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 ? “劇本殺”等娛樂服務將納入規范管理
施劍松撰文指出:北京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正在征求意見,北京將支持引導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和服務。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全面保障兒童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
修訂草案將近年來影響未成年人成長的新現象納入規范范圍。針對近些年興起的“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劇本娛樂經營服務,征求意見稿明確,劇本娛樂經營者應根據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規定,對劇本娛樂活動內容和場景進行未成年人適齡等審查,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范圍。另外,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經營服務。
針對校園周邊環境,修訂草案規定:學校、幼兒園周邊200米范圍內不得設置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周邊100米內不得設置煙(含電子煙)銷售網點。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學校、幼兒園門前擺攤設點,散發商業廣告。
修訂草案還規定,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含勞務派遣和服務外包人員)時,應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現其有前述行為違法犯罪記錄的,不得錄用。
廣東:發布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 ? 中小學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校外培訓機構
鐘嘉儀、吳祖兒、劉盾撰文指出: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教育廳印發《廣東省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明確廣東省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條件及辦學要求,從基本原則、設立總要求、舉辦者、舉辦者投入、黨建工作、機構屬性等方面提出26條規定。該標準將于12月1日開始實施,有效期3年。
《標準》規定,培訓機構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傳播正確價值觀。培訓內容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課程難度及進度適宜。培訓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開展學科類培訓。
《標準》要求舉辦校外培訓機構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舉辦校外培訓機構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舉辦校外培訓機構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應當有良好的信用狀況。中小學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機構從業人員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應的培訓能力。教練員應熟悉運動項目教學訓練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至少持有體育教練員職稱證書等六種證書的其中一種。
河南:將建3000個鄉村首席教師工作室 ?每個鄉鎮設立1至2名首席教師崗位
龐珂撰文指出:河南省教育廳等三部門聯合印發《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師能力素養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計劃》提出,將重點實施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行動,為全省每個鄉鎮設立1至2名首席教師崗位。
根據《計劃》,河南將依托河南開放大學、師范類院校等,開展教師培訓與學歷提升融合項目,支持鄉村教師在職便捷提升學歷;分期分批對全省所有鄉村實施送教下鄉項目,提升鄉村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將推動實施鄉村首席教師崗位計劃,為全省每個鄉鎮設立1至2名共計3000名左右首席教師崗位,建立3000個左右鄉村首席教師工作室;采取“1+10+100”的“師帶徒”模式,覆蓋支持全體鄉村教師專業發展。
與此同時,《計劃》還提出了幼兒園教師保教能力、義務教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等針對不同階段教師能力提升的行動計劃,通過開展集中研修、跟崗實踐、課堂觀摩、案例教學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活動,實現各級各類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
福建:開展終身教育提質培優項目建設 ? 到2025年培育50個學習型社區(村)
黃星撰文指出:福建省終身教育促進委員會印發《關于開展福建省終身教育提質培優項目建設工作(2022—2025年)的通知》,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終身教育發展模式,助力“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在本科高校、成人高校和高職院校開展老年大學建設工作,到2025年新建5所師資充足、設施齊全、開放共享的高校老年大學,為老年人就近學習提供便利。引導全省社區(村)深入開展學習型社區(村)創建活動,推進社區各類學習資源的建設與共享,創造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社會環境,促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到2025年培育50個學習型社區(村)。
在優化課程和師資方面,福建提出: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主題,引導各級各類終身教育機構開發一批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化教材、社區教育特色課程和適合老年人學習“智慧助老”優質課程。建立起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以上信息選自《中國教育報》,并對原文有編輯改動。)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