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懷柔區水務局 張靜澤,崔海姣,鄭慶濤,王運佳,白昕宜
我國水資源分布一直呈現南多北少的現象,從整體來看,我國長期處于水資源短缺的狀態,現代化工業的到來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污染,導致我國的水資源更加短缺,淡水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現代化工業用水,使水資源的需求朝兩極化發展,城市缺水、缺電的現象日益嚴重,城市生活用水的日益緊張直接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城市有400多座,其中有100多座城市出現了嚴重的淡水資源短缺現象,已經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用水。我國屬于水資源短缺國家,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水資源短缺與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淡水資源短缺和城市水資源污染嚴重依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政府制定的許多限制污水排放的政策依然只留在紙上,并未轉為實際行動。沒有可行性的措施,城市用水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理,從而導致惡性循環,城市依然處于缺水狀態,無法轉化成可持續發展城市,更無法成為現代化綠色都市。許多城市甚至因為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的嚴重短缺,導致城市居民遷移到周邊城市,逐漸成為無人居住的城市。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依然還處于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過度的重要階段,工業制造占比在我國經濟收入中占有相當大的地位,也是我國經濟發展必須經歷的特殊時期,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尤其是石油、煤炭,淡水這類不可再生資源更是不能因發展經濟而忽略。工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帶來城市的迅猛發展和快速建設,大量的鄉村勞動力前往城市。因此,城市的用水危機不僅存在于工業領域,生活用水短缺也明顯存在,水資源的節約不僅是原始水資源的不浪費,還包括污水資源的再利用,只有合理運用再生水,將城市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做到重復利用,保證水資源的可回收能力,使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實現一水多用、廢水在用,才能真正讓污水資源被利用起來,使被再利用的污水資源不再是污染環境的源頭,而是成為新型能源的一種,如此才能保證原始水源的使用量減少,使城市用水的壓力不再集中在地下水和外輸水,這樣才能在節約原始水資源的基礎上,從更高層次解決城市水資源不足的問題,通過科學的手段,將已使用的污水進行再次處理,運用于城市家庭和企業之中,使廢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成為一種緩解城市居民用水和工業用水問題的方式,達到一水多用和再用的效果,改變城市用水結構,形成一套完善的城市水資源管理制度,緩解城市居民用水短缺的壓力。
我國的大多數城市還面臨著水資源浪費、水污染嚴重、污水處理不到位的現象,這和我國污水資源再利用起步晚有著直接關系,導致我國污水資源再利用率始終低于發達國家。從目前的國情來看,只有制定完善的城市污水處理制度和再生水合理使用制度,才能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遏制城市污水的浪費。我國政府需要制定城市綠色環保計劃,首先,保證政府部門對再生水利用的重視并能通過各級政府對各城市污水處理情況和再生水利用情況進行分析,從實際出發,真正解決城市用水問題。本章節就城市污水治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以下幾點分析:
就我國目前的綜合實力來說,經濟方面雖然不斷趕超,已經走在了世界前沿,但環境和工業的相互融合還是不足,無法真正與發達國家相媲美。我國工業起步晚、技術低,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世界代工廠存在,雖然隨著我國技術產業的不斷提升,整體來看現在已有改善,但由于起步較晚,我國的技術和設施的自主研發能力依然不足。因此,我國政府雖然一直倡導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走符合國情的經濟道路,但中國經濟實力提升和如何可持續發展依然處于探索的道路上,需要自己去摸索,這就導致各級政府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忽略了環境發展,尤其是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的利用不夠,在水資源保護方面,依然以保護原生態水為主,這也導致很多城市存在污水處理設備不能及時更新換代,污水處理能力差、效率低下等問題。再生水利用設備更是幾乎為零,甚至有些中小型城市完全忽略了再生水利用,只做到了城市生活污水的基本處理,保證其排放后對環境的威脅減少。在制度上,很多城市更關注污水處理是否及時、污水處理排放是否達標,沒有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再生水的合理運用相互結合,制定出相關制度,而是一個處于原始狀態、一個幾乎為零,這導致城市生活用水匱乏,一直得不到有效緩解,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生活用水短缺和工業用水短缺的問題。
對于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和再生水的利用,我國很多城市的宣傳都不到位,往往存在著規模小、知識淺、宣傳深度不夠的問題。很多地方對于再生水的宣傳都是從家庭出發,例如,設置再利用節水主題,倡導以家庭為單位,在日常生活用水中將廚房用水轉化為衛生間用水,從而進行水資源的再利用。這種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知識面窄,居民根本無法理解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重要性,只是將該方法當作日常節約水費的一種方式可做,對再生水的概念更是模糊不清,只知道再生水可以反復利用,但如何合理規劃和處理完全不知道,我國政府應該從多角度思考,從讓居民了解污水處理的重要性和再生水利用的重要性開始進行宣傳,將科學處理家庭生活污水的方式傳授給城市居民,在普通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套完善的運營理念,讓城市居民從內心深處知道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重要性,從而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
水、電、氣作為國家能源產品,在進行定價的時候只需要保證能源企業的運營成本足夠減少國家能源方面的政治補貼即可,確保居民基礎的用水、用電、用氣,對于利益方面并沒有過多的要求。因此,我國的水價相對于其他國家較為低廉,并沒有體現出資源的稀缺性。而且我國的水資源收費一直都是單一的原始水收費。很多城市都鋪設了再生水管道,但不存在再生水收費此項。符合國民經濟收入的水費以及污水處理和再生水資源得不到利用的局面導致我國居民根本無法體會到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從政府方面入手,建設完整的再生水和污水處理設備簡歷和完整的政府扶持政策,加強城市居民對生活污水的處理和再生水的利用。
所以說,我國城市工業化不斷完善,我國在工業廢水的處理和利用中已經制定了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的工業用水處理制度,但是針對居民用水,我國并沒有一套完善的廢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制度,這導致城市居民用水依然保持傳統的方式。從政府方面都沒有重視居民廢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這導致我國的再生水使用始終無法跟上發達國家的步伐,不管是在設備方面還是制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國民用水意識也一直保持沒有完善的制度和設備,根本無法有效激勵群眾積極使用再生水,這也導致城市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產業一直發展不起來。國家應該加大對污水處理和再生水的管理,來確保居民用水的安全。
從上述4個問題可以看出,我國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從根本制度上就存在問題,我國的規章制度始終以保證居民日常用水為根本,對于水資源的再生和利用一直是針對工業用水,在居民用水方面并沒有過多重視,針對極度缺水的城市緩解用水緊缺的方式也是開采地下水或從其他區域調水來保障居民供水,對再生水的利用幾乎微乎其微。下文就如何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提出如下建議:
要想使我國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得到有效的發展,首先就是政府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城市居民污水處理系統和再生水利用系統,利用制度使各級政府和城市居民對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重視起來,比如在進行居民房屋建設、商品房建設和學校建設時,政府可以通過制度強制、政府補貼等方式要求房屋在建設中必須留有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使用的空間,用來保證后期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備的安裝和使用,從根本上推進再生水的利用,并能夠將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和再生水系統相互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在此基礎上,政府還應該加入激勵政策,將城市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任務下放到基層干部,通過社區干部、小區物業進行系統化的宣傳,讓居民在潛移默化中知道我國水資源狀況,可以舉辦小區水資源普及專場活動、再生水的適應方式活動等,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我國目前還處于城市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前期,政府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經濟激勵機制,針對快速反應和參與的小區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和稅務減免,從局部開始擴大影響力,最終使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成為城市常態化操作。
建立完善的制度后,還應該積極引進已成熟的污水處理設備和再生水使用設備,進行定點區域示范,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居民污水處理標準和在再生水利用標準,把握每一個環節,讓城鎮污水處理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下不斷推進城市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取得一定成效后,我國應該鼓勵水務方面的企業積極對接國際污水設備開發公司,通過學習引進進行自主開發,發展我國污水處理設備,最終實現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能力與經濟同步發展,使再生水服務人民后還能提升我國的經濟水平,促進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與中國經濟同步發展,使我國污水處理形成良性循環,使政府前期建設投入有所回報。
激勵政策的實施雖然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改善居民對再生水的利用,但其更多的是需要居民主動去了解和利用的,從長遠來看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政府還可以制定分量水價,對居民月度用水劃分等級,月度用水量達到一定噸水后,可以提升水價,以此提醒居民用水量超標,在對水價進行限制后,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居民可用再生水投入市場,提醒居民可以選擇使用再生水來補充日常用水的不足。針對企業,政府也可以制定自然水和再生水水價差價,促使企業為了節約生產成本而主動選擇使用再生水。再生水在生產提供過程因為凈化不到位。有很多水源是不適合居民使用的,因此,只有將居民污水處理出來的再生水和企業工業生產相結合,使不能使用在居民生活中的再生水被企業使用,才能有效保證再生水不被浪費。政府也可以制定制度,確定工業企業自然水和再生水的使用比例,用制度直接限制企業的用水方式,推進企業再生水的利用,通過這類方式保障污水處理企業正常運行和發展。政府也應該對再生水的質量進行監管,保證再生水能夠利用于生活和工業中,形成穩定的發展趨勢,杜絕再生水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只有將制度和質量都完善了,再生水才能形成良性的城市用水環境,真正推廣開來。
城鎮居民污水處理是每個城市都需要發展的方向,如果將建設壓力全部壓到政府稅收上,短期內根本無法實現城市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任務,甚至會因為財政問題導致城市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停滯不前,最終導致污水處理體系崩塌,引發政府和人民的矛盾。因此,各級政府可以通過招商的形式引進我國已有污水處理技術的企業,用來緩解政府財政壓力,從市場的角度推進我國水資源的再生發展,政府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為相關企業提供政策貸款,來保證企業的積極參與,解決后期資金不足的問題,城市污水處理需要大量的設備和資金投入,只有政府和企業相互結合,使污水處理行業穩定持續地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盈利,以此激勵企業參與城市污水處理工作,愿意投資購買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和法律約束,保證企業操作的合法性,激勵合法企業積極參與我國城市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計劃,將城市居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真正做到讓利于民,服務于民,實現從政策指導,基層操作、服務人民配合的良性發展,全面促進再生水產業形成健康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綜上所述,鄉村人口不斷流向城鎮,導致城鎮人口壓力劇增,城市居民用水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促進可持續發展是城鎮必經之路,只有合理反復地利用不可再生資源,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能源的枯竭。水資源作為地球上最多的資源之一,但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卻少之又少,城市淡水資源由于受到城鎮地址固有化的限制,從外部補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只有完善城市工業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才能從城市本身緩解城市用水壓力,使污水在處理后能夠被再利用。實現城市水資源的再生能力,能夠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形成城鎮水資源的良性循環,使再生水能夠適應市場需求,能夠真正為人民、為企業進行服務,而不是只是為了追求生態健康而提出的政策。
相關鏈接
城市生活污水含有大量固體懸浮物、可化學或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或膠態分散有機物、含氮化合物、磷酸鹽、鉀鈉及重金屬離子、菌類生物群等。若不加處理或處理程度不足而排入天然水體,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及毒性積累,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水體中有毒物質經水生動物進入食物鏈,最終危害人體健康。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意義所在
污水作為第二水源,可以緩解水資源的緊張問題,由于全球性水資源危機正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已對污水處理回用做出整體規劃,把經過處理后的再生污水作為一種新水源,以緩解水資源的緊張問題。污水經過適當處理后重復利用,可促進誰在自然界中的良性循環。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傳送,水質水量穩定可靠,處理簡單易行,作為第二水源比雨水和海水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