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高立偉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扎實推進,聊城水務集團在心無旁騖攻主業的基礎上,搶抓項目機遇,搶占發展先機:8 月25 日,聊城水務集團與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就太平洋島國雨水收集、飲用水生產及供應、生活污水處理、市政工程建設和清潔能源推廣等領域啟動全面技術合作;8 月31 日,聊城水務集團下屬水務污水公司2.13MWp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一期)并網成功;9 月5 日,聊城水務“3+1”發展戰略再結碩果,旗下首個二級集團——山東水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今年以來,我們先后與多家央(省)企和專業院校(團隊)展開合作,通過爭項目、爭資金、爭政策、爭試點,積極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不斷聚集起新的發展動能。”聊城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吾雪介紹說。
2022 年,聊城水務集團在克服電費大幅上漲、疫情期間租金減免、扶貧捐贈等影響的基礎上,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在聊城公益類市屬國企年中考評中位居第一。今年前三季度,集團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4%,凈資產同比增長27%,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上繳稅費總額同比增長34%,年度投資計劃完成82.67%。
按照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聊城水務集團堅持“穩中求進”,緊緊圍繞“節能降耗、增收節支、優質服務、高質量發展”年度重點任務展開工作。
建立全面預算分析機制。緊盯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用“緊箍咒”壓實全員的成本管控意識,用激勵機制提高各分公司的創收能力。2022 年前三季度,檢測、設計業務外部市場創收近768 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市環科院自4 月份劃轉至集團后,逐步完善管理體制及分配機制,僅5 個月時間收入增幅46%,利潤總額增幅154%。與此同時,供水、污水處理業務從電耗、電費、藥劑上精打細算,供水生產成本降低近100 萬元,污水處理綜合千噸水電耗同比降低3%。
抓緊項目建設龍頭借力。梳理省、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積極響應“雙招雙引”“四爭”號召,先后與生態環境部規劃院、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環科院環境工程公司、中國鐵建、國機集團、省科技廳新松工業軟件研究院等對接合作關系,正在落地膜處理—反沖廢水回收、傳感器研發、智慧控制系統、污泥干化等10 余項項目。主動對標一流,組隊赴濟寧、青島、日照、濰坊、連云港等地學習改革案例、發展路徑及轉型經驗,修正聊城水務高質量發展規劃,列出對標任務35 項并逐一落地實施。

聊城水務集團與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光伏發電項目一期并網
聚焦民生訴求深化服務。以水質和服務質量“雙提升”專項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三遍訪”,徹底解決城區北部夏季供水壓力不足的問題。健全水務網格化管理體系,選派38 名網格服務專員入駐城區460 余個小區,為居民提供“保姆式”供水服務。掛牌成立了全市第一個“水電氣暖信”共享營業廳,聘請15 名社會監督員監督服務質量和效率,持續優化全市用水環境。96568 水務熱線24 小時為群眾處理用水難題,1-9月份用戶滿意率達99.7%,熱線電話下降34%,被省評審專家稱贊為“聊城國企的民生擔當”。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聊城水務集團聚焦“水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市政設計施工+數字化賦能”的“3+1”發展戰略,全面啟動“四個一”工程,努力組建區域領先、產業鏈完整的現代大型國有水務集團。
創造一個“敢干事”的企業環境。“敢”字當頭,堅定不移把“對標一流”擺在發展全局的關鍵位置,推進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為激發干事動力,激活發展潛力,健全揭榜掛帥、多序列發展、人才儲備等制度,設立專項獎勵基金和補貼資金,讓高端技術人才吃下“定心丸”。選派青年后備力量前往魯西化工等央企和省企掛崗培訓,推進現代企業管理轉型升級。依托“校企合作”平臺開展專業技能培訓,聯合國內一流教學科研機構開展專題教學,累計培訓近2000 人次,為企業發展積聚人才動力。
建立一套“想干事”的激勵機制。導入現代企業治理模式,更新集團組織架構,推動優勢業務合并和產業鏈重組。繼續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嚴格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管理人才,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形成具有現代企業和市場經濟特色的管理體制。在公益類國企的大框架下,進一步細分二級、三級企業的經營性質,劃定全公益、半公益、充分競爭三個類別,“一企一策”明確經營目標和考核方案。開展中長期績效激勵,將“外部市場創收”作為有效補充,給予超額利潤提成;設定“挑戰目標”,鼓勵全員“跳起來摘桃子”“跑起來奔目標”,激發了全員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激情。
打造一支“會干事”的管理團隊。為厚植發展優勢,堅持以項目龍頭帶動產業集群,用主觀能動性贏得高質量發展機遇,同步鍛煉“會干事”的管理團隊。組建6 個業務推介小組,新組建駐濟工作小組,促進“四爭”工作落地見效。科學調整聊城水務高質量發展規劃路徑,明確31 個項目團隊分頭推進,定時限、定目標、定考核。加速與丹麥水協代表團、太平洋島國氣變中心、哈工大馬軍院士團隊、央(省)企等的業務對接合作,通過沙場練兵錘煉出敢闖會干的管理團隊,為構建高質量發展格局注入源源動能。
提出一批“干成事”的新目標。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是維持城市運行的“血脈”,安全穩定運行是關乎社會民生的大事。針對水資源分配及利用相對不均衡、生活用水指標缺口較大的情況,聊城水務集團率先提出向先進地區看齊,統籌水資源綜合管理、治理和保護,依托城市供水完善水資源管理,依托污水處理完善水環境綜合治理,依托環科產業組建環保產業集團,依托優勢產業做強水興建設集團,對標一流企業拓展制造產業鏈,深化國企改革推動子企業混改,搶抓發展機遇成立投融資管理公司,積極構建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
展望“十四五”,聊城水務集團將強化政治擔當,搶抓發展機遇,主動作為,善謀敢干,通過實施“3+1”發展戰略、推進“四個一”工程,努力構建利益共享、管理統一的“大水務”發展格局,用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反哺公益,用聊城水務的優質發展托起全市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實現“全省走在前、全國爭一流”的發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