟標的投標報價。所以,經濟標報價作為合同的構成要件,是項目建立、健全經營責任制度和確定量化管理指標的基礎。
(3)有利于企業全面的分析、評價項目的經濟效益。經濟標作為合同價款的基礎,是項目成本計劃、成本分析及評價項目經濟效益的基礎性指導文件。通過項目的實施,不論是前期的成本計劃編制、過程的成本分析控制,還是后期的項目經濟效益評價,均離不開對經濟標的管理與控制。通過對中標的經濟標報價對比分析,能準確的分析出項目的成本及效益。
(4)有利于企業避免風險、減少損失。通過量化的成本分析,可對項目的評價作出合理經營預測,合理的經營預測會產生良好的經營決策。良好的經營決策就是企業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的前提和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5]。在中國經濟建設飛速發展時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建筑企業也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建筑施工企業注重投標階段的經濟標管理工作,對項目和公司的經營工作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企業的預測、決策、分析、考評、糾偏等工作提供了依據,也為施工企業承攬工程和企業發展提供前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