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2-12-27 02:43:31余淼杰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2年21期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包括五方面深刻內涵,即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和必經之路。因此,我們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鍵詞】二十大報告? 中國式現代化? 新發展格局

【中圖分類號】D60?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21.001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重要會議,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闡明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發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員令。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們已進入新發展階段、需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要從“中國式”和“現代化”兩個方面入手。從“現代化”方面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從“中國式”方面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指明了五方面深刻內涵。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現在擁有14億多人口,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14萬億元人民幣,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位居全球第一,外貿、對外直接投資等規模均為全球第一,上述諸多指標都體現出中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的經濟體。因此,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中國實現現代化道路和小型經濟體必然存在差異。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可以借鑒亞洲“四小龍”等經濟體實現現代化的經驗,但必然不能照搬其途徑。例如,新加坡可以借助其小型開放經濟體的特點,通過融入全球經濟來實現現代化。但對于中國而言,融入全球經濟是實現現代化的必要不充分條件,開放是實現現代化的前提,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中國仍需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大部分已經實現現代化、經濟社會水平發展較高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更多強調的是“做大蛋糕”,而非“分好蛋糕”。而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在“做大蛋糕”的同時也要“分好蛋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以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為起點,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的,循序漸進。并且,我們不能簡單將共同富裕和“大鍋飯”劃等號,共同富裕強調的公平是機會的公平,而非單純結果的公平,我們要保障的是,每一個個體都有機會且能夠積極發揮主體性,實現勤勞致富。

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必須要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更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而要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就必須要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解決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發展的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例如,創新成為第一動力,是為了解決經濟發展不充分的問題;綠色成為普遍形態,在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從廣義哲學的角度而言,也是為了解決發展的不充分問題;開放成為必由之路,也是實現充分發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協調成為內生特點,共享成為根本目的,在于強調要實現平衡的發展。另外,黨的二十大報告也著重強調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要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第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強調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中國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足以看出我國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視程度。同時,作為全球第一大政黨,中國共產黨也明確把“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黨章,彰顯了黨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

第五,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和平發展。盡管現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但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阻擋,我們仍處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而要堅持和發展全球化,就必須要明確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近年來,我國領導人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和平發展的重要性,在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保持了高度的戰略定力。

新發展格局助推中國式現代化

要全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就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因此,全面系統理解“三新一高”的科學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新發展階段的內涵。為什么說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的發展階段體現在哪些方面?具體而言,可以從六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的事實可以從產品附加值的角度來理解。中國外貿的變化很好地從微觀層面體現了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國外貿分為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其中加工貿易的附加值相對較低。從縱向時間維度來看,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比重在1995年到2007年各自占比為50%左右,而現在一般貿易占比達到2/3,加工貿易占比為1/3,體現了我國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的過程。從橫向維度來看,即使是在附加值相對較低的加工貿易中,產品也從原來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例如衣服、鞋帽等,逐漸轉移到附加值相對較高的資本密集型行業,例如機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等。

第二,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的事實可以從產品質量的角度來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們要加快建設質量強國。據余淼杰、張睿(2017)核算,如果將2000年中國產品質量標準化為1,則我國產品質量從2001年到2012年由1提升到了1.3,增加了30%。而從2012年至今,在這十年的偉大變革中,產品質量又提升了25%。由此可見我國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的過程。

第三,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的事實可以從企業績效的角度來理解。全要素生產率是用來衡量企業績效的常見指標。克魯格曼曾言,生產率不是一切,但在長期中近乎一切。根據Feenstra 等(2015)核算,2001年,我國制造業生產率大約是美國的0.3倍,2015年達到美國的0.5倍,提升了50%以上。另外,除了績效也要考慮成本。美國的勞工成本約為每月4000美元,而中國即使在勞工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也僅為每月750美元,是美國的1/6。因此,雖然我國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低于美國,但考慮成本后,我國產品對比美國仍然具有比較優勢。

第四,新發展階段體現在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中。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具有全產業鏈的國家,目前,我國工業擁有41個大類、666個小類的分類。如果按照海關八位碼進行計算,我國出口的海關產品約為8000種,按照十位碼來計算有14000多種產品,工業體系完整程度在全球都十分少見(余淼杰,2021)。

第五,新發展階段體現在我國的產業集聚現象中。中國的許多工業城市,尤其是一線和二線城市,擁有自己的“產業名片”,擁有自己主打的產業,例如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廊坊家具市場、深圳電子產業、汕頭玩具產業、邢臺羊絨產業等。并且,基于“產業名片”,通過中心外溢作用,相近的產業得以在同一個地區進行集聚,起到降低固定成本、實現規模經濟遞增的作用。

第六,新發展階段體現在我國較為合理的三大產業結構中。我國第一產業所占比重同全球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基本一致,約為7%~8%,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與其他國家存在差異。我國第二產業比重為37%左右,第三產業比重約為55%。而發達國家第二產業比重較低,一般在15%以下,第三產業則達到70%~80%。中國之所以需要保持制造業比重處于一定的高度,原因在于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決定了中國經濟不能脫實向虛,否則就無法實現質量強國、制造強國的目標,無法穩定保障中國的就業。因此,中國目前的三次產業結構仍是較為科學合理的。

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一是創新成為發展的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創新包括狹義的創新和廣義的創新。狹義的創新又分為兩部分,一是技術進步,二是產品創新。二者存在明顯差異,產品的創新遠遠難于技術的改進,從無到有的突破遠遠難于邊際上的改進。技術進步和發展,更多強調工序的發展、應用的發展,所有企業都可以是技術進步的創新主體,這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義所在。而產品創新需要大量大型科研機構來集中攻克。未來,我國在創新發展上應更加著力于原創型創新,在政策扶持上應加大基礎性研發的投入。“十四五”規劃中要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2021年,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快速增長,年均增幅達到16.9%,2021年基礎研究占研發投入比重首次超過了6%,當然這一比重仍低于發達國家15%~20%的普遍水平。

廣義的創新,在于對規則機制和標準的創新。通過創新規則、創新機制、創新標準,積極融入全球一體化,積極參與全球經貿治理。對此,我國已經進行了大量嘗試,以兩個典型例子進行說明。第一個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2013年9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我國在大陸境內設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到現在我國已經有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主要做了四項工作。第一項工作是強調外資企業享受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待遇,即給予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相同的待遇,并且不斷縮短負面清單。第二項工作是做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第三項工作是推進放管服改革,改善營商環境,提升投資便利化。第四項工作是推進資本市場資本項目方面的改革。總體來看,可以體現我國在自貿區方面持續做出的規則創新。

第二個例子是在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我國基于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成功經驗,于2020年建立了海南自貿港。2020年6月出臺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在2025年前圍繞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形成早期收獲,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方案還要求進一步優化完善開放政策和相關制度安排,全面實現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推進建設高水平自由貿易港。這足以體現我國在規則制度方面的創新態度。此外,我國現在強調出口企業內外銷產品達到“三同”標準,即“同一條生產線、相同的標準、相同的質量水準”,也體現了標準的創新。

二是協調成為發展的內生特點。協調發展的含義在于區域協調、城鄉協調、行業協調等。其中,促進城鄉協調離不開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在于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融合發展,強調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協調統一推進。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已經佐證,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度不協調,將會對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如果有的地區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后,則工業化地區將缺少勞動力,勞動力供給難以滿足勞動力需求,進而將提升用工成本,導致企業利潤下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如果有的地區工業化滯后、城市化超前,就會有大量人口去往城市打工,卻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勞動力需求不足,誘發貧民窟等現象,給社會穩定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我國目前處于工業化適度領先的階段,相對健康,但仍需大力推進城鎮化,保持工業化與城鎮化步調一致。

而要推進城鎮化,一個關鍵就是分類推動城市群發展,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重大戰略,積極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同時推進二線城市的發展,包括實施長江中游、北部灣等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推動山東半島、粵閩浙沿海、中原、關中平原等城市群發展。引導哈長、遼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等城市群穩步發展。總體而言,提升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水平,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協作、功能完善的城鎮化空間格局。協同發展九大城市群,發揮中心城市的外溢作用,利用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城市,我們要客觀認識到中國經濟主體是縣域經濟,應通過縣域經濟發展帶動全國經濟發展,最終真正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協調和統一。

三是綠色成為發展的普遍形態。綠色發展理念的首要內涵在于理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當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2021年,我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56.0%,石油占18.5%,天然氣占8.9%,水電、核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占16.6%。我國現在面臨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0%左右和2030年25%左右的目標,任重而道遠。其次,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要避免破而后立,如削減煤炭能源占比需要在風光水電充分發展的前提下進行。

四是開放成為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需清晰地認識到,我們仍處于全球化的格局中,這是由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所決定的,即生產的地區化和貿易的多邊化。目前,全球范圍內構造相對較為復雜的工業產品,仍然是由全球各個地區進行分工生產,一部分地區生產零部件,一部分地區進行包裝、裝配、加工,再銷售到全球各個地區。雖然一些國家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貿易單邊主義、貿易欺凌行徑,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全球分工生產和貿易的模式,因此,不可否認我們仍然處于全球化的格局中。但是,當前階段的全球化已經開始呈現新的表現形式。以往的全球化表現為以WTO為代表的多邊經貿合作。而在部分國家推行貿易單邊主義的背景下,當前WTO的爭端解決委員會陷入癱瘓狀態,多邊合作舉步維艱。因此,當前階段的全球化開始呈現以區域經貿合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特征,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等。未來,全球化將越來越多地以區域化的形式呈現,比如在亞太經貿區的區域經貿合作中,雖然部分零部件來自其他區域,但基本可以在本區域內部形成一體化的供銷格局。但WTO的基本原則仍將存在,第一是貿易的非歧視性原則,表現為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第二是公開、公平公正的貿易。具體而言,可能會在部分條款上有所調整,例如,如何界定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重新調整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權利和義務等。

五是共享成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共享理念分為三步來實施,第一步首先是脫貧攻堅。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國結合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力量。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離不開黨的強有力領導,政令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通過五級書記掛帥、第一書記駐村的方式建檔立卡,實施精準扶貧,采取了產業脫貧等有效途徑,實現了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

脫貧攻堅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貫徹共享理念的第二步是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必然要通過產業扶貧來實現。目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用工成本高企,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海外是大勢所趨。而資本密集型產業受益于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不鼓勵也不應該轉移到海外去。對于資本密集型產業而言,資本投入大于勞動投入,而資本投入對于產業鏈配套上下游的距離有嚴格要求。中國擁有全產業鏈的優勢,且資產密集型產業多分布在我國二三線城市。因此,資本密集型產業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內陸地區轉移,符合我國的產業布局和競爭優勢,也有利于促進鄉村振興。

貫徹共享理念的第三步在于實現共同富裕。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按勞分配的原則再次強調,共同富裕目標下的公平,并非結果的公平,而是機會的公平,每個人都需靠自己的勞動和努力來獲得相應的財富。應發揚勤勞致富的理念,反對不勞而獲、反對坐吃山空,警惕財富代際傳承的不可持續性。以英國衰退的經驗為鑒,19世紀時期,英國曾經作為“日不落帝國”,經濟發展初始強勁,而后逐步衰落,原因繁多,其中之一便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的大量食利階層,僅依靠父輩留下的財富,通過放貸維持生存,最終使得經濟整體失去活力、創新力和持久力。除此之外,通過稅制改革,完善再次分配機制,也勢在必行。

總體而言,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第一步是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第二步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第三步是適當調節高收入,從而形成正態的橄欖型體系,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在于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并且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而促進國內大循環的關鍵內容,在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2022年4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要抓好“五統一”: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

我國當前的核心競爭優勢已經不再是相對廉價的勞動力成本,而是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因此發展的關鍵在于挖掘和發揮出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在需求。借鑒美歐日等長期發展較為穩定的經濟體的經驗,其區域內統一大市場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國要構建全國統一的大市場,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以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來推進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實現。首先,要處理好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市場經濟包含1.6億個市場主體,相當于在14億多中國人民中,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在做生意,由此可見民營經濟的地位與規模。

其次,要辯證統一對待“五統一”的關系。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生產需要有要素投入,因此首先要從源頭上做到市場的統一,即推進要素市場的改革,保證市場主體可以公正公平地獲得各種市場資源,允許人才、資金、土地、數據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尤其是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其中蘊含的價值潛力亟待釋放。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2022年1月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初步建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要素投入后,最終目標是實現產品和服務市場的統一,落實內貿市場和外貿市場的“三同”標準,降低貿易成本、廢除貿易壁壘、推進地區貿易合作,禁止形成地區的小循環閉循環,努力形成國內的大循環。

第二,積極改善營商環境,有效推進投資的便利化。以穩預期為起點,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金融為方式和手段,實現穩就業的最終目標。穩預期方面,國內預期在于客觀認識現在面臨的“三期疊加”的態勢,國際預期在于認識到現在面臨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因此在政策預期上需要加強政策的連續性和可預見性。

第三,通過宏觀政策發力,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進而充分挖掘內需潛力,擴大消費。首先,中小微企業貢獻了我國80%的就業,是創造就業崗位的市場主體。要提振消費、保障內需,就必須保證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幫助其度過疫情帶來的艱難時期。而我國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主要目標之一也是為中小微企業紓困,使其能夠承受住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其次,保障居民稅后可支配收入的穩步提升也是挖掘內需潛力的重要前提。積極的財政政策堅持減稅降費,適當擴大財政赤字的規模,將資金合理運用于“三保”,即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并且要保障資金直達機制的暢通,進而合理促進國內大循環。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并非要“閉關鎖國”,內外循環辯證統一、相輔相成,外循環也同樣重要。促進外循環,要“提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格局。

40多年來,我國堅持將對外開放作為基本國策,在第一階段,完成產品型的開放,積極融入全球經貿格局,成為跟跑者。在第二階段,逐步開放要素市場,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提升、制造業規模逐步壯大、外匯儲備及外貿規模位列全球第一,逐漸從跟跑者轉向并跑者。在第三階段,應該切實推進制度型開放,創新構建全球經貿活動的規則、制度、標準,積極參與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

放眼未來,要進一步促進外循環,提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第一,促進開放的多元化。開放的多元化又可以拆分為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貿易形態的多層次化、出口主體的多元化。在出口目的地方面,隨著中美關系、中歐關系日趨復雜,積極開拓新興國家市場,實現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有利于降低出口風險。在貿易形態方面,中國以往的貿易形態以線下實體外貿為主,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應積極推進數字商品貿易,如各種軟件的進出口執行服務等。在出口主體方面,應積極發揮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重要作用,發揮各類出口主體的不同優勢。例如,民企由于其機制靈活性、需求響應速度優勢,在小商品和簡單制造品制作上有比較優勢,應出口與民生消費相關的產品。而國有企業制造能力、資金實力、規模優勢領先,應更多著力于生產和出口機器設備、機械制造等大中型產品。第二,促進服務貿易發展。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于產品貿易,應該通過擴總量、調結構、樹特色、減逆差的方式促進服務貿易發展,挖掘各行業,特別是在運輸、旅游、醫療等行業的比較優勢,擴大我國各行各業的核心競爭力,利用數字手段進行產業賦能,實現數字的產業化和產業的數字化,打造“數字中國”。第三,擴大出口,通過降低進口關稅、取消非關稅壁壘等手段持續主動地擴大出口,通過擴大出口來引入高質量中間品、引進技術,進而提升居民的消費者剩余,增加居民的獲得感。第四,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走進去是指提供更多社會服務,做到民心相通。走上去是指應該提高我國對外投資和對外貿易的質量,帶動我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第五,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海上絲綢之路,鼓勵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進行進出口貿易,重點推進東北亞絲綢之路發展,發揮沈陽和大連的地域優勢。第六,推進區域合作,短期內重點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協定談判,加快推進遼寧乃至整個東北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結語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外部環境更加不穩定、不確定,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環境,立足“兩個大局”,胸懷“國之大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指明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和必經之路,因此,我們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貿易摩擦、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和制造業產業轉移” 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出口目的地多元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分別為:72073005、20ZDA050;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許詩琪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習近平,202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10月26日,第1~5版。

余淼杰、張睿,2017,《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質量的提升效應:來自中國的微觀證據》,《管理世界》第5期,DOI:10.19744/j.cnki.11-1235/f.2017.05.004。

余淼杰,2021,《大變局中的中國經濟“雙循環”》,北京:科學出版社。

Feenstra, Robert; Robert Inklaar and Marcel Timmer, 2015,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Penn World Tab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5(10), pp. 3150–3182.

責 編/張 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无码福利视频|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特级毛片| 色哟哟国产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美女被操91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毛片在线看网站| 青草精品视频| 久久无码av三级|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伊人久综合|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久久婷婷六月| 成人在线综合| 黄色不卡视频|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喷水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yw| 五月激情综合网|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免费欧美一级|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夜夜操国产| 国产青榴视频|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伦视频|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视频入口|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91网址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综合色亚洲|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午夜福利网址|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免费精品| 国产丝袜精品| 综合五月天网| 九九香蕉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在线免费观看AV|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靠逼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欧美成人一级|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小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欧美三级自拍|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