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歐洲新聞電視臺12月22日報道,原題:烈火鑄就,劍如何塑造中國和歐洲的文化歷史約2600年前鑄造的龍泉寶劍,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鐵鍛制的寶劍。大約在同一時期,西班牙的托萊多成為鑄劍中心,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和羅馬人先后意浜到這座城市的鋼鐵質量。龍泉寶劍是中國最具標志性的武器之一,龍泉寶劍鍛制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龍泉發現的鐵砂使當地鍛制的劍刃具有非同尋常的韌性和強度。利用在當地河流中發現的獨特礦物,龍泉的鑄劍師們一直遵循古老鍛制工藝。
在中國古代,只有最優秀的工匠才能成為鑄劍師。一旦鍛制成劍,他們就用一種特殊刀具塑造、打磨劍刃的側面。真正挑戰在于實現恰到好處的平衡,鑄劍師利用所有技能來改變劍刃的厚度和角度。完成這一步后,劍就將被最后一次再加熱和淬火,然后進行拋光和裝飾。胡小軍是如今龍泉最著名的鑄劍師之一。他對傳統充滿激情,著名的“天鐵劍”是他用隕鐵鍛制而成。
在西班牙的托萊多,胡里奧?拉米雷斯是該市目前唯一仍在用手工鑄劍的大師——這是與一項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傳統的最后聯系。縱觀歷史,劍在亞洲和歐洲都具有深厚文化意義。盡管這兩種劍好像是類似的武器,但其鍛制和使用方法并非總是相同。“它們看起來像相同的武器,但并不同,”托萊多某家族企業的負責人恩西納斯說,“歐洲的劍被設計成用劍尖刺而非砍,因為沒有刃?!?/p>
中國有句古話“好馬配好鞍”。這就是人們為什么經常看到中國舞者手持某些道具的原因?!霸谥袊?,劍既是武器又不僅是武器,”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首席舞蹈演員胡陽說,“劍并不單獨存在。它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蒂固。”劍廣受歡迎,因為烘托不同情緒并象征著角色的地位。胡陽說:“孔子曾將劍從一種作為力量象征的武器轉變為一種禮儀語言。(詩人)李白則將劍當作寫詩的筆……”
劍在中國具有重要象征意義,而在西班牙,它仍具有實際用途。在宏偉壯麗的阿爾莫多瓦?德爾里奧城堡里,來自西班牙各地的戰士扮演者經常重現歷史,從戰斗到盔甲和武器。“它把你推向極限,令人驚嘆,”中世紀戰士的扮演者納爾多納多如是說?!ㄗ髡弑A_?哈克特,丁玎譯)
環球時報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