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昊 郭冰清 解 強 劉亦冰 常俊杰 高 俊 張 曦
1.江蘇省常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江蘇常州 213000;2.張曦江蘇省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江蘇常州 213003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疾患,常因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在外力及其他因素下導致纖維環破裂,髓核等組織向外突出,使鄰近脊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出現以腰腿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綜合征。大約95%的LDH 發生在L4~L5或L5~S1節段,男女發病率比例約為2∶1[1-2]。隨著工作方式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目前我國LDH 患者呈年輕化趨勢[3]。研究表明,約80%的LDH 患者經保守治療后癥狀明顯緩解。在眾多保守治療方案中,中醫傳統功法具有安全便捷、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的優勢[4],其倡導肢體運動配合呼吸吐納,充分結合“意、氣、力”,使內在“精、氣、神”與外在“筋、骨、皮”得到充分鍛煉,內外兼修,通調氣血,充盈精神,濡養臟腑,強筋骨。現代研究證實,中醫傳統功法能充分伸展舒縮腰背部肌肉,有效消除肌肉疲勞,明顯增進腰背肌肌力,顯著提升腰椎穩定性與活動度[5]。近年來,隨著我國中醫中藥事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中醫傳統功法在防治LDH 疾患中的優越性與必要性,本研究運用CiteSpace 軟件對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 的有關文獻進行知識圖譜描繪,展現該領域結構模式,可視化分析研究現狀與研究熱點,旨在為今后中醫傳統功法研究治療LDH 提供參考依據。
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建庫至2022 年2 月關于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 的相關文獻。運用高級檢索方式,檢索策略:“主題=腰椎間盤突出+腰突癥+腰椎間盤突出癥”AND“主題=傳統功法+傳統運動+健身氣功+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八段錦+太極+太極拳”。納入標準:①中國傳統功法防治LDH 的相關文獻;②文獻類型為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名家經驗、理論探討等;③文獻基本信息完整;④文獻類型為期刊、碩博士論文。排除標準:①文獻類型為會議通知、行業指南、人物專訪、成果專利等;②判斷為重復發表的文獻;③文獻語言非中文。由兩位研究人員按納入及排除標準獨立進行篩選。
將篩選后的文獻導出為RefWorks 格式文件,導出的文獻記錄包含標題、作者、發表年份、研究機構、關鍵詞、摘要、期刊等信息,以Excel 格式保存文獻檢索報告。使用CiteSpace V(5.6.R4)軟件自帶格式轉換工具,將文獻記錄RefWorks 轉換為CiteSpace V(5.6.R4)可用的文件格式。
運用Excel 軟件統計論文年度發表量、研究機構等信息,使用CiteSpace V(5.6.R4)軟件導入轉換格式后的文獻記錄,設置Time Slicing(時間分區)以1 年為一個分區。選擇Node Types(節點類型)分別為Author(作者)、Institution(機構)、Keyword(關鍵詞),3 個類型進行可視化分析,其中圖譜中節點數N 代表出現的頻次,連線數E 代表每個節點之間的關聯程度,設置Top N per slice(閾值)為100,不對網絡圖譜進行剪裁。以關鍵詞為節點進行可視化分析,關鍵詞詞頻可以反映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節點中介中心性直接反映重要程度,在知識圖譜中,節點越大代表關鍵詞頻數越高,節點顏色越深代表其中介中心值越大。通過CiteSpace V(5.6.R4)中的LLR 算法對所有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當網絡模塊指數>0.3,網絡輪廓指數>0.5 時,說明聚類結構顯著,聚類合理。
共納入62 篇文獻,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 的研究文獻數量見圖1。總體呈波動增加趨勢,該領域論文年度發表量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8—2016 年為第一階段,9 年內發文29 篇,年均3.2 篇;2017—2021 年為第二階段,5 年內發文32 篇,年均6.4 篇。由于統計僅截止到2022 年2 月,尚只有1 篇發表。

圖1 中醫傳統功法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文獻年度發表數量分布
作者節點數N=174,連線數E=304。出現次數≥2的作者共有13 位,形成了兩個內部合作較為緊密的團隊。見圖2。

圖2 中醫傳統功法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文獻作者合作知識圖譜
機構節點數N=90,連線數E=59。發表最多的機構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其次是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中醫醫院。見圖3。

圖3 中醫傳統功法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文獻機構合作知識圖譜
2.4.1 關鍵詞共現分析 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 相關文獻關鍵詞節點數N=120,連線數E=251,見圖4。關鍵詞頻次≥3 次的有14 個,關鍵詞中介中心性見表1。

圖4 中醫傳統功法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表1 中醫傳統功法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關鍵詞中介中心性與頻次
2.4.2 關鍵詞聚類分析 共形成5 個聚類,網絡模塊指數為0.679 7,網絡輪廓指數為0.820 3,此次聚類模塊分界明顯,聚類內部同質性較高。5 個具有代表性的聚類包括#0 易筋經、#1 急性期、#2 辯證施護、#3 小針刀療法、#4 療效。由圖譜中關鍵詞可以看到2008—2022 年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 疾患的研究熱點變化可分為3 個階段,“臨床療效”與“康復療法”在近年來成為研究熱點。見圖5。

圖5 中醫傳統功法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關鍵詞聚類時間圖譜
中醫傳統功法歷史悠久,通過循經吐納、調息按摩達到行氣活血、疏經通絡、強筋健骨、調補肝腎之效[6]。功法教學過程又能與患者加強溝通,促進醫患和諧[7]?,F代醫學發現,手術治療LDH 存在感染、復發、疼痛及破壞腰椎動靜態平衡的風險,而中醫傳統功法強調“筋骨并重”理論,在臨床防治LDH 中卓有成效[8-9]。CiteSpace 軟件應用廣泛,可將文獻數據以可視化知識圖譜的形式展現,有“一圖勝千言”的特點[10-11]。本研究通過CiteSpace 對中國知網收錄的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 的62 篇文獻進行分析,挖掘知識結構、合作網絡、研究內容與前沿熱點,發現該領域相關文獻發文量呈波動上升趨勢;形成以朱清廣和張偉中領銜的兩個核心研究團隊,前者主要開展中醫傳統功法治療LDH 疾患的臨床研究[12-13],后者細化分析八段錦對LDH 患者的臨床療效[14-15]。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中醫醫院是發文較多的機構,但各機構間合作較少,地區發展不平衡,僅有上海中醫藥大學與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跨地區建立了合作聯系。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3 種功法一直是防治LDH 的主要研究方向,但相當一部分研究是聯合方藥針刺推拿、物理電波療法等[16-20],模糊了起主導治療作用的方法。
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 疾患的研究熱點變化可分為3 個階段。2008—2010 年為第一階段,此階段大多研究八段錦與太極拳配合針灸推拿療法防治LDH疾患,偏于理論探索;2011—2016 年為第二階段,此階段更注重于該領域的臨床研究與臨床療效研究,并豐富了功法種類與治療方案的研究方向;2017—2022 年為第三階段,此階段研究熱點最多,新增了臨床試驗、探索機制、評價標準等方向,更加注重對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 疾患的后期隨訪與評價追蹤[21-24]。然而也存在諸多問題:缺少關于多種功法結合診療的研究,現有研究較為單一;缺乏對作用機制的深入剖析;對療效及預后雖有一定關注,但認識不夠,研究不足等。縱觀整體,當前研究熱點從探究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疾患的基礎理論上朝著臨床化、多元化、完整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由此預測,未來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可能在機制探索、療效標準、技術規范等方面。
本研究依靠CiteSpace 對中醫傳統功法防治LDH領域的已有文獻進行分析,多元可視化地展現了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及前沿熱點,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如該軟件僅分析了中國知網文獻,其他如萬方數據庫、維普網等的文章存在遺漏可能;該軟件自身存在結果與實際稍有偏差的缺陷等[25-26]。未來應運用多種分析軟件,完善研究方案,進一步深入挖掘該領域的信息,更好地服務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