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第一醫院 俞水白
近日,寧波市第一醫院急診科收治了一名嘔血的患者。 該患者有二十余年的乙肝病史,數小時前在家突發嘔血,送至醫院的途中又大量嘔血,入院后行腹部CT檢查提示肝硬化伴食管靜脈曲張可能。
考慮到患者為肝硬化伴食管靜脈曲張導致的大出血,出血兇險,保守治療難以控制,遂收治急診重癥監護室,緊急行氣管插管床邊胃鏡下止血治療。 但胃鏡剛進去,醫護人員就被眼前一幕給驚呆了。
大家不禁感慨, 見過的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 曲張這么厲害的還真沒幾個! 這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好在找到了正在噴血的靜脈,使患者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乙型病毒性肝炎俗稱“乙肝”, 是一種慢性傳染病,而從乙肝到肝硬化僅僅四步: 病毒感染—乙肝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種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進行性彌漫型肝病。 在我國主要病因為病毒性肝炎,臨床主要表現為肝功能損害和門靜脈高壓, 可有多系統受累, 晚期常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感染和肝癌等嚴重并發癥。
食管靜脈曲張出血是由于肝臟病變,門靜脈壓力升高所導致的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1.進食時細嚼慢咽,避免過冷、過熱、粗糙、堅硬的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2.避免任何造成腹腔內壓突然升高的動作,如提重物、用力咳嗽、憋氣等。
3.積極治療原發病,去除病因, 減緩肝硬化的進程,同時定期內鏡檢查。
4.養成觀察大便顏色的習慣,如有黑便、血便等情況應及時就醫。
5.積極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減輕過多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
6.嚴格戒酒,避免酒精對肝臟的進一步損害以及對食管和胃黏膜的直接刺激而誘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總而言之,雖然不是所有的乙肝都會發展成肝硬化,但是乙肝患者還是要堅持定期檢查,不能因為沒有癥狀就放松警惕。 要養成定期復查的習慣,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可以避免乙肝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