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灣潭鎮地處鄂西南邊陲,位于兩省(湖北、湖南省)兩區(宜昌、恩施地區)三縣(五峰、鶴峰、石門)六鎮交界之地,是湖北省邊貿口子鎮,宜昌市“西南門戶”。轄區面積326平方公里,下轄10個村,1個社區,50個村民小組,5068戶1.7萬人,土家族人口占到了95%,是一塊具有濃郁土家族民俗風情的神奇土地。因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該地與周圍區縣各族群眾交互往來、牽手連心,在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近年來,在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灣潭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匯聚起共同推動灣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建強基層堡壘。扎實推進以“黨員干部生活在群眾中、群眾生活在集體中、基層陣地筑牢在百姓心中”為主要內容的“三在”工程,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實干贏得依靠,以支部凝聚民心,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以人民滿意為最大追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奮力實現各族群眾緊跟黨走的新氣象,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注入新活力。
發揮黨員作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鄉村振興和服務群眾實踐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和民族團結進步的紐帶作用,積極推進“黨員一小時活動圈”建設,嚴格落實黨員“雙報到、雙報告”制度,積極推進黨員下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鎮536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為返鄉人員上門送發防疫物資,保障全鎮1.7萬人持續2個多月的生活物資需求。參與全鎮92個卡點值守,全力以赴守護群眾生命安全。鎮黨委書記帶頭開展“干部下屋場”“黨委書記到我家”活動,入戶走訪群眾、宣傳政策、聽取意見,真正做到常思群眾安危冷暖,常解群眾急難愁盼之事。
健全自治制度。健全公益型、互助型、服務型組織,推動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強化各族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借鑒推廣三臺坡村誠信守法超市先進經驗,深入推進公民誠信守法檔案建設。發揮好黨員、網格員、公益性崗位在基層治理中的“觸角”作用以及“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的約束規范作用,構建民族團結進步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全力脫貧攻堅。聚焦脫貧質效鞏固提升,夯實“兩不愁三保障”底線標準,聚焦“三落實”扎實開展工作,全鎮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之初的36.93%下降為0.199%。持續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一心一意為民謀利,一點一滴增進群眾福祉,努力實現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進步目標。
加速“三鎮”建設。堅持以規劃為引領,以重大項目作支撐,圍繞打造“避暑首鎮、康養名鎮、旅游大鎮”的“三鎮”工作目標,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做好灣潭全域康養旅游發展規劃,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宜來高速建成后,從宜昌到灣潭的車程將由現在的4小時縮短為2小時,成為聯通恩施、宜昌地區的大動脈,努力鋪好老百姓的“幸福路”,為各民族聯系交流、共同繁榮奠定堅實基礎。
致力產業增收。堅持以民之所盼為“坐標”,以民之所需為“靶向”,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培育壯大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支柱產業和特色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喚醒沉睡資源,激發活力,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逐步實現“一村一特色、一村一產業、一村一風情”建設目標,實現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蝶變。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正確引導涉及民族因素的輿論輿情。組建“黨員干部+群眾代表”的宣講隊伍,多到群眾家中“坐一坐”,多和父老鄉親“聊一聊”,開展理論宣講。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堅決反對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團結的言行。
夯實精神文明建設。結合各種屋場會及其他活動開展精神扶貧,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進基層巡回宣講活動,宣講扶貧政策及精神扶貧相關故事,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經常性開展五峰、鶴峰兩縣民族交流活動,促進民族文化交流互鑒。深入挖掘典型,傳播民族團結進步的好聲音、好故事,講好中國好人肖曙光、全國道德模范羅長姐等多名先進榜樣的故事。
強化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積極開展全鎮文化普查,挖掘登記86名九佬十八匠、10名民間藝人及5名特色飲食傳承人,為灣潭民間文化傳承奠定基礎。努力發掘優秀鄉土文藝人才,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進基層“雙宣講”活動,以文化凝聚民心、促進團結。保障文化服務經費,強化文體設施建設,所有設施免費向群眾開放,豐富各族群眾文體生活,提升了“民生溫度”,增加了老百姓“幸福厚度”。

灣潭鎮美景
兜牢民生底線。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灣潭鎮黨委始終把解決群眾最關心、利益連接最直接、現實最迫切的問題作為必修課,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及時兌現農村低保、五保供養、醫療救助、孤兒救助、自然災害和臨時困難救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民族團結進步一體推進,讓各族群眾不斷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優化民生服務。始終站在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當好惠民政策落實的“先鋒兵”,全面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建設水平。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灣潭民族中小學改薄工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項目等建設進度。從老百姓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緊扣保障和改善民生項目的落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和獲得感。
創新社會治理。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進“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持續完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多元化解機制,樹立“大綜治”工作理念,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及時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為民族團結進步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多年來,灣潭鎮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融入各項中心工作,堅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突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五峰智慧”,為灣潭高質量發展提供最廣泛的力量支持,全鎮上下呈現出其樂融融的民族大團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