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孫巖
當前,各級部門在加強對水污染了解的基礎上,水污染環境監測工作的合理落實,對水質變化趨勢的預測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水污染環境監測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使得后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缺乏相應的數據支持。基于此,本文就水污染環境監測質量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探討,以期提升對水污染的治理效果。
水資源作為非常重要的資源之一,對人們的生存以及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隨著工業化發展進程的深化,水資源的污染情況非常嚴重,同時,由于人們在水資源的使用過程中隨意浪費,造成地下水資源儲備量也在降低。為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對水資源的需求,加強對水資源污染監測工作的重視,是目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對水環境污染的準確檢測以及對當地水資源、儲存量污染程度及時了解,結合對監測結果、數據的合理分析,提出科學、合理的防治對策。準確的水污染監測數據可以為生態環境的治理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對生態環境治理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水污染環境監測,其不僅是對于日常生活用水進行監測,還對于社會生產當中相關工業用水進行監測,從而可以對當地水污染環境監測的實際情況全面化了解,并按照當地水資源污染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防治對策,以此來對水污染情況進行改善,由此可以看出,水環境污染監測對生態環境保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加強水環境的監督、監測,對水資源保護以及整體生態環境改善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做好水污染環境監測,保證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可行性,這是環境監測部門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遙感技術主要借助遙感器遙感平臺、信息傳輸等設備將其實際應用,可以對監測目標進行有效的過程監測和分析。在水環境監測中,通過遙感技術可以獲得準確的監測結果,并使其實現自動監測。第一,通過紅外線對水體當中的固體懸浮物實施監測,以便于為后期相關工作提供準確的參考。技術人員首先對于水體光學性質和濁度等參數及時收集,這樣就能夠實現對水體中固體懸浮物的監測。第二,結合紅外以及可見光波的特征,針對水體當中的含氧量變化情況進行合理地評估分析,保證水體富營養化的準確監測。
第一,水環境質量的變化情況和水體生物個體的存量狀況有著直接的聯系,通過對于生物技術的合理應用,加強水體微生物種類以及數量的統計分析,以此確保監測目標的實現。第二,通過對生物反應監測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水體生物行為的觀察,將相關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對水污染防治工作有重要的參考性。
第一,將監測技術與網絡相結合,打造完善的水環境監測系統。第二,進一步完善反滲透水處理系統的功能,重視信息監測安全技術的應用,深入分析水質情況,完善檢測設備的功能,使其在監測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水污染環境監測流程,最關鍵的就是監測布點,監測布點對監測質量和結果有直接的影響。相關部門在對污染水域的監測過程中,會受到地理以及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很難按照既定的布點設施進行布局,所以,監測點應智能結合周邊環境的實際狀況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整,若是監測點位置和預先布局設計位置的距離太遠,造成所采集的污染水域樣品和數據信息有著很大的出入,導致所獲得的監測結果很難對于水域的實際污染情況客觀、準確的呈現。
水污染測試系統實際上是綜合性的系統,污染狀況的分析方法以及監測儀器設備校準度等對于測試系統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水污染環境監測當中,大部分測試系統的誤差基本上都是由于周邊環境中的相關隨機因素造成,這些因素往往很難規避,只有對相關監測工作全面落實,才可以保證監測結果的數據質量符合要求。并且,在監測方式的選取中,需要對污染水域提前做好觀察,同時對監測工作的落實中,對相關水生生物種類以及氣候因素等造成的影響因素也需要加強重視。
環境監測部門相關人員在對污染水體的采樣過程中,需要對監測點的周邊水源采樣,該樣品的監測數據對于水污染治理工作有著很重要的參考性。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的污染水源樣品采集過程中,所使用的容器材質以及采集的時間和存儲方式,對于污染樣品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在對地表污染水源實施環境質量監測過程中,水體中所溶解的氧氣含量一般會隨著污染水域樣品采集深度的而升高,導致出現數據結果的差異性。除此之外,在對于污染水體當中的石油類物質含量實施監測的過程當中,采集使用的容器盡可能不使用塑料材質,由于塑料容器在實際的儲存當中會出現吸附的現象,對于監測整體工作的數據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從當前水污染環境監測的實際情況來看,缺少比較完善的水污染環境監測管理系統,并且相關的監測管理制度也不是很完善。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增加,特別是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不斷提升。在當前的生態環境管理控制工作中,水污染環境監督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只有確保水污染環境監測管理體系的健全,才能提升水污染環境監測質量,才能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良好的監測數據服務。相應的管理部門可以在既有水污染環境監測管理體系上,將先進技術和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對原來的水污染環境監測管理體系進行不斷創新以及合理優化。為了能夠更好地加強對水污染環境的監督管理,我國目前環境部門在全國各地都設置了水文監測站。由專業人員對當地的水文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并將水污染環境監測的結果進行上報回傳,以便國家環境部門對全國的水文環境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但部分地區水污染環境監測的工作人員對監測數據的質量沒有統一的標準,導致水污染環境監測的數據結果也出現了差異,再加上地區水文工作站的管理者對水污染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不重視,不僅對水污染環境監測管理體系的完整性造成了影響,而且導致監測信息的真實性以及穩定性受到沖擊。
當前,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對水污染環境質量監測工作的重視,同時結合相關監測數據,對于管理轄區之內的相關環境污染問題認真的處理,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若是僅僅依賴于政府部門的相關財政撥款支持,很難對水污染監測設備的維修以及養護等相關費用進行保障,還會對于設備的監測精度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得最終監測的結果很難為水污染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除此之外,由于實驗室當中的相關污染水域樣品數量不充分,并且相關人員在實際的技術考核以及設備校正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使得在當前的水污染質量監測治理對現代化污染監測方法沒有合理落實。
當前,水污染環境監測數據存在不真實的狀況,除了和設備校正相關工作沒有做到位有直接的關系之外,還和相關部門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有直接關系,沒有對水污染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進行考核也有一定的關系,這是造成水污染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不真實的主要原因。同時,監測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對監測技術的實際應用有直接的影響。現階段,在水污染環境監測隊伍建設中,一些人員沒有接受系統的監測技術教育培訓,還是采用傳統的監測理念和管理制度、方式,造成在監測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當中,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操作,對設備的精度以及使用壽命均有很大的影響,從而對于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在早期水污染環境監測工作當中,一些政府管理部門對環境監測工作不重視,使得水污染環境質量監測技術以及相關制度很難對監測工作形成約束。隨著目前我國水環境污染監測中相關新技術以及新理念的融入,各級政府需要加強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同時對管理職責應合理明確并有效落實,保證監測人員在水環境污染質量管理控制工作中,積極主動參與。隨著引入的各種先進技術,各級政府部門也需將各項技術的操作規范以規章制度的形式給出明確的規定,從而對監測工作人員形成一定的硬性約束,還可以配合相應的激勵、獎懲制度,從而完善現代化的考核項目指標體系,保障監測工作人員能夠按照規范要求運用各項新技術和新設備,以獲得最精準的水污染環境質量監測數據。
目前對水資源進行監測時,僅將重點放在對水資源的質量監測和水污染控制方面,并加強對水質預測的研究。由于我國水質監測工作已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若這些數據并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就會產生資源浪費。要根據我國水質監測的情況和各項檢測結果,對水質情況進行科學的預測和分析,仔細分析影響水質的因素,才能提高水資源的監測水平。
對水資源進行監測時,主要監測方式為人工監測。監測人員使用移動監測設備,在進行采樣處理之后,在實驗室中對樣品進行監測。目前,只有少數監測點可實現連續、在線監測。由于我國水質監測指標有限,導致無法對水環境的情況進行跟蹤分析。而在線檢測法主要是對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處理,可有效地減少人力的投入,提高檢測的準確度。
由于水質監測所涉及到的專業和技術比較多,因此,對監測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目前,我國監測人員的整體能力有待提升,由于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導致水質監測技術基礎比較薄弱,整體監測水平很難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投入力度,對人才進行針對性培養,從而提高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
要積極引進第三方檢測機構,保證水資源的檢測質量,對監測工作進行全面的監督,一旦發現問題,能在第一時間內追究責任。通過第三方監測機構既可以保證水質監測工作符合國際標準,還能發揮出監測機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保證最終的檢測結果符合實際情況。
強化水污染監測質量的合理控制,就需要對監測準備工作做好全面化監督管理,對相關準備工作提供全面的保障。首先,加強質量控制體系的完善化,對既有的管理制度做好深化改革,對崗位要求進一步明確,將各項職責落實,使得人員自覺接受監督,并按照相關制度的要求開展工作。其次,對監測工作態度嚴格端正,將相關工作人員自身的職責的有效落實。做好人員的教育培訓,使得其擁有良好的職責素養和較高的技術水平,嚴格根據水污染監測的要求和標準做好操作處理,保證人員能力水平的提升。最后,對監測儀器和設備定期做好相應的維護和保養,保證其可以正常運行,從而將水污染環境的監測準確度提升。
在水污染監測的日常工作中,要重視常規監測,并對這一工作進行嚴格的管理。要制定全面的管理體系,由專業的人員選擇相應的儀器和設備,制定維護保養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操作,確保儀器設備的監測質量符合檢測要求,并加強對樣品的監測,嚴格按照實驗室的操作要求,保證檢測的結果準確。
為了提高樣品的質量、保證監測結果準確,就要保證樣品的采集工作質量。樣品的采集將直接關系到樣品的最終質量,要確保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準確選擇合適的容器裝置,對樣品進行編碼,執行分批次、分類采集。要按照模塊化控制體系的要求,對樣品進行編碼和分類,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樣品的采集質量,減少人為失誤。由于水樣品比較特殊,在進行采集時,要避免其他因素對樣品造成的影響,不改變水樣的組分性質,根據相應的規范和要求對樣品進行存儲。在正式運輸樣品之前,要加強對容器蓋的檢查,確定其是否具備良好的密封性;要仔細清點樣品的數量,確定樣品種類齊全;要加強對特殊樣品的檢查,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運輸,在保證運輸安全的基礎之上,以最短的時間將樣品送到指定場所;要加強對樣品的交接,仔細核對樣品的編碼。
加強對實驗室的控制,保證實驗室的整體環境干凈整潔,使實驗室的環境符合樣品實驗的要求。要對各類儀器和設備進行檢查和校準,確保化學試劑符合檢驗要求,并準確繪制校準曲線。需通過多種類型的檢驗和試驗對樣品進行仔細檢測和分析,并對整個實驗的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要求每一名操作人員按照流程進行操作,減少操作失誤。
在水污染監測工作中,數據分析工作不僅重要,而且將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數據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因此,要高度重視對數據分析質量的控制。首先,操作人員要明確各項數據,通過仔細對比和檢驗各個數據,驗證數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證最終的檢測結果準確。深入研究水污染問題,將分析結果做成書面報告,并上交到相關部門,確保分析報告的內容詳盡,數據準確,這樣才能為后續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從而提高環境治理水平。
綜上所述,在水環境檢測工作中,需要加強對水污染監測工作的重視,對監測技術的合理應用,將既有監測方法實施改進和優化,以此提升水污染監測的質量。需要對先進技術積極引入,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確保水資源質量符合相關標準,進一步提升監測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