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卡噸,鄒澤鐸,王偉,楊夢丹,陳準,陳太政
1.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2.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游管理學院;3.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基層黨支部的人才培養計劃,高校基層黨支部是確保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關鍵,是宣傳黨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研究生屬于高等教育人才,綜合培養研究生是當今高校實行的具體教育方針。
對于課題組、黨支部等這些組織,高校必不可少,其中課題組主要傾向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黨支部側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綜合平衡兩者關系,積極引導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新時代研究生基層黨支部的重點。在新時代,高校基層黨支部要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的新路徑和新模式,不斷總結以往經驗,提高創新能力,以新的形式和內容促進黨建工作蓬勃發展。研究生基層黨支部是黨的重要基層組織,在日常中對入黨積極分子、共青團員以及普通學生的思想教育和黨建工作有著極大的促進和引導作用,能夠有效地鞏固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提高黨建工作。加強支部建設工作,探索適合新時代基層黨支部建設模式,能充分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增強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高校研究生基層黨支部是培育和發展黨員后備力量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論述中明確指出,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更新和完善黨建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培養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接班人。根據實際案例研究,作為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主體的研究生在黨支部建設工作中,主要存在“兩疏漏”“三薄弱”的問題。與傳統的單一模式相比,現在的培養模式逐漸多元化,問題呈現的方式也逐漸多元化。
1.思想政治教育與科研工作相結合的疏漏
研究生期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研究生一年級的思政課程、黨小組活動以及導師的思想教育。研究生學制一般為兩至三年,思政課程卻只在研究生一年級開展,總體而言,思政課程只能起到輕微的規范作用。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多與課題組相伴,因此和導師、同門之間的思想政治交流至關重要,而課題組討論較多是科研知識,較少涉及思想教育問題。由此看來,整個研究生期間的思想和黨史學習主要依靠的是黨團活動。導師在對研究生的教育中更側重于科研能力的培養,會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科研前沿技術,與學生更多的是學術探討。研究生與同門的交流中可能會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但規范性有待引導。
2.研究生黨支部理論學習效果不佳的疏漏
研究生黨支部在“兩學一做”“三會一課”等理論實踐學習時往往出現組織難度大、學習效果不佳的共性問題。往往出現工作做了,宣傳進行了,但效果達不到預期程度。且支部組織宣傳陣地薄弱,主要依靠每屆支委會成員進行宣傳,但隨著研究生規模擴大,人員越來越多,宣傳模式也需要不斷改進。高校在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宣傳時,主要存在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交流互動頻率不高等突出問題。雖然頭條號、微信等媒體平臺吸引了更多研究生關注思想政治領域的內容,卻也導致部分學生不愿花費時間去學習,或者是走馬觀花、浮于表面。這些都是導致研究生學習效果不佳的原因。
1.研究生黨支部創新能力薄弱
高校研究生黨支部的創新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現為支部活動內容不夠新穎、保障機制過于老舊,影響黨支部的創新建設,進而導致支部的發展潛力得不到有效挖掘和充分發揮。網絡時代在便利人們交流溝通的同時,無法面對面交流的局限也逐漸凸顯。因此,僅僅依靠線上通訊平臺轉發、文件學習和線下枯燥的會議將不利于支部黨建工作的開展。
2.研究生、教職工黨支部融合共建薄弱
研究生黨支部和教師黨支部建設分離,師生黨建活動交流薄弱,教師往往缺乏對學生思想和黨建工作的重視[2]。通過兩支部定期舉辦活動以及交流座談,更有利于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最主要的是在今后與老師的交流中,不會只側重于科研知識,生活和思想內容也會涉及更多。
3.研究生對紅色文化知識吸收薄弱
紅色文化在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時往往存在學生黨員對紅色文化缺乏深入理解、紅色文化融入學生黨建工作方式陳舊、學生黨建工作沒能形成特色等問題。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食糧,記錄著先輩的英勇事跡,因此學習紅色文化并融入黨建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針對上述研究生黨支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兩疏漏”“三薄弱”問題,主要從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以及提高創新能力兩方面入手。
1.抓好黨務工作干部隊伍建設
基層黨支部的人員構建關乎整個黨建工作的開展,構建優良的黨支部領導隊伍,就抓住了黨建工作的命脈。通過選拔政治素質高、思想作風好的研究生黨員或教職工黨員充實研究生基層黨支部,并通過培訓等工作,最終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黨務干部隊伍,能夠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2.健全基層黨組織體系
隨著研究生逐年增多,培養模式也應與時俱進,黨組織架構以各專業或班級展開構建,從而保證黨支部的穩定性和時效性[3]。黨支部骨干成員經過重重選拔,具備完善的組織能力并通過培訓強化黨支部的服務能力。黨支部同時要具備完善的考評與懲獎制度[4],以保證完全公開透明,提高黨支部建設的有效性。
1.搭建全面立體的創新平臺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逐步完善依托于互聯網的黨建平臺建設。搭建快捷高效的黨建工作大數據管理中心,便于后期的評議和審核。借助互聯網技術整合各類信息,利用大數據分析,把握黨小組成員的學習興趣點和關注點,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互聯網+”學生黨建的工作內容。同時,提升黨建團隊“互聯網+”的專業素養,高校黨建工作者以專業或學院為單位設立“互聯網+”平臺提升支部效率,同時優先選擇“互聯網+”素養高、專業技能優且立場堅定的黨員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鼓勵其建設“微信+”黨建平臺,在生活、學習中融入“互聯網+”黨建理念。
2.豐富黨建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黨建活動是研究生成員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5],精心設計的形式和內容才能吸引大家主動加入。黨支部首先要豐富主題教育內容,抓住學科專業的熱議話題來設計主題,同時,以學風建設為抓手,組建學習互助型黨小組。其次,黨日活動是黨小組成員聚集,認真學習黨史內容的重要途徑,支委會成員要高度重視黨日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可以結合校內外教育實踐活動,定期與校內外單位的黨支部進行座談交流;也可以增強與導師的互動交流,將研究生導師通過掛聯形式納入研究生黨支部考核管理工作中,通過專業沙龍形式,結合專業的未來發展遠景,讓有專業背景的導師參與支部常態化的活動,增強與支部同學的良性互動,營造支部積極學習氛圍。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強支部內涵建設,定期舉辦研究生黨支部創新論壇,以支部匯報形式來找差距、補短板,形成支部之間比學趕超的氛圍。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在新時代背景下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工作,根據上文對研究生黨支部的探索,結合實際情況,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提出構建“立體黨建”的新模式,促進“兩學一做”真落實。針對研究生教育重科研、強學術的特點,以多維網絡為組織架構,運用“互聯網+”思維,搭建“5模多群”的組織生活平臺,以“五個結合”為主線,建立機動靈活的“立體黨建”新模式。立體黨建新模式主要包括:“2+n”“3+3+n”“五模多群”三個平臺。
該模式以全體黨員為基本架構,以專業為脈絡,建立了“2+n”多維網絡組織。“2+n”指的是根據專業特點劃分的2個黨員學習小組分別帶動本專業的n名入黨積極分子。縱橫交叉,“橫向”擴大了學習受眾的廣泛度,從黨員深入到入黨積極分子、共青團員、普通學生,確保黨的知識及最新理論成果及時從支部傳播到全體研究生中;“縱向” 保證了學習教育的有效性,以黨員專業為依據設立了黨小組,還增設了黨員骨干小組和宣傳小組,為每一名黨員發揮能動性提供了空間。
“3+3+n”其中的“3”是指三個黨支部小組,另一個的“3”指的是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使每個黨支部小組與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對接。“n”是指我們的廣大團員,將黨員學習網絡延伸至廣大團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與以往相比,可以讓支部內部交流更加方便,讓黨籍管理、黨員培訓等組織工作開展時效性顯著增強,讓問題反饋更加及時。
“5模”指的是線上交流的五個模塊,分別是“學習路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學模塊、“黨旗歲月”黨史黨建分享模塊、“黨風化悟”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事例討論學習模塊、“黨YOUNG青春”實踐探索模塊和“與習俱進”心得體會交流模塊。“多群微平臺”指的是以“黨員骨干交流群”為中心,由黨小組成員構成的“黨員小組學習群”為先鋒,引領由入黨積極分子加入的“入黨路上交流群”,同時鏈接“黨建宣傳群”。“5模多群”運用“互聯網+”思維,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互聯網+”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形成“5模多群”的組織生活平臺,提升信息交流的即時性。“5模”緊緊圍繞兩學一做展開,將“5模”與“多群”緊密結合,從而更好地促進支部建設。
黨支部通過構建“立體黨建”新模式,較好地解決了組織架構不清晰、通知不到位、管理不完善以及研究生人員多、學業重、集中難等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師生服務質量,提高了內部交流與工作效率,使得黨務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順暢與便捷,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黨建工作朝著新、精、細、實方向不斷發展前行。因此創新黨建新模式勢在必行。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黨建工作,提出要切實解決基層黨支部存在的問題,因此,構建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基層黨支部工作新模式是必然要求。通過打造立體黨建新模式,能較好地把黨建工作與隊伍建設相融合,給黨建工作注入新鮮血液,開拓黨建工作新生空間,激發黨建工作嶄新活力。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必須著力改變單一的黨建工作模式,積極構建“立體黨建”新模式,從而形成思路明確、措施具體、執行順暢、保障有力的黨建科學化運行體系。“立體黨建”就是樹立系統思維,把黨建工作融入各項工作,有利于強化精準理念、精準謀劃、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堅持標準化建設、規范化運行、信息化管理、科學化考核,以工匠精神把精準“黨建”抓得更精細、更深入、更扎實。
在新時代背景下,通過多維網絡組織架構,以全面構建“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縱橫貫通”的黨建綜合體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多元立體推動黨建工作,以黨員為骨架、專業為特色,縱橫交叉,有利于黨建工作高效運行,方便黨員與基層交流,實現學習對象全覆蓋。“橫向”根據專業特點從黨員擴展至入黨積極分子、共青團員,以黨建帶動團建,發揮專業特色,擴大學習受眾的廣泛性;“縱向”以黨員專業為依據設立小組,便于日常學習教學,能有效帶動專業黨建發展,促進學習活動全面深入開展,并增設黨員骨干小組和宣傳小組,保證組織宣傳以及強化學習效果,有效發揮出小組內每一名黨員的能動性和積極性,確保黨的知識和最新理論成果從支部傳播到全體研究生。
研究生基層黨支部是黨的發展基礎也是中堅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鞏固黨的思想陣地和探索研究生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切實解決黨建工作中的問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及創新黨建工作新模式是研究生基層黨支部的關鍵。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研究生第二黨支部“兩學一做”案例曾入選全國高校第二屆“兩學一做”支部風采展示活動特色案例作品,并榮獲河南省委管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較早地對其黨建工作進行了創新。優秀的黨建新模式能在黨建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影響更多的研究生向黨組織靠攏,鞏固黨的思想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