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 宋佳蔚
兒童早期閱讀對促進兒童個性、社會性、情緒情感的良好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宣部印發的《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中提到閱讀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有效途徑,主張積極推動青少年閱讀和家庭親子閱讀,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從而促進全民閱讀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和國家富強。我國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0~8周歲兒童圖書閱讀率為71.4%,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0.02本,參與親子早期閱讀的家庭達到71.7%,均較往年略有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兒童早期閱讀意識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仍需進一步加強,科學的早期閱讀指導不可忽視。本文基于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我國兒童早期閱讀指導的現狀進行分析與研究,明確了當下兒童早期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奧威爾·普瑞斯特科在《給孩子讀書的父親》中說:“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上閱讀,通常都必須有某個人引領他們進入書中的奇妙世界?!睂和瘉碚f,“引領他們的某個人”指的正是家長和幼兒教師。
家長是兒童與書籍聯結的紐帶,因此家長應引導孩子與書籍建立親密聯系,并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兒童閱讀。在家長的引導下,兒童最初通過模仿進行啟蒙閱讀,逐漸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最終成為一個熱愛閱讀的人。
維果茨基在最近發展區的概念中解釋了促進兒童發展的內在機制,即兒童通過模仿和內化教師展示出的更高心智功能來實現個體發展,由此可見教師的才華和能力會影響兒童的發展水平。教師在兒童閱讀中的指導有助于兒童模仿閱讀行為、學習閱讀方法,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班級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促進兒童的閱讀積極性。
很多家長將閱讀指導視為幼兒園的任務,只負責按要求購買圖書或在朋友圈打卡完成任務,而沒有意識到親子閱讀習慣培養和家庭閱讀指導的重要性,以及創設閱讀環境的必要性。部分家長將早期閱讀等同于早期識字,將閱讀指導目標狹隘化、片面化,過分看重孩子的識字量,將兒童的注意力束縛在漢字本身而忽視了圖書的故事情節以及兒童的情感體驗、色彩感知等重要發展契機。
很多家長對兒童心理發展特點不了解,因此幼兒園應當做好知識普及工作,家園共同把握孩子的現有閱讀水平和可能達到的閱讀水平,采取個性化指導。另外,兒童的閱讀活動無法有效進行雙向延伸,這也是家園脫節導致的另一個突出問題。如兒童在幼兒園里閱讀了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回到家后向家長反復提到“蘿絲蘿絲”,而家長卻很難理解孩子的真正意思,甚至可能以為兒童今天在幼兒園學習了“螺絲”的知識。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兒童在家庭中無法很好地得到經驗的遷移或者進一步延伸閱讀興趣。
目前兒童閱讀主要集中于幼兒園或家中,閱讀的空間、形式較為單一,而公共讀書場所相對較少,公共閱讀空間發展不完善。因此,公共圖書館和書店應營造舒適恰當的環境,讓兒童能夠與同伴共同閱讀,發揮同伴在最近發展區內的指導作用。例如,美國建立了“ECRR早期讀寫項目”,核心理念是公共圖書館館員和父母共同促進兒童的早期發展,為兒童提供閱讀、社交、游戲、作業等活動的綜合空間,鼓勵家長參與幼兒閱讀,從而將公共圖書館打造成了孩子們的“活”課堂。
如今市面上有多種多樣的閱讀材料,如立體書、有聲書等獨特形式的書籍,但在內容上存在動物、人物形象單一的問題。例如,大灰狼在書中都是充當“壞蛋”的角色,很容易給兒童留下固定的思維模式。所以,成人為幼兒選擇的繪本內容應當致力于利用豐富有趣的形象表達一定的道理,既要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也要產生一定的閱讀效果,讓兒童在閱讀中共情,充分促進其認知和情感的發展。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主張引導兒童主動建構的同時也要注重環境和教育對兒童發展的影響。維果茨基在兒童最近發展區理論中提到:兒童在與成人交往過程中通過掌握高級心理機能工具——語言、符號等,使其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形成了各種新質的心理機能,并不斷內化為高級心理機能。
由此可見,成人和環境對兒童的閱讀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成人對兒童的閱讀指導應該著眼于兒童的最近發展區,提供有適當難度并且能激發兒童探索興趣的閱讀內容,使其逐步超越一個最近發展區走向另一個最近發展區。
選擇閱讀材料并不是閱讀的第一步,在這之前成人要把握好兒童的已有閱讀水平和在成人指導下可能達到的閱讀水平。很多家長會根據圖書上標注的適合年齡段為兒童購買圖書,但適合年齡段與最近發展區不同,讀物的選擇還應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在個體興趣的基礎上選擇有價值的讀物。例如,同一年齡段幼兒在選擇繪本時,不同幼兒樂于接受的繪本類型并不相同,有的喜歡以圖片激發想象的繪本,如《跑跑鎮》,而有的則喜歡以語言文字為特色的繪本,如《一園青菜成了精》。
幼兒園應當及時向家長普及科學閱讀指導方法以及科學的閱讀指導理念,同時可以建立圖書漂流或圖書共讀的長效機制,及時讓家長了解兒童的閱讀情況。幼兒園可以利用家長沙龍、家長會、家委會等途徑與家長共同針對兒童在園閱讀問題進行分析,并合力解決。例如,當教師發現某幼兒在幼兒園閱讀習慣較差、閱讀時注意力很難集中時就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并通過家園合作提高幼兒的閱讀專注力。
維果茨基將同伴合作學習視為兒童潛能得以發展的途徑之一。兒童的學習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有能力同伴的影響。接受能力和發展水平較強的同伴指導是促進兒童在最近發展區內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閱讀過程中,同伴分享不僅可以豐富兒童的間接經驗,也有利于兒童通過與具備更高技能的同伴合作完成最近發展區內的任務來達到下一發展區間。因此,教師應在觀察的基礎上安排能力不同的兒童共同閱讀。例如,美國“男孩與書”的項目采用了高年級兒童帶領低年級兒童閱讀的同伴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了同伴的榜樣力量,使此項閱讀活動得以更好發展。
兒童早期閱讀指導要有支持性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兒童的閱讀并不只是書的閱讀,也包含著對環境的閱讀。因此,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創設應包含溫馨的光線、家長和教師的鼓勵以及同伴的分享等諸多方面。兒童的閱讀指導應當“活”起來,不應只局限于圖書的閱讀,也要注重與兒童創造性和創設性的互動,教師可以通過繪本劇、角色游戲、講故事等活動來維持兒童的閱讀興趣,提高兒童綜合閱讀能力。例如,美國“ECRR早期讀寫項目”對圖書館閱讀空間進行了全新設置,其空間設計從“學與玩結合”出發,提供紙筆讓兒童可以邊讀邊寫、邊讀邊畫;同時將讀物放置于兒童觸手可及的地方,讓兒童在愜意的環境中與書為伴,促進了越來越多的家庭走進圖書館。
優質的閱讀材料對于兒童早期閱讀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指導。好的閱讀材料可以滿足兒童閱讀興趣,促進兒童已有經驗水平進一步提升。例如,大衛·維納斯想到了《三只小豬》里的小豬頻繁被吃掉的命運,于是打破常規寫了《新三只小豬》的出逃故事,但原本的故事情節并非蕩然無存,而是被拆開后重新建構,使得原來熟悉的故事又一次充滿了趣味性。
良好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對于兒童健康成長具有很好的助力作用,而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正確閱讀指導工作的開展。本文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明確兒童早期閱讀指導重要性的基礎上,就我國兒童早期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立足于問題提出優化路徑,希望能對兒童早期閱讀指導提供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