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逐漸呈現出“5、6、7、8、9”的特征: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有關部門數據顯示,2020年,民營企業法人單位占全國企業法人單位的98%,民企500強的資產、營收和利潤相當于全國企業500強資產的15%、營收的30%、利潤的48%。
作為民營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族企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已日漸突出。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已從2012年底的1085.7萬戶增至4701.1萬戶,10年翻了兩番多。民營企業中很大一部分是家族企業,這讓家族企業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及深化改革中一股重要力量。
隨著“創一代”逐漸步入花甲之年,越來越多的家族企業新生代領導者開始從父輩手中接過權杖,以企業“繼承者”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作為未來的新一代商業領袖,企業新生代們正在扮演什么角色?未來應該扮演什么角色?針對上述問題,2021年10月8日~12月12日,知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在全球68個地區進行了1036次訪談,并最終形成了《2022年全球新生代調研報告》。其中,中國報告部分重點關注了81名中國家族企業新生代受訪者的觀點。第五屆進博會期間,《2022年全球新生代調研中國報告:在時移世易的大時代傳承衣缽》(下文簡稱:《報告》)正式對外發布,通過此《報告》了解新生代們在當今主要問題上的想法,或許會對有意放權的“創一代”們帶來新的啟迪。
《報告》顯示,在接受調研的數據中,94%的中國內地新生代為家族第二代人,6%為第三代。其中,中國內地的新生代中,目前在家族企業/家族辦公室中擔任領導角色(管理層、執行董事)的比例為46%;股東/受益人,占比37%;家族企業以外的創業家占比29%;剩下的分別為內部創業者(占比20%)、治理角色(占比17%)、員工/實習生(占比11%)、其他(占比2%),值得指出的是,仍有9%的受訪者表示尚未參與家族企業經營中。
調研顯示,由于中國內地家族企業的相對成熟度,新生代們作為第二代家族領導者將更多地參與企業的未來發展。展望未來5年,中國內地家族企業的新生代中渴望成為企業領導角色的比例(69%)要遠高于全球范圍內的調研結果(全球:51%;中國香港地區:61%)。
此外,調研顯示,疫情期間僅有33%的中國家族企業新生代參與了對企業的管理。其中,26%的新生代表示,疫情延緩或者減少了他們對家族企業管理的參與程度,仍是當前的企業領導者在掌控企業以應對挑戰。

圖1 未來5年,新生代們期望擔任的角色(多選)
針對上述調研結果,普華永道中國科創與民營企業服務主管合伙人黃翰勛指出:“在全球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家族企業的新生代相比全球同行更加積極進取,更勇于面對挑戰并勇擔重任。”新生代在與現任企業領導者一起工作并提升自我的同時,也應該著力思考其家族企業和自己的興趣事項的優先級別,同時還需要在疫情大環境下鞏固在家族企業中的地位,并證明自己的才能。
《報告》指出,身處當前疫情和地緣政治局勢中,企業的生存發展道路從未如此舉步維艱。為了確保生存,在新常態下實現可持續增長勢在必行。經驗法則是,企業需要維持每2~3年10%的增幅,才能確保家族財富隨代際增長保持在穩定水平。
72%的中國企業新生代認為,實現業務增長應該是他們公司未來兩年的首要任務;其次是采用新技術,占比52%;拓展到新行業或新市場、人才管理和重新考慮資產配置投資緊隨其后,分別占比46%、44%、41%。這表明,中國新生代正在積極參與實現業務增長,確保為客戶提供合適的產品和服務,并拓展到新的行業或市場。這一比例與全球新生代調研結果相類似,但在實際執行中,目前僅有32%的中國新生代受訪者正在采用新技術來推動業務成果,47%的人可能會在未來這樣做。
為了確保業務增長,家族企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重新調整和改善運營,包括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和提高產品質量等,同時應該考慮擁抱數字化轉型,以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能力,確保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作為未來的企業領導者,新生代們需要主動將企業業務的主要事項和自身的其他優先事項進行統籌,在擁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的情況下,應關注于提升數字技能和創新能力,以便對家族企業進行升級轉型或進行創業。

圖2 受訪新生代目前正在積極參與的領域分布(多選)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成為共識,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開始認真思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事實上,當實現增長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時,企業對抗ESG相關風險的迫切需求實際上可以創造更多的支持企業發展的機會,家族企業也具有引領ESG實踐的巨大潛力。
調研顯示,中國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家族企業可以在可持續的商業實踐中起到帶頭作用;62%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會確保可持續發展成為他們所有工作中的核心。但調研同時顯示,只有44%的中國家族企業制定并發布了其可持續發展戰略。
對此,普華永道中國科創與民營企業服務合伙人潘振翔建議:當前,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已初具規模。中國家族企業新生代有機會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已開辟的路徑來大力推動各類ESG活動,特別是ESG中的“環境”部分。在眾多新措施中,中國香港地區將要求上市公司從2025年開始發布“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之與氣候相關的報告”。中國家族企業新生代,尤其是中國香港地區的家族企業新生代,可以借此機會通過成為高質量ESG報告的先鋒和提升ESG評級為其家族企業創造和提升長期價值。政策利好的大環境和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使得ESG成為一個不容錯過的重要契機。
ESG不再僅僅是為了遵守法規,而是日益成為企業戰略的一部分以及長期業務增長的發動機。雖然新生代迫切需要為可持續的未來做更多的工作,但他們需要額外的專業知識以確保他們能有效地推行ESG所帶來的變革。家族企業應該制定ESG戰略以創造價值和形成競爭優勢并吸引潛在投資者和商業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