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丹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連日來,內蒙古自治區基層黨組織多措并舉,全方位、多層次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全區范圍內掀起學習宣傳熱潮,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火爐上的熱水壺嗞嗞作響,包頭市土右旗海子鄉大沙街村黨支部書記周保利正坐在炕頭上為村里的老黨員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圍坐在熱騰騰的土炕上邊聽邊聊。“年紀大了,腿腳就不利索了,謝謝你們經常來給我講課,讓我在家里就能學到黨的新政策。”大沙街村老黨員劉明感動地說。
這是土右旗依托“炕頭上的黨課”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一幕。為破解部分黨員因行動不便、農忙時節作息不規律等原因不能按時參加組織活動的難題,土右旗探索創新學習教育模式,試點推行“炕頭上的黨課”,通過成立黨小組、選取黨員中心戶等方式,組織在同一網格內居住的黨員到黨員中心戶家中參加學習,將“固定學堂”變為“移動課堂”,把黨的新聲音傳遞到了農村一線。
黨課內容上通常是選取農民關心關注和貼近生產生活實際的話題,以“拉家常”的方式與大家邊講邊聊,讓黨員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生共鳴。形式上則是開展“融合式”黨課,與主題黨日活動中的重溫入黨誓詞、講述紅色故事、觀看黨史紀錄片、走訪慰問等常規動作有機結合,進一步深化黨員群眾思想認識,增強黨員教育實效。
“以黨員中心戶為單位,把附近黨員集中到黨員中心戶家中,利用串門嘮嗑、農事結束的時機為他們‘充電賦能’,形成小單位、常態化的學習教育模式。我們將繼續擴大試點覆蓋面,將黨的二十大精神最大范圍傳遞到基層。”土右旗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打竹板、響連天,父老鄉親聽我言,黨中央陣陣喜訊傳,二十大召開民心歡……”近日,在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鎮廣大黨員群眾的微信朋友圈里,快板《二十大精神放光芒》廣受好評,這是音德爾鎮的宣講員們自編自導自創自演的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文藝作品。他們說著歡快有力、朗朗上口的快板走進各嘎查村(社區),開啟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

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鎮的宣講員們走進各嘎查村(社區),利用快板表演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圖:《興安日報》
音德爾鎮宣傳干事包文昕說:“黨的二十大閉幕后,我們就想著怎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群眾學習的積極性,用老百姓喜歡的方式幫助他們更快地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要點。”在創作快板詞的過程中,包文昕反復認真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報告中蘊含的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舉措,用生動的快板表現出來,最終達到人、詞、板、情的有機統一。伴隨著清脆的竹板敲擊聲,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達到了各嘎查村(社區)中,在“接地氣”的宣講中,人人關心、人人學習的濃厚氛圍逐漸形成。
除此之外,音德爾鎮還不斷豐富學習方式、創新宣講形式,依托鄉村廣場舞隊伍,充分利用廣場舞開場前的一段時間,抓住人多、面廣、精力集中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舞前微課堂”宣講活動,重點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部署進行宣講,用最樸實的語言,讓基層群眾在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
“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巴彥陶來蘇木,一棵胡楊樹下,一場別開生面的“板凳會”正在進行。蘇木黨員群眾圍坐在一起,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
這種“拉家常”的方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然地傳入老百姓耳中,進而入腦入心入行。面對面、心貼心,講政策、談想法、聊發展,大家聽得懂、坐得住、樂意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講不僅更“接地氣”,而且更有溫度。
“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環境整潔了,基礎設施完善了。作為一名黨員,今后我要努力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工作當中,更好地深入基層服務農牧民,帶領大家把日子過好。”巴彥陶來蘇木烏蘇榮貴嘎查黨支部書記、嘎查達巴依爾其木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