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欣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受教育水平越來越高,教育工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運用新的教育教學法,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達到理想的學習狀態。通過對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深入探討,將分層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能夠提高小學數學的整體水平,從而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之路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大潮,基礎教育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把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融入到教學改革之中,而數學的分層教學則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因為數學是一門非常考驗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能力的學科,每個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學習的速度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按照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不同程度,把具有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這就是所謂的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到真正的數學知識,從而防止一些學生因為跟不上進度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一、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內涵與實施原則
根據小學生的知識學習水平和潛能,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將他們的學習水平差距降到最低。根據不同的教學標準,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改進他們的學習。因此,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成敗,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小學生的個人差異。同時,小學數學的學科特性也會影響到分層教學的成效。
在小學數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必須遵循一些基本原則。首先是“學生平等”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個性特點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合理地分類。所以,在實行分層教學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將其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同時,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水平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在作業和練習上要注意難度和量的差異。其次是反饋性原則。在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反饋機制,使學生可以自己對學習效果、接受知識的情況進行客觀判斷,并將其反饋給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教師也可以對他們的學習小組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分層教學模式的優點
(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
小學數學相對于其他科目來說,屬于難度較大的一門學科。因為小學生還處于學習的初期,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水平還不足夠,學習的速度和成績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在教學中,教師采取分層式教學,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將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級,同時兼顧了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有助于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班級中教師展開分層模式,不僅可以充分地發揮不同學生的優勢、將他們的優勢放大,還可以切實地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水平,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也會安排不同的方案,去強調學生的能力培養,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快速促進學生發展。
(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分層教學能將學生按實際情況進行分層,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具有相似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征,從而減少學生內心的自卑,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而且每個班級的學習進度也是不同的,教師有針對性地教學,可以讓每個班級的學生都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這樣的話,整個班級的教學效果就會更好。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情況相近,可以使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同學都能更好地學習。學生了解到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水平,按照水平的要求去完成學習任務,完美地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會帶給他們過大的負擔,會讓他們感受到知識的意義,在這樣的學習進程中整體的效率會大大提升。
(三)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能夠得到提高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設計教學內容。比如,備課,這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準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備課,這樣的備課過程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查找有關分層教學的某些教學方法等信息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通過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師生交流合作至關重要,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能力,還能啟發教師該利用怎樣的方案展開教育,讓每一個環節都展示出積極影響。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得到能力的劃分,明確自身的實力,做到學習與發展,按著適合他們發展的方向積極前進。
三、當前小學數學實施分層教學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師生配合協調度不高
在小學數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合作是實現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前提。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良好交流,既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又可以讓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課堂中去,積極地學習,同時也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讓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從而上好一節高質量的數學課。但是,就目前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并不足夠,讓教師無法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就制約了目前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策略的實施。如何有效地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實行分層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加強教師和學生的協作,讓教師全面地輔助學生,也讓學生充分地信任教師,兩者雙向奔赴,完成最關鍵、最重要的師生交流合作,最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教師教學觀念創新不足
由于傳統的教學理念,許多教師未能及時有效地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把自己視為課堂的核心,認為學生認真聽講就行了。在這樣錯誤和偏頗的思想指導下,他們在進行教育時常常采用一種死記硬背的方法。在分層教學中,這一思維也仍舊存在許多教師的思想中,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不但限制了教師的創新教學,而且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與目前小學數學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初衷相悖,也不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潛能,嚴重影響了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學生學習態度積極性不強
除了教師自身的問題,學生作為數學學習的主體,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心理和身體都還沒有完全成熟,具有好玩、好奇心強、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特征。在這個階段,興趣是決定他們學習的最大驅動力。然而,由于小學數學的特殊性,以及缺乏生活化的運用,使得許多小學生對數學課缺乏熱情,從而造成了學習態度的消極,影響了目前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效果。
四、小學數學趣味分層教學策略探究
(一)充分把握學情
數學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條件是否具有充分的了解,對學生進行分級管理是否科學,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的實施;同時,也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分層教學中,采取多種有效的方法,增加對學生的理解,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為以后的分層教學提供更好的依據。
比如,在“混合運算”的教學中,為了掌握好學情,教師可以主動設計不同類型的調查問卷,指導學生做調查問卷,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基本的學習態度和數學基礎。此外,還可以通過摸底考試、課堂評價、綜合評價等方法,對每位學生的具體狀況進行更為具體、全面的掌握,并據此建立起每一名學生的電子檔案。在做好學情調研后,教師就可以進行合理的分層。在分層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根據學生的實際對其分層學習進行適當指導,既要考慮到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也要考慮到他們的潛能,從而使分層的準確性得到提高。
(二)教學目標分層
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學內容可以劃分為基礎層、發展層和提升層三個層面。基礎層次是指那些有潛力的學生,他們要重點學習的是數學基礎知識,包括概念、定理和基礎訓練;發展層是要在掌握數學概念、定理和基本訓練基礎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升層的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綜合素質的拓展上,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長方體”的相關課程教學中,針對于學生的不同學習層次,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分層。如對于基礎層次,其基本的教學目標是:要正確地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理解立方體的表面積、體積計算公式,并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公式練習。發展層的教學目標是: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可以靈活地使用立方體的表面和體積的計算公式來解決日常的數學問題。提升層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已學到的知識進行綜合訓練,使學生具備全面的數學能力。這是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采取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也能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在自身已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課后練習分層
在教學中,教師在給學生布置數學作業時,常常會忽略學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從而導致他們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出現問題。教師在進行課外作業設計時,往往會把作業集中交給學生,而有些同學因為對知識的理解太淺,在練習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不理想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課后練習情況不同進行分層,使學生在課后的訓練中都能獲得較好的鍛煉,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
比如,在“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課外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采取個性化的練習方式。在教學中,對有較好學習能力的同學進行強化訓練,使他們在訓練中充分進行拓展和鞏固,從而使他們的練習成績得到提高;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則要加強他們對課本的了解,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記住課本上的內容。教師可以將作業練習分成不同的層次,采用個性化的訓練計劃,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獲得更好的鍛煉和發展。
(四)評價考核分層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數學中,分層教學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之外,還需要對評價和考核進行分層,以使評價能更好地發揮優化教學的重要作用。首先是評價的分層,通過對學生的分層評價,不僅可以讓教師更加詳細、全面地評價學生,而且也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有針對性的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比如對于優等生的評價,教師應該采用鼓勵和競爭的方式,既能證明他們的能力,也能激發他們的斗志,從而促進他們的進步;對于基礎不足的學生,教師的評價應以表揚為主,積極地評價他們的勤奮和努力,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而對于考核的分層,則是指教師在平時的測驗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不同能力,采用有針對性的試題組合。根據實際情況,小學數學考試有基礎題、提高題、綜合應用題、附加題等,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選題。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來說,基礎題應該占據很大的比重,再加上一定的綜合題數量,這樣既能鞏固基礎,又能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實施分層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在教學內容上要適應不同學生的差異性,迎合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新時代素質教育要求,正確認識分層教學對學生的重要作用,克服“唯分數”的錯誤觀念,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優化趣味分層教學的實際落實,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提高,為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