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英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農業農村局北山鄉畜牧獸醫站 616750)
豬弓形蟲病一般是在夏秋季節,氣候相對比較炎熱時,經由蚊蟲傳播的一種常見血液原蟲病,該疾病不僅會在生豬間傳播,可能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威脅。且該病傳播流行同養殖場的飼養管理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疾病的臨床癥狀同其他部分致病原混合感染后所引發的癥狀比較類似,同時比較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所以在實際治療與防治工作進行時,應該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做好診斷,明確具體病原的基礎之上,優選最合適的藥物做好治療工作,縮短疾病的治療周期,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弓形蟲不僅會對生豬的生長造成危害,還能夠危害其他多種動物,且豬弓形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會對人的健康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人在感染后,同樣會出現發熱、貧血等臨床癥狀。弓形蟲主要會寄生于動物血液細胞中,導致動物的血液細胞受到損傷,威脅其正常功能的發揮,誘發貧血等癥狀,其在豬群中流行傳播,還會對生豬的腸道、眼睛、胎盤等多個器官部位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其傳染性非常的強,傳播途徑呈現多樣化的趨勢,致病原會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播,已經患病的豬是主要的傳染源,其所分泌出的分泌物、排泄物中,均含有大量的致病原,健康豬通過與其接觸,即可能患病[1]。
吸血昆蟲是導致各種疾病傳播流行的主要途徑,所以疾病的流行傳播季節性比較明顯,每年蚊蟲繁殖的高峰期,就是豬弓形蟲病的高發期。昆蟲通過叮咬患病豬,吸食其血液,進行疾病的傳播。但豬的年齡不同,其患豬弓形蟲病的臨床癥狀和死亡率存在一定區別,仔豬的抵抗力比較低,往往受疾病感染后所表現出的癥狀更嚴重,死亡率更高。
生豬在患有豬弓形蟲病后,其在短時間內會表現出體溫升高的癥狀,溫度可高達42℃左右,且患病豬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但飲欲增加,呼吸比較困難。排出的糞便干硬,并在表面附著一些黏液。另外,在患病豬腹部皮膚還可能存在瘀血斑塊,耳朵存在紫色壞死病斑。其排尿量明顯減少,尿液顏色為赤黃色、茶黃色或茶紅色。隨著疾病的進展,患病豬身體日漸消瘦,喜臥不喜動,行走比較困難,左右搖晃。趴臥時,四肢呈現劃水狀。其心跳速度明顯加快,肺泡有呼吸音與摩擦音,每分鐘心跳次數在60~80次。鼻腔中有漿液性液體流出,個別感染病例,還可能存在嘔吐、腹瀉等癥狀[2]。
結合臨床癥狀,能夠對疾病進行初步的診斷,但由于疾病和其他細菌或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為避免誤診,還需做好鑒別診斷。例如,在區別豬弓形蟲病和豬瘟時,其在患病后,均表現為精神萎靡、高熱等癥狀。但應注意,豬瘟病豬表現為全身皮膚發紺;豬弓形蟲病與豬肺疫均表現為精神不佳、高熱、皮膚發紺、呼吸不暢等,應注意聽診能夠發現豬肺疫存在啰音與摩擦音;疾病和豬附紅細胞體病都表現為高熱、精神萎靡、呼吸受阻等癥狀。但豬附紅細胞體病咳嗽癥狀明顯,豬弓形蟲病咳嗽癥狀不明顯。
若是想要進一步做好精準診斷,可結合病理學解剖的方式做好進一步診斷。通過對養殖場患有豬弓形蟲病的病死豬進行解剖,可發現其各臟器器官存在較為明顯的病變。首先,可發現病死豬的腹腔胸腔存在大量的積液,肝臟表面存在壞死病灶,顏色呈灰白色,且肝臟顯著腫大異常。腎臟腫大,存在灰白色的壞死結節,膀胱黏膜表面有很多的細小出血點,全身淋巴結有不同程度的腫脹情況。氣管與支氣管中存在較多的泡沫狀內容物,大腦中還存在瘀血,腦膜有大量的出血點。
實驗室診斷是豬弓形蟲病比較精準的診斷方式。實際診斷時,可采集病死豬的病變臟器組織或是淋巴結組織,將其帶回實驗室,做常規染色鏡檢,若沒有發現致病菌長出,可將其粉碎,接種至幾種常見培養基之上,不會發現細菌生長情況。
可以采集患病豬的新鮮血液將其帶回至實驗室中,制血液涂片,干燥后應用甲醇固定,并用基姆薩染色劑進行染色,再置于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若是發現半月牙形、兩端鈍圓的血細胞呈現藍色,中間有紫紅色弓形蟲滋養體,血細胞變形較大,外觀為鋸狀、放射狀等,即能夠進行確診。
在面對豬弓形蟲病時,一定做好科學的臨床檢驗與病理解剖,在找出具體典型病理變化以及實驗室診斷的基礎之上,繼而確定致病原,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做好疾病的治療工作,保證治療方案的科學性,在更短的時間內,促進生豬恢復,及時診斷,避免貽誤最佳治療時間,否則可能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3]。
治療豬弓形蟲病可首選西藥方式進行疾病的治療,首先可選擇磺胺類藥物,可以選擇使用磺胺-6甲氧嘧啶,劑量為每千克體重的豬添加80mg,黃芪多糖粉的劑量為5mg/kg,將上述藥物摻入患病豬的飼料中,讓患病豬服用,每天1次,連續使用3~5d,即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梢允褂迷鲂Щ前粪奏もc注射液,每千克體重用量為20mg,進行肌肉注射,每天1~2次,連用2~3d,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實際治療時還需注意,抗生素藥物對該疾病的治療效果不大,疾病治療可首選磺胺類藥物,但禁止長期使用。長期使用單一的治療方式,容易產生耐藥性,影響后期的治療效果。同時疾病治療時,可以配合使VC與VB1,能夠增強豬的免疫力,提高疾病治療效果。
應用中醫方式進行治療,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具體治療時,可選擇以下方劑進行疾病的治療:
方劑一:常山30g,檳榔27g,柴胡、桔梗各20g,麻黃15g,加水煎煮,候溫后,取上層液讓患病豬服用,每天2次,連用3~5d。
方劑二:蒲公英40g,連翹、大青葉、苦參、大黃、金銀花、赤芍各20g,射干、山豆根、桔梗各25g,甘草15g,加蟾蜍和清水煎煮,候溫后,讓患病豬服用,每天1劑,連用3~5d。
方劑三:人參、青蒿各30g,地丁15g,黃連、使君子、柴胡各10g,常山12g,昌蒲、貫眾各5g,上述藥物混合,加水煎服,候溫后灌服,每天1劑,分2次服用,連用3d。
上述方劑中,黃連、地丁具備抗菌消炎鎮痛的作用,對生豬的患病癥狀能夠進行較好地緩解。青蒿、昌蒲具備抗菌消炎,降溫的功效,依靠上述藥物的科學選擇與配伍,能夠發揮較好的治療作用,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且用藥比較安全,不會出現毒副作用或是耐藥的情況,能夠有效防控養殖場高發的豬弓形蟲病,值得積極進行推廣和應用。
首先,養殖工作進行時,最好不要在養殖場飼養貓、狗等其他動物,以免導致疾病高發或是污染豬群飼料還有飲水,誘發疾病感染。且養殖場應強化滅鼠、滅蚊工作,以免其傳播疾病,導致疾病高發。
結合養殖實際,制定科學完善的消毒清潔制度,定期做好圈舍環境以及各種飼養器具的徹底消毒。且在豬弓形蟲病發病的高峰期,更應該注意做好消毒清潔工作。要定期對豬舍內外的環境做好清潔消毒工作,每批生豬出欄后,均需要使用高壓水槍沖洗,之后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或是使用火堿消毒。進行地面消毒時,可使用10%石灰水和2%火堿。除了做好地面的消毒外,還需做好墻壁、食槽以及其他各種飼養器具的消毒。消毒工作完成后,做好通風工作,空置一段時間后,才可以飼養下一批生豬。對于養殖產生的各種污染物還有病死豬的尸體,需進行無害化處理,以免出現疾病二次傳播的情況[4]。
養殖場了堅持“自繁自養”的養殖方式,必要時進行引種,可加強疾病的檢疫,保證豬種不是來自疫區,引進后,做好隔離工作,待確定其無存在疫病可能后,才可以混群飼養。同時要結合生豬的日齡、品種等,進行合理分群,控制好養殖密度。
另外還應該強化飼養管理,保證豬群各個生長階段均能夠獲得營養豐富的飼料,能夠增強其免疫力。及時做好豬群的飼料和飲水管理,避免飼料被污染或是變質,禁止飼喂治療不佳的飼料。
每年可定期對公豬驅蟲1~2次,母豬配種前要驅蟲1次,避免妊娠期由感染弓形蟲并傳播仔豬。驅蟲藥物首選廣譜、高效、安全的藥物,并保證藥物的使用劑量合理。
綜上所述,新時期,生豬養殖工作逐漸向著集約化、規?;姆较虬l展,但發展過程中存在豬弓形蟲病的高發和傳播流行的現狀,若是不加強防控,易導致養殖場大面積發病,并造成較高死亡率。疾病不僅會對生豬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威脅養殖人員的健康,疾病的傳染性強,其與其他多種疾病的臨床癥狀存在類似性,為避免治療工作存在誤區,還是應該掌握疾病的流行特征與臨床癥狀,精準做好豬弓形蟲病診斷,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進一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創造更高的養殖效益,促進生豬養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