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袁 莉 崔 縉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持續加快,人們日常用電量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電力供應的需求,需要確保供電的穩定性才能夠避免給人們的生活造成過多影響。變電站在供電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中包括繼電保護裝置、自動裝置、測控裝置、計量裝置以及自動化系統等多種不同類型的設備,其均屬于二次設備,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監控作用。在智能化技術融入之后,系統可對一次設備運行的狀態進行分析,如果發現存在異常問題可及時做出適當的處理措施,確保電力系統整體運行的穩定性。由于智能變電站在運行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二次設備經常會出現不同類型的故障問題,影響一次設備運行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相關人員應當加強二次設備的檢修力度,不斷開發全新的檢修技術,確保智能變電站運行的可靠性。
變電站在電力運輸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負責接收電能并對電能進行分配,如果變電站出現運行故障,則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用電。智能變電站是一種融合了智能技術的變電站系統,重視使用集成化理念和環保性理念,打造了信息化的信息平臺,及時完成數據通信和信息共享,讓設備的運行狀態呈現為可視化的狀態,保證變電站的運行效率[1]。智能變電站具有智能化的特點,可以自主完成信息收集,具有自動控制以及智能調節的功能,形成了良好的協同互動模式。
在智能變電站中二次設備是在光纜運輸之下,利用數字化技術完成信息傳輸,將設備的運行信息傳輸給后臺系統。如220kV 線路間隔保護網絡結果的電壓和間隔電流,會在合并單元的引導下逐漸匯合,在匯合之后其又會變成兩路,分別為母差保護、間隔保護提供相應的服務,當刀閘以及主開關裝置也處于智能終端后也會變成兩路,為保護裝置以及GOOSE 網絡提供相應的服務,在保護的過程中會利用直跳跳閘做出保護動作[2]。
綜上,可總結出在智能變電站內二次設備的特點較為明顯,和常規變電站二次設備相比有較多的不同之處:一是硬壓板的數量較少,但是軟壓板的數量增多。二是在保護內部斷開點處于不明顯的狀態。三是當端子排轉后會改變成虛端子。
智能變電站融入了智能化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引進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自動化儀器設備,構建了信息平臺,減少了人力在系統運行中的干預,利用輔助設備系統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的智能化水平。智能變電站系統具有集成化和自動化的特點,能夠對數據進行及時的傳輸和收集,保證控制中心能夠了解智能變電站的具體運行情況,提升了電力系統整體運行的穩定性。二次設備是影響智能變電站運行的關鍵要素,特別是在電網規模持續擴大的今天,輸變電電壓等級有所上升,二次設備數量增加,內部結構變得愈發復雜,對二次設備進行檢修時所需要投入的費用也有所增加,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完成繼電保護設備維護。
為了能夠避免二次設備出現故障問題,應當重視對檢修技術進行調整,以此來保證二次設備的運行穩定性[3]。在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檢修過程中,工作人員普遍對二次設備的了解不足,在維修過程中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以及時間,這樣才能夠確保智能變電站的穩定運行,提高供電穩定性。通過檢修工作能夠防止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同時出現故障問題,對檢修工作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分配。與一次設備檢修工作相比,二次設備在檢修活動中存在抽象性的特點,主要針對交流電機測量控制、直流電機控制等進行檢修,對電力信號、通信管理、設備接地屏蔽等各類系統實施檢查,以此來保證二次設備的穩定性。
智能變電站成為現階段變電站建設過程中所關注的重點,提高了電能的運輸和分配效率,但是變電站內部設備結構的精密化和智能化,也進一步增加了設備的檢修難度。二次設備是負責對供電系統、一次設備進行測量以及監控主要設備,可以保證一次設備的穩定運行,避免電力系統出現故障問題。因此,要想保證智能變電站的穩定運行,必須重視對二次設備進行定期檢修。在以往的變電站二次設備檢修過程中,由于設備來自不同的生產廠家,在使用時需要遵循不同的規范以及協議,設備之間無法進行信息共享,出現了信息孤島的問題。智能變電站的建設則有效避免了這一問題,提升了二次設備狀態檢修的效率以及質量,應當在后續不斷研發新的檢修技術,確保能夠提升狀態檢修的效率。
二次設備檢修具備抽象性的特點,主要針對直流電機、交流電機及電力信號等多個系統進行檢修,并不是針對某一軟件實施單獨檢修,而是從整體角度出發,對系統實施精準檢測。以往多數使用定期檢修的方式預防二次設備出現故障,但是檢修周期具有固定性的特點,不能及時了解二次設備存在的隱患問題,容易出現檢修不足或者過度的現象。因此,現階段開始選擇狀態檢修的方式對二次設備實施檢修,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的優勢,對二次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監測,能夠及時了解二次設備的工作參數,根據參數情況評估二次設備是否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從而盡快識別存在的故障隱患。
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可對跨時間段的數據進行收集,在完成數據收集后不會將所有數據均上傳到系統中,會利用計算機自動篩選,有效提高了后續數據價值挖掘以及檢修工作的效率水平。結合數據分析結果可確定故障出現的位置以及故障是否嚴重,從而制定合理的檢修計劃,挑選合適的檢修時機。當發現運行數據出現異常問題時會自動發出報警信號,讓后臺人員了解二次設備的運行情況,以此來保證故障分析和處理的效率。在智能變電站會利用有線方式完成數據傳遞,如母線、開關或者變壓器的,二次設備也會利用有線對信息進行傳遞,保證了監測的有效性[4]。
在對二次設備進行狀態監測時可選擇電子式互感器,能夠對智能變電站的各類信息進行監測,了解變電站二次設備的信息。保護裝置所收集的信號屬于光數字信號,不存在二次電流以及電壓輸入,可以針對數字采樣實施準確的狀態監測。電子互感集裝器能夠對采樣值報文采取有效的監視,當出現掉幀或者數據接收中斷的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預警,得出SMV 采樣異常的問題。電子互感集裝器攜帶更為方便,使用靈巧,可以利用專門的設備針對腹感裝置實施檢修,對合并器參數實施調整,保證在檢修完畢后設備可以以穩定的狀態繼續運行,控制故障的發生,提升電力系統的運行和影響。
電流互感器通過改變電流的方式,利用較小電壓對變電站信號進行模擬,將電壓信號和電流信號進行統一,是一種以電磁感應原理為基礎的設備[5]。電流互感器具有變換電流以及電氣隔離的功能,主要包括兩種不同類型:一是屬于測量用途,在正常工作電流范圍內可向測量裝置以及計量裝置提供電流數據。特別是在測量大電流時,通過該裝置可以針對電流進行統一,為二次儀表測量的開展提供重要便利。二次設備可利用該裝置了解一次回路中的具體電流數據,一次側接和二次側接分別為一次系統和二次設備,如測量裝置、繼電保護裝置等。
二是屬于保護用途,主要和繼電裝置能夠形成配合的狀態,當出現短路問題時向繼電保護裝置提供相應的數據,讓其能夠立即切斷發生故障的電路,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通過利用電流互感器能夠提升二次設備的檢修效率,確保及時對信號進行整合,如果同時使用MU 合并器,能夠提升信號接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保證能夠獲取可靠的檢修信息。
除此之外,通過利用智能化的開關裝置,可以使用軟件編程的手段提升二次控制的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使其自身即可做到智能監測,在使用軟件的過程中完成監測活動,更好了解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情況。
二次設備在融入智能化技術后本身已擁有了自我檢修的功能,是軟件開發方面仍然有待研究,應當結合網絡系統實施有效的監測,能夠進一步提高檢修的效率水平。如當前在DOS 中PING 屬于較為常見的協議,也是具備探索功能的軟件,可以利用其完成探索式監測。ICMP 網絡探索可視化軟件已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將其用到二次設備檢修體系中,可對關鍵位置的具體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例如,ICMP-ECHO 能夠了解設備內部不同部件是否處于正確的連接狀態,分析運行數據,從而評估二次設備的運行情況,如果發現二次設備存在安全隱患,能夠及時做出預警。ICMP 探索硬件也是檢修過程中可以利用的一種手段,可以針對二次設備實施持續性的、全面性的探索,觀察二次設備所存在的故障問題,在第一時間明確故障位置。該種軟硬件在云計算系統中存在較為廣泛,能夠完善二次檢測設備的部署方式,充分發揮二次設備的功能和作用。
根據目前的部署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部署中包括了開關站、變電站這一類電力設施,帶有電源進線以及負荷出線,利用該種特點能夠讓電力系統的各個部分連接在一起,形成互相連通的一種網絡形式,在其中帶有工頻電力流,以此為基礎調制載波可以融入千兆載波,同時和調制解調裝置進行配合,能夠在讀取電力載波的同時完成信號發生,使用電能質量整理的方式可以對信號進行抹除。如可利用光纖專線將配電和變電設備進行連接,使用專業打造專用建設體系。在電力系統中已經將專線和電力載波體系進行了連接,形成了協同運作的模式。
自動投切設備屬于一種新型的開關設備,并不需要過于煩瑣的調試維護流程,并且占地面積較小,所需要投入的資金量也較少,對于實時供電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時還可以針對電源進行自動切換,在電流管理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動投切設備在電力系統中應用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當ICMP 出現持續丟包問題后選擇時鐘同步的設備可以完成通信活動,達到自動投切的效果,投入通信設備能夠對出現故障問題的設備進行狀態轉換,使其及時切入故障,并進行故障預警和報警。通過該種方式可以完成操作單制作,之后將出現故障問題的設備拆除。自動投切設備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后續設備檢修的效率,可以根據用戶的具體要求設置相應的主、備投優先級,同時還可以實現遙控功能、遙測功能、遙信功能以及遙調功能。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重要的影響,變電站建設過程中也開始重視應用各種智能化技術,提高電網的供電能力,保證人們日常生活中對于電能的需求。二次設備在變電站系統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對二次設備實施狀態監測時,應當對傳感器技術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優化,合理利用先進的傳感技術收集相關狀態數據,并將狀態數據上傳到系統中,合理利用數據技術對狀態數據實施分析,總結判斷二次設備是否處于可靠的運行狀態,預估可能出現的故障問題,及時做好防范措施。在未來的變電站發展過程中,應當重視對智能化技術進行高效利用,加強設備檢修效果,改變傳統的檢修模式,為智能變電站的穩定運行提供重要技術保障,提升供電系統的運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