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大果圓柏(Juniperus tibetica),喜光,能夠生長在偏酸性、中性以及石灰質土壤上,根系比較發達,平均壽命較長,可適應寒冷干燥的環境,并且形成森林,為主要的森林更新及造林樹種。能吸收一定數量的硫和汞,阻塵隔音效果良好,深受本地人民的喜愛[1]。密枝圓柏(Juniperus convallium),木材材質優良,可供建筑、橋梁、車輛、家具等領域使用,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及藥用價值,為青藏高原地區主要的森林喬木物種。
圓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 Xu et He)屬膜翅目,小蜂總科,長尾小蜂科,大痣小蜂屬[2]。大痣小蜂為危害柏類植物的主要害蟲。徐志宏,何俊華在青海省、甘肅省祁連圓柏的種子中發現啃食核仁的小蜂新種,命名為圓柏大痣小蜂[3],徐磊[4]索南措[5]等團隊在青藏高原地區發現了大痣小蜂侵害柏類植物的種子,對于大痣小蜂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有助于我們提前了解柏類植物危害情況,可通過多種方法進行科學的生物防治,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熱振國家公園坐落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北部的唐古鄉地區。地理位置位于北緯30°18′~30°26′,東經91°29′~91°35′。東起者拉日山脊,西至措牛拉東部第一道山脊,南以熱振藏布南緣為界,北達拉那,氣候為西藏高原亞高寒帶季風半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9℃,年均降水量560~600mm,蒸發量小于2000mm。是拉薩河谷現存較為完整的大型針葉林,生長著大約22萬株的柏科植物,其中大果圓柏為該地區主要的優勢樹種,部分樹齡可達500年,胸徑20~380cm,樹高3.8~15m[5][6][7]。
在熱振國家森林公園選取4100 m(低海拔)、4300m(中海拔)、4500m(高海拔)三個不同梯度的海拔,在每個海拔梯度選取12棵大果圓柏樹木,每棵樹木采取30棵種子,帶回實驗室進行蟲孔計算,從而計算出蟲害率。
大痣小蜂除去成蟲期以外的其他各個時期都在大果圓柏球果內發育。7月中下旬成蟲開始羽化,成蟲一般存活4~8天,雌蟲存活時間普遍較雄蟲長,羽化后的雌雄成蟲已經發育成熟,不需要能量補充,可直接進行交配。而后雌蟲利用產卵鞘將卵產入大果圓柏球果內,經過10~15天卵發育成為幼蟲,幼蟲以圓柏種仁為食,經過多次蛻皮發育成熟。翌年6月中下旬開始化蛹,蛹經過20~30天發育成熟,而后進入成蟲期,成蟲繼續進入下一生活史周期[6]。
大痣小蜂的危害主要來自幼蟲期,幼蟲取食大果圓柏種仁。一般幼蟲期較難發現球果是否有危害,當幼蟲羽化為成蟲后,成蟲會咬穿果皮,從球果中飛出,在球果上留下一個很明顯的蟲孔,可用來收集上年的球果,進行蟲害率的初步計算。幼蟲取食果仁后,球果的單個質量和總體產量下降,球果的品質下降,對圓柏結實產生較大威脅,導致圓柏自然更新、苗木繁育受到重大影響。大痣小蜂的為害狀況由多種因素組成。根據實驗結果顯示,高海拔梯度蟲害率16.9828%,中海拔梯度蟲害率11.4182%,低海拔梯度蟲害率10.9698%。由于低海拔采樣地區溫度較高,大痣小峰雌雄成蟲較容易交配,產生后代并且注入大果圓柏新生的種子內。反之,海拔較高的地區,溫度較低,雌雄成蟲不容易進行交配產生后代,從而使得危害程度較低。
第一,根據對大痣小蜂的生活史進行分析,其大部分時期都生活在球果內,只有成蟲羽化才會在球果外存活4~8天,進行交配和產卵。可在7~8月間成蟲羽化期大量噴灑0.11%濃度的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也可施用50%馬拉硫磷或敵馬煙劑進行兩次防治[8],可使得防治效果達到最優。盡量在大痣小蜂交配產卵前對其進行消滅,從而消除其對大果圓柏種子的危害。同時需要對施藥量、施藥時間、施藥范圍等進行嚴格控制,避免對其他生物造成損害。
第二,實行檢疫制度,杜絕帶有害蟲的種子外帶。大果圓柏種子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因此,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當地群眾和部分旅游者將帶蟲種子外帶,且種子外帶一定要經過嚴格的處理。冬季時可組織當地群眾進行所有種子采集工作,而后根據種皮表面是否有產卵跡象進行分類處理。對含有產卵跡象的種子進行銷毀;對未發現產卵跡象的種子,可浸泡于50℃的溫水中,這樣可以殺滅種子內由于人為因素影響可能存在的大痣小蜂的越冬幼蟲,可對水溫和浸泡時間進行略微調整,使得殺滅幼蟲但不會對種子發芽率產生影響。將處理過的種子進行保存,來年春季可進行播種[9]。
第三,結合大果圓柏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適當科學施肥,以便樹木的整體長勢以及抗蟲能力得到提高,加強該生態系統的自我防護能力,同時清除瀕臨死亡的樹木,減少大痣小蜂的棲息場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柏類植物的蟲害。
通過對于不同海拔柏類植物大痣小蜂危害情況的研究,得出低海拔蟲害率較高、高海拔蟲害率較低的結論。分析得出,主要是由于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越來越低,大痣小蜂雌雄成蟲羽化后進行交配就越困難,產生的后代數量就越少。對于大痣小蜂的防治時期,一般選在成蟲羽化時期效果較為明顯。在此時期,成蟲會從球果內羽化而出,暴露在外界空氣中,可噴灑一定濃度的藥品,對其進行化學防治。生物防治不會對害蟲產生耐藥性,一般優于化學防治。因此,若能找到大痣小蜂的天敵,勢必會達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