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佳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執政之源,是強國之基,是有效推進群眾自身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鄉村教育受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水平較城市教育有較大差距,甚至形成了較為割裂的格局,其根源在于城鄉二元化的社會結構。要想真正有效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必須從農村教育入手,提高教育水平和能力,真正實現農村教育現代化。
農村教育現代化就是利用各種手段提高鄉村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使之和高速發展的鄉村經濟水平相適應。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對于我國來說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性問題。因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依靠廣大農民群眾,因而解決農村教育現代化的現實困境,提高農業農村教育現代化水平,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任務之一,必須及時改革我國農村教育中不合理和落后的部分,以真正促進我國新時期教育高質量發展。
農村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是全面適應不斷變化的人才變化需求,增進農業農村全面發展的思想基礎和理論認知,要以鄉村作為發展教育的前沿和一線陣地,并在日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充分融入創新創業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體現學生特性,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養。
由于鄉村經濟的封閉性和落后性,傳統的教學理念仍然是我國鄉村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農村自身發展存在一定的閉塞性,導致著鄉村的教育部門和教師,在思想上很難有效接受外來新的思想,他們不能充分理解農村教育現代化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基礎。另外,因為固守于原本自己所接受的知識,不對其作出及時的更新和改進,這樣不利于教師能力的養成和觀念的變更,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學校教師和教育部門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實踐教育在農村地區的缺失。實踐教育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托,如果鄉村教育中缺失了實踐教育,那么就會對現代化的鄉村教育發展帶來一定的局限性。我國鄉村教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重理論而輕實踐,必須要及時更新這種落后的傳統思想與觀點,促進我國鄉村教育現代化中的理論基礎。
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往往和城市有所差距,這根源于城鄉二元性割裂的社會結構,由于鄉村地區的財政支持力度普遍要弱于城市地區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著鄉村地區的教師待遇遠不如城市教師的待遇好,所以鄉村地區在根本上就缺乏同城市地區的學校企業人才的競爭力。根據現在的師范院校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大部分師范院校畢業生畢業后的第一選擇就是進入那些經濟發展水平高,并且能夠提供豐厚待遇的一線學?;蚨€學校,他們很少能真正到農村地區中從事鄉村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鄉村地區的師資力量有些薄弱。而鄉村地區的師資力量薄弱所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農村現代化教育教學水平偏低。由于現階段的師范院校畢業生所經歷的教育是系統化的師范教育,他們可以有效將前沿化理論化的示范經驗傳授給學生,進而推動農業農村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層次的進一步加深。
如前文所述,現階段我國農村教育現代化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根源在于城鄉二元性割裂的社會結構,它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對鄉村地區造成了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使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遠遠低于城市的發展水平,并且在文化和思想素質方面都遠不如城市地區,這就在一定意義上導致農村地區很難有充足的人才?;A設施和教育投資方面的匱乏是我國鄉村地區現代化教育不均衡發展的又一個問題。因為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并且農民普遍學歷比較低,加上農村財政收入的匱乏,導致了鄉村地區很難對學校現有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設施予以翻修或更新,同時也很難引入最前沿的輔助教學設備。而由于缺乏多媒體教學設備等多功能教學手段,農村學生的眼界也往往不如大城市學生的眼界寬。這些都加劇著我國農村教育現代化發展的不均衡。
筆者認為,要對農村教育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予以優化,必須對教育部門和學校教師的思想觀念予以更新。馬克思主義認為思想對于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因而必須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理念,可以選拔鄉村優秀教師到縣一級或市一級的教師進修學校進修,同時通過物質獎勵教師激勵他們考取在職碩士研究生,以便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我國鄉村地區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
另外,鄉村地區的教師也要進一步發揮自己學習的能動性,樹立終身學習和長久學習的學習理念,主動學習目前教育學最為新穎和前沿的理論,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要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并輔以教育學理論最為前沿的研究,使我國鄉村教育水平能大踏步地趕上時代。
要及時對農村教師隊伍的構成進行更新,進一步加強優秀教師的引進力度,改善教師隊伍的人才構成。鄉村地區學校負責人要頻繁到師范院校選拔優秀應屆畢業生,教育部門也要為鄉村地區的教師提供編制保障。另外,要進一步加大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在人才吸引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系統化完整的教師培養體系和培養制度。同時學校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特點,有選擇地建立起城鄉教師輪換制度,將城市地區的經營理念和前沿理論帶到鄉村地區來,減少城鄉之間的教育水平差距,促進我國鄉村教育振興和農村教育現代化。
縣(區)一級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要堅持以財政資金的流向來扶持鄉村教育的發展,要提高鄉村地區的教育經費,以使得當地能夠有較為充足的資金改善自己的教育狀況。同時要建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和監管部門,對于撥劃到鄉村地區的財政資金進行有效監督,以做到??顚S?,保證財政資金不被擠占、不被浪費。另外,縣級住建部門和燃氣供水部門等基礎設施部門要加大對于鄉村地區的政策扶持和物質保障,對于鄉村地區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及時予以翻修或更換,以保障學生能夠安穩在學校和教室里學習,減輕他們學習上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
農村教育現代化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深刻推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的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各地政府要從教師人才隊伍、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及其教育理念四個方面入手,系統化地解決鄉村地區不適應我國現代化的問題,提高農村教育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