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中洋
學生黨支部在高校基層黨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不僅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黨支部的社會影響力。作為黨教育學生、服務學生的重要載體,學生黨支部在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方面,應主動順應社會公益服務時代發展潮流,引導更多學生黨員參與到志愿服務,讓學生黨員從校園走向社會,成為當前志愿服務的中堅力量。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還有很多無法顧及的空白領域,這些領域的問題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各種志愿服務。從志愿服務這一層面看,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與學生黨支部廣大黨員志愿服務的精神內核具有本質上的一致性。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主要圍繞公益性質活動開展,既能夠服務社會,又能夠鍛煉廣大學生黨員。
從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的內容看,實踐證明,學生黨支部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有利于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育人效果。學生黨支部可以依托自身專業特點和基層黨組織優勢,主動地團結廣大黨員、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圍繞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公益事業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例如:可以圍繞“情感與教育”主題開展“公益支教”“慰問敬老院老人”等愛心實踐活動;可以圍繞“環保主題”開展“垃圾分類講堂”“節水節電”的宣傳實踐活動;可以圍繞“青少年健康成長”開展“素質拓展”和“健康宣傳”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志愿服務,學生黨支部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帶領學生黨員和發展對象以及積極分子響應國家公益事業的號召,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從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的特征看,一是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具有自愿性特征。學生黨支部在開展志愿服務過程中為社會付出,為他人服務,并不是要有所回報,所進行的公益性志愿服務旨在讓社會被服務的人能夠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福祉,進而促進社會發展成果共享。二是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具有無償性特征。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所付出的勞動時間和智力是不能要報酬的。志愿服務成本由學生黨支部和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獨立承擔或多方共同承擔。三是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具有公益性特征。這種公益性強調了志愿服務要拒絕私益。四是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具有服務性特征。強調了志愿服務的非物質化援助,比如學生黨支部黨員的獻血和捐款行為就不屬于志愿服務內容,但是在獻血和捐款服務過程中進行宣傳動員、組織活動則屬于志愿服務內容。五是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具有組織性特征。學生黨支部本身就是基層組織,在志愿服務過程中,通過有組織的行動能夠提升志愿服務的貢獻力。同時還有助于推進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的專業化和制度化,將有利于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積極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進一步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和奉獻意識。學生黨支部在志愿服務過程中也應該將長效機制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加以落實,使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以新面貌新姿態出現在公共服務領域,進一步提升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充分體現出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和責任意識。
優化組織架構,保障黨支部順暢運行。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要想形成長效機制,更好地發揮學生黨支部的引領示范作用,就需要對組織架構進行優化和完善,充分發揮骨干核心的領導作用。在學生黨支部建設過程中,要以提升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力為重點,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引領力。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要優化組織架構,一是要成立志愿服務工作委員會,突出學生黨支部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大統籌,要制定嚴密的計劃和要點,協調解決學生黨支部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同時要注重學生黨支部帶頭人培養,抓住學生黨支部書記這一“牛鼻子”,才能夠更好地貫徹志愿服務的各項政策方針。二是要明確學生黨支部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崗位責任,確保志愿服務各項工作落實到人。學生黨支部的黨員志愿者來自不同專業,擁有不同的專長和特質,因此要對學生黨員志愿者進行分類管理,充分發揮不同類型黨員志愿者在志愿服務中的專長和特點。通過加強學生黨支部組織建設,既能夠突出學生黨支部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統籌協調作用,也能夠增強學生黨支部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核心作用和責任意識。
優化管理機制,保障志愿服務持續推進。學生黨支部要加強對黨員志愿服務者的管理培訓、選拔和考評。一是要完善學生黨員志愿者的招募制度和機制。學生黨支部在志愿者招募之前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學校官網、微信公眾平臺等多種形式對志愿服務相關實踐活動進行宣傳,讓廣大學生黨員了解參加志愿服務的意義、志愿服務內容、志愿服務要求,并根據學生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反饋對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招募制度機制進行完善和創新,進一步提升學生黨員志愿者招募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二是要加大對學生黨員志愿者的教育培訓。不同志愿服務對于黨員志愿者的能力素質要求不同,這就需要高校學生黨支部要結合志愿服務的具體內容對學生黨員志愿者開展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培訓,進一步提升學生黨員志愿者的專業能力,使其更加契合志愿崗位;同時也能夠讓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提升幸福感、參與感和獲得感,進而有利于志愿服務長效化開展。三是要重視學生黨員志愿者的考評工作。在對學生黨員志愿者系統培訓之后,要結合志愿者的表現、專業水平、技能水平對學生黨員志愿者進行全面考評和選拔,合格者才能夠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不合格者則進入下一輪培訓。通過培訓與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會提升黨員志愿者的專業能力,也有助于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激勵機制,保障志愿服務高效開展。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既需要學生黨支部的精心組織、系統謀劃,也需要學校為志愿服務提供相應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這樣才能夠免除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的后顧之憂。一是要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政策體系建設,要對志愿服務精神、服務內容、服務意義、服務文化進行多渠道宣傳,讓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要拿出專項資金為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開展提供資金保障。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黨員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機制要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激勵為輔,對在志愿服務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志愿者要給予公開表彰,鼓勵更多學生黨員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之中。二是要完善學生黨員志愿者的幫扶機制。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建立健全學生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和幫扶機制,進一步增強學生黨支部黨建工作活力。三是要完善學生黨員志愿服務評價機制,要對學生黨員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工作表現進行系統評價,要構建多元評價主體,通過相互評價、師生評價、服務對象評價,更好地展現學生黨員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工作成績,更好地激發學生黨員在服務群眾開展公益活動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學生黨支部作為新時期志愿服務的中堅力量,應該充分發揮其獨特功能和作用。激發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要建立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機制,將志愿服務理念融入到學生黨員教育培訓全過程,為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提供平臺和路徑,形成以學生黨員為龍頭、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為補充的學生黨支部志愿服務體系,通過志愿服務更好地促進學生黨員志愿者的全面發展,也進一步提升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