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消防救援支隊 薛震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速度的日益加快,城市居民社區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人口規模上都大幅增加,社區內的各項配套設施也更加豐富完善。社區內人口、建筑、商業經營等高度集中,這雖然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但卻使得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日益復雜化、困難化。社區是人員十分密集的場所,如果消防安全管理不當,則極易造成火災事故頻繁發生。相關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總火災數23.3萬起,死亡人數1335人。其中,住宅火災起數達到了10.4萬起,占全國總火災起數的44.8%,住宅死亡人數1045人,占據了全國總死亡人數的78.3%。從這些數據看,社區消防安全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故而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社區消防安全管理。
現代社會,各類家用電器的普及、電動自行車的應用給城市居民社區帶來了更多的電氣隱患。一方面,部分社區電氣線路鋪設不規范,居民違規使用不合格電器產品,加之一些老社區居民樓內的電氣線路陳舊老化,電線亂拉亂接現象屢禁不止,這些都增加了社區電氣隱患,導致社區內火災事故頻發。特別是,在冬季、夏季等季節的用電高峰期,社區內電器高負荷運轉,而電器漏電、電器接觸不良等現象明顯增多,造成極大火災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電動車違規停放、違規充電等也會導致嚴重的電氣隱患。電動車是社區中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燃爆。一些電動車車主為圖方便,違規進行飛線充電、電動車上樓充電等操作,而社區管理者又缺乏監督管理,這加速了社區火災事故的發生。
無論是新社區還是老社區,消防通道堵塞都是極易出現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老舊社區,由于社區物業、居民委員會等職責的缺位,消防通道被占用、安全通道被堵塞、安全出口被上鎖等現象屢見不鮮。一方面,隨著社區人口的增多以及社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區所規劃的原有車位已經難以滿足居民停車需求,因而私家車停放在消防安全通道處造成消防通道堵塞十分常見,且這種現象多發生于老舊小區。另一方面,居民樓道內亂停亂放雜物極易造成消防通道堵塞,并且社區管理人員為方便管理,封鎖部分安全出口也導致消防通道不暢通。
消防設施老舊、損壞、缺位現象應得到重視。通常情況下,這種現象在新建社區內鮮有出現,但在一些老舊社區內尤為普遍。一些市中心的老社區由于開發早、規模小,開發時并未按照相應要求配齊配全消防設施,并且,小區消防設施的日常維修保養、更新完善工作也并不及時,在歲月的重壓下,消防設施老舊、損壞與缺位十分嚴重。另外,社區內的一些管理人員為防止出現火災探測器誤報火災險情,于是妄自將探測器的自動報警狀態設置為手動狀態。還有些管理人員直接將一些自動消防系統設備進行屏蔽,或干脆移除,這讓消防設施設備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很多社區居民在消防安全面前抱有僥幸心理,也正是由于這種心理加劇了火災事故的發生,而僥幸心理的存在根源于社區居民防火意識薄弱。一些社區居民想當然地認為,火災事故離自己很遙遠,于是他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并不能嚴格把控自己的言行,依舊隨地亂扔煙頭、飛線充電、違規亂停亂放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甚至,部分居民對身邊的消防安全隱患視而不見,也并不遵守相應的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另外,當前我國城市很多社區的防火安全宣傳工作缺乏深入性與廣泛性,防火安全宣傳流于表面,大有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之勢,持久性不夠,實效性較差。
目前,我國社區消防安全管理形成了“政府主導型”和“物業主管型”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新局面。居民社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監管主體較多,主要包括物業、業委會、居委會、公安機關、消防部門等。在實際的消防安全監管工作中,派出所、街道辦事處、物業、居委會等是主要的監督力量,而消防部門則在監管中負責消防安全指導與督促、消防安全救援等工作。對于有物業的社區,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物業以及物業服務公司主管,而沒有物業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則需全權負責社區消防安全各項事宜。隨著我國對社區消防安全管理重視度的不斷提升,截止到2019年,我國內地已建成120家達到國際安全標準的社區,我國社區的整體消防安全水平大大提升。但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現階段我國城市社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問題。
第一,相關法律法規存在漏洞。我國現行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規雖然明確了社區委員會、居委會、物業、居民等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責任、義務,但卻并未明確對不盡責、盡職之人的法律懲罰措施,這導致消防安全管理難展開。第二,監管主體職能交叉、職權不明晰。社區消防安全涉及應急管理部、公安部、住建部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職能多頭管理、職責不清、合作不暢等問題。第三,社區消防安全監管力量有限,關鍵時刻無法維持正常消防治安。社區消防雖涉及多個監管主體,但這些主體往往會因行政事務繁瑣而無暇消防安全工作,這導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只部署,不落實。第四,基層末端管理組織名存實亡,社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多個環節出現“真空”。例如,社區部分居民委員會在工作中處于無編制、無機構現象,在網絡化消防管理中不能真正發揮作用,消防安全網絡化管理未能真正落地生根。第五,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的社會化程度低,全民消防局面尚未形成。第六,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不足。
縱觀社區消防安全形勢,電氣隱患多、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設備損壞缺位、居民防火意識薄弱等都與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文化建設落實不到位有著必然聯系。加強社區消防安全文化建設可從兩點著手:首先,進行社區消防安全宣傳。社區物業、居民委員會、消防救援部門應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微博、微信、電梯分眾傳媒廣告等一些新型媒體形式加強對社區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同時,還應結合社區宣傳欄、社區海報、社區電子屏幕等載體給予社區居民潤物無聲的感染與熏陶,使其改進自身不良行為習慣,增強火災防范意識。在宣傳的過程中,尤其要呈現一些社區火災案例的經典視頻來警示居民,如由飛線充電引發嚴重社區火災的案例視頻。其次,提升社區居民的消防應急、自我管理等能力。有條件的社區可打造消防安全體驗館,培育濃厚的社區消防安全文化氛圍。或者,社區可與消防部門進行合作,定期組織消防應急演練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火災自救、他救能力。
社區消防安全管理是一個社會性工作。針對社區消防安全管理力量有限的問題,有必要充分發揮社區消防志愿者的志愿服務作用,使志愿者成為物業、居民委員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我國在消防安全志愿者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建設不規范、缺乏激勵機制等問題。因此,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建設消防志愿者隊伍:首先,優化社區消防志愿者服務模式。在加強社區消防志愿者組織建設,多招募志愿者并擴充志愿者組織隊伍之外,還應健全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社區消防志愿者隊伍朝著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方向發展。征集與招募志愿者時,應鼓勵居民自發參與志愿活動,杜絕強制參與、強制招募。其次,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為擴大志愿者隊伍,應綜合運用物質、精神激勵等各種激勵方式完善激勵機制,激發人們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可將消防志愿服務的經歷與個體的升學、就業優選、稅收等聯系起來,讓志愿隊伍更具吸引力。
社區消防安全管理應構建“一核多元”的消防監管體系,這里的“一核”是指以政府為核心,“多元”是指消防機構、物業服務企業、公安部門、住建部門、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等多元化的監管主體。“一核多元”監管體系的構建旨在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打造各部門聯動監管、高效與規范監管的通道,提高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首先,理清各部門權責關系,明確各部門監管職責與監管范疇,防止各部門在社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現職責履行不到位、職權交叉重復、管理越位錯位等各種現象。例如,物業服務企業應履行好社區消防安全檢查(消防設施設備維修養護、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等)、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活動等職責。其次,加強各部門聯動監管、立體執法。對于社區消防安全治理,各個部門要在履行自身職責的基礎上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聯系,做到聯合監管、共同執法,提高社區消防安全事件的處理效率。這主要體現在,在社區消防安全管理中,各部門應做到違法線索互聯、違法標準互通、違法結果互認等。
隨著我國標準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推進社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成為必然趨勢。社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應從如下幾點著手:第一,加強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標準化建設。目前我國在社區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完善,國家應在原有消防法律的基礎上加強立法,不斷完善現有法律條文。例如,出臺針對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的專門法規,在法規中不僅要明確各個監管主體的監管責任,同時也要明確對未履行消防責任人員的懲罰舉措。第二,從國家層面健全社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以及消防安全管理運行機制是首要任務。在此基礎上,還要研究社區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的主要內容,形成一個集標準化制度、標準化管理內容、標準化管理流程、標準化管理方法模式等為一體的,可操作性強的管理體系。第三,各級地方有關部門以及社區應根據國家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標準化管理制度、模式等,以促進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發展。
社區的消防安全關乎每個社區居民的切身利益,更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由于社區消防安全管理點多、面廣、線長,單靠消防機構、居民委員會、住建部門、公安部門等少量的監管力量顯然不行,這就需要充分發揮社區居民力量,開啟社區消防安全自主管理的新模式,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質效。首先,加強社區消防組織建設,提高居民的抗災自救能力。除了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之外,還應加強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社區需要基于這些自治組織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演練活動,打造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提高社區的自救抗災能力。例如,通過滅火救援演練活動,很多社區居民都能掌握消防器材、設備的應用方法,在關鍵時刻既能自救,也能他救。其次,社區應確保消防安全通道暢通、消防設施設備性能完好,這樣在火災發生時居民才能快速進行疏散逃離,為消防人員的安全救援開啟綠色通道。最后,社區應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到消防安全管理中,并鼓勵其適時給予寶貴的管理意見與建議。
在信息化的21世紀,智慧消防在社區消防安全管理中被提及的次數越來越多。智慧消防是相對于傳統消防而言的,它融合了信息化、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多種先進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注重打破消防安全管理系統間的信息孤島,大幅度提升了消防安全感知預警以及應急指揮能力。智慧消防是當前乃至未來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的一大趨勢,在社區消防安全管理中,各大社區應注重引入智慧消防,并依托智慧消防構建網絡化、智能化的消防安全綜合管理平臺。智慧消防的“智慧”主要體現在智慧防控、智慧管理、智慧作戰、智慧指揮等方面,在實際工作中,社區應積極落實技防、人防、物防等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分別構建社區消防安全隱患排查與監管、風險動態預測、火災智能防范、救援智能指揮平臺,全面提升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社區消防安全管理重在“預防”,加強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有利于預防社區火災、減少火災發生起數、維護社區火災情勢穩定、構建和諧安全社區。目前,社區消防安全管理面臨著法律保障機制不健全、監管職責不清、監管力量不夠、基層組織形同虛設、消防安全管理社會化程度低等各種困難。基于此,應著重從加強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文化建設、發揮消防志愿者作用、構建“一核多元”消防監管體系、開啟自主管理模式、搭建智慧消防管理平臺等多個層面來強化社區消防安全管理,以推動我國社區消防安全管理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