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世紀早期美國校園小說

2022-12-28 12:36:04馬紅旗唐艷榕
外國語文 2022年2期
關鍵詞:校園小說大學

馬紅旗 唐艷榕

(南開大學 外國語學院,天津 300071)

0 引言

“校園小說”(campus novel)肇始于19世紀的英國,因其象牙塔般的校園意向而迅速風靡歐洲大陸。受其影響,一大批美國作家也開始創作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園小說。20世紀初的美國校園小說多以學生課程、冒險故事與課外運動為題材,并在一定程度上與成長小說相融合,繼而逐漸躋身主流文學的行列。從最初對英國校園小說的模仿,到逐漸立足于本國的教育現狀與社會境況,美國校園小說已經走上了自己的繁榮發展道路。目前,國內外對美國校園小說的研究多以20世紀50年代后期涌現的作品為主,對早期的作品缺乏應有的關注與研究。而且,國內外學者對這一文類的定義也多有不同,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們對于此類作品的關注度。本文從“校園小說”這一概念的界定入手,梳理此類文學在20世紀早期美國的發展脈絡及其成長歷程,并對這一時期的美國“校園小說”主題進行概括總結,以期呈現給讀者有關20世紀早期美國“校園小說”概貌。

1 “校園小說”的概念界定

“校園小說”在社會經濟與教育得以平穩發展的形勢下應運而生。最初被視為小眾文學,但并沒有在發展的過程中走向凋敝,反而躋身主流文學之列。關于“校園小說”這一概念的界定,學界說法不一,各執一端。這一亂象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這一文類在學術界應有的地位。因此,在梳理20世紀早期美國“校園小說”的發展脈絡,概括其主題要義之前,有必要在此對相關概念進行一次考察和界定。

校園小說作為一種帶有現實主義風格的文學體裁,因其獨特的創作題材設定,自產生之日起,便有著強勁的生命力。也許因為校園小說在選擇題材方面的獨特性,學界對此類小說的指稱說法各異:學院小說(college novel)、大學小說(university novel)、校園小說(campus novel),以及學院派小說(academic novel,亦被譯成“學者小說”或“學術小說”)等,莫衷一是,但是基本上都緊緊圍繞著大學校園。當然,這些不同的說法在界定范圍和內容上還是各自有所偏重的。普羅克托(Proctor)在《英國大學校園小說》中指出:“要界定哪些小說是而哪些小說不是校園小說,一直以來都非易事。”(Proctor, 1957: 2)在英語中,“campus novel”作為術語被收錄在《牛津文學術語詞典》中,被定義為“行動場景設定在作為封閉世界的大學(或類似的學習場所)里,以喜劇性或諷刺性為特點,并強調學術生活的荒唐性,并時常緬懷大學時光的小說”(Baldick, 2001: 33)。戴維·洛奇(David Lodge)則進一步從詞源的角度對“campus”一詞進行闡釋,并對校園小說和大學小說(university/college novel)加以區分,指出后者常以牛津、劍橋大學為背景,故事中心通常為學生,而不是教師。

拉丁語單詞“campus”的意思是“field”,指被學院或大學占用的物理空間,最初是美式用法,始于19世紀初,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進入英式英語。此類以大學或學院為背景的小說,主要關注大學教授及其他教職工的生活,對學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關注較少。在校園小說中,學生通常是教職工的感知對象,而非講述故事的主體(Lodge, 2008)。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校園小說也被部分研究這一主題的評論家們稱為“學院派小說,或學者小說(academic novel)”。實際上,20世紀50年代以后的校園小說因其側重教師的學術生活而更多地被稱為“學院派小說”。有專家指出,此類校園小說呈現出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1)以諷刺為主要的敘述語氣;(2)主人公的行為多在性和社會兩個方面展開, 使小說呈現出‘情景喜劇’的模式;(3)人物類型化傾向;(4)松散的插曲式結構。”(王菊麗 等, 2008: 40)

2 校園小說在美國的興起和發展

小說這一體裁具有極高的社會性與時代性,“正是現實生活中的變化對小說起著決定的作用, 也決定了小說在該時期的統治地位”(巴赫金, 1998: 509)。美國內戰開始之際,小說和雜志的推廣范圍已經不可小覷。印刷技術、廉價紙張、交通革命、城市化和文化普及程度足以創造一個可觀的大眾市場是其得以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不僅故事需要快速地被出版,而且編輯們還需要推出一個符合讀者期望的產品。可以說,校園小說在流行文化大潮涌動時期應運而生。校園小說的核心反映了大學教授及其學術、科研和生活,不僅獲得了大量普通讀者的青睞,而且引發了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

對于1900年代的美國民眾而言,高中教育已經較為普及,而大學的普及程度還非常之低。這一時期,美國的律師和神職人員幾乎是高校教師數量的五倍之多(Williams, 2012: 7)。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增加的不僅有學生數量,高校的教師隊伍也迅速壯大。1900—1960年間的美國,人口穩步增長,學生數量從20多萬增加到400多萬,大學老師的數量從2萬多增加到30多萬(Williams, 2012: 8)。這些數字上的變化足以表明美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而另一方面,此時的職業作家群體僅僅依靠寫作賺錢維持生計顯得非常艱難,“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放棄了不安定的自由撰稿人生涯,轉向在大學里做一份穩定的、拿薪酬、有津貼的教學工作”(馬凌, 2004: 14-15)。作為自由撰稿人時,作家們有時迫于出版商及經濟的壓力,不得不創作一些有悖初衷的作品,以迎合市場的需求。而在高校已經謀得席位的作家則不必為經濟收入擔憂,創作時間也可以自由支配。可以為小說的創作投入更多的時間而不必受制于出版商;創作的內容和風格也可以自由發揮。在這樣的條件下,教授作家們擺脫了多重束縛,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創作自由。于是,小說出版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約翰·科瑞瑪于1981年出版的專著《美國大學小說注釋書目》 (TheAmericanCollegeNovel:AnAnnotatedBibliography)中共有648部大學小說。可見該時期此類小說的數量非常可觀。杰弗瑞·威廉斯(Jeffrey J. Williams)曾將校園小說和學術小說并列,比較其發展規模。從杰弗瑞·威廉斯(Williams, 2012: 6-8)提供的數據圖表可以看出,20世紀早期的美國校園小說與同根同源的學術小說在數量上均呈上升之勢,其中校園小說在1920—1930年間達到了一個高峰,“至20世紀50年代,已有129部校園小說相繼出版”(Williams, 2012: 7)。

當然,校園小說之所以受到讀者的青睞得益于該類小說題材帶來的特殊吸引力。安吉拉·黑格(Angela Hague)指出:“大學和他們的居民從小說誕生之初就為小說提供了寫作素材。”(Hague, 1985: 171)正如詹尼絲·羅森(Janice Rossen)所觀察到的那樣,校園小說“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讀者普遍認為,小說能夠準確地再現學術生活,無論它們是否如此”(Rossen, 1993: 5)。高等教育的代表性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有助于公眾對大學和大學生生活的了解。也如埃杰頓(Edgerton)和法伯(Farber)所言:“高等教育代表著我們社會和政治格局的一個十字路口,論述了具有爭議、文化多樣性、從根本上來說不完整的民主體系的前景和挑戰。”(Edgerton et al., 2005: 2)校園小說的流行反映了大學校園和大學生活已經開始在讀者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人們普遍對象牙塔一般的大學校園心存向往,對生活和工作于校園中的精英們十分好奇。這些校園故事既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可以讓他們更加真切地了解美國高等教育的樣貌,并對這樣的高等教育產生期待。對于那些曾經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們而言,校園小說則為他們提供了緬懷大學生活的契機,也會鼓勵他們的下一代努力步入大學的神圣殿堂。

校園小說的讀者一般可分為兩類:普通讀者和知識分子。伊萊恩·肖沃爾特 (Elaine Showalter) 認為,校園小說對于知識分子讀者來說具有更為特殊的意義。她指出:“學術界內部人士的讀物通常與普通人截然不同。我們知道小說中對人物的諷刺影射著現實生活,以及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是否故意將地點和標題扭曲,同時我們亦可識別作者的‘引經據典’,因此,當局外人閱讀小說是為了故事、娛樂和捕捉信息時,那些熟悉文學經典和學術趨勢的學者和其他人則會把它們解讀為文學批評或文學慶祝的形式。”(Showalter, 2001: 11-13)在一篇題為“校園小說”(The Campus Novel)的文章中,戴維·洛奇就校園小說對學界人士和普通讀者的內在吸引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在這里,我們或許可以接近校園小說深層吸引力的終極秘密:學術沖突相對無害,安全地與現實世界及其陰暗的關注點隔離。從本質上講,校園小說是一種現代的、被取代的田園形式,這就是為什么它屬于逃亡文學,也是為什么我們從不厭倦它。”(Lodge, 1982: 33)梅根·馬歇爾(Megan Marshall)也曾表示:“每個人都需要某種閱讀來規避現實,對我而言校園小說即是最佳選擇。”(Marshall, 2017: 1)其他評論家也紛紛從各自的角度對校園小說的流行進行解讀,例如,在一篇題為“大學聯系”(The University Connection)的校園小說調查中,馬克·溫加德納(Mark Winegardner)認為,這類小說的讀者“絕大多數都是與大學有某種聯系的人:教授、準教授,或者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像戰爭小說的觀眾一樣,由病態的局外人和局內人組成,他們樂于看到作者編造的荒誕故事能否與讀者自己的戰爭故事相提并論”(Winegardner, 2003: 18)。

可見,20世紀早期美國校園小說的興起不僅得益于高等教育的普及,更是緣于校園小說這一文類為廣大讀者提供寬廣的閱讀空間,可以滿足不同讀者各不相同的閱讀需求。

3 美國早期校園小說面對的質疑與挑戰

雖然校園小說已經成為流行的文學種類,但無論是在問世之初還是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其所遭受的質疑從未間斷過。校園小說的創作者們也一直面臨著不同的挑戰。首先是來自讀者,尤其是身處校園環境中的一些“內部人士”對校園小說進行的強烈抨擊,甚至希望整個文類都消失殆盡(Watson, 1978:43)。在羅克韋爾(Rockwell)看來,雖然校園小說“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也得到了良好的評價,并且在一定范圍內呼聲很高”,但它只符合“少數人的品位與喜好”(Rockwell, 1990: 780)。杰弗瑞·威廉斯曾經表示:校園小說常被視作文學中的“小文類”,其中多數作品都趨于描述特定范圍內(學術圈)的事件,將讀者鎖定在該范圍內的群眾,不免烙上了“古怪”的印記(Williams, 2012: 1)。喬治·沃森則認為學術是小說的一個奇怪主題,因為“畢竟,大學是一個學生幾乎沒有開始步入真實生活的地方,但卻是教授們完成了他們可能完成的全部(或幾乎全部)生活的地方”(Watson, 1978: 42)。盡管校園小說的作者們似乎把大學生的生活視為一個黃金時期,但人們一再對封閉式教育過程傳達的價值觀表示懷疑。貝格利指出校園小說已走向衰落,因為“小說家過于依賴校園,因此對校園的諷刺不夠。也就是說,‘校園小說’雖然是對校園生活的諷刺,但學者們卻不敢得罪這個社群”(Begley, 1997: 40)。面臨眾多的質疑,洛奇一度為《小世界》(SmallWorld, 1984)正名,他指出該小說中蘊含了“一個指出矯揉造作和偽善的元素,我認為這是喜劇的諷刺邊緣,我認為我可以站在學術界的立場上,看到它荒謬可笑的一面,但我不認為它真的是邪惡或惡作劇的”(Haffenden, 1985: 161)。作家所處的學院背景與創作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學這個封閉的場所使互不相容的人們被迫彼此妥協,越來越多的生活習性甚至性格特征都趨于相近。在這樣的環境下,作家的創作內容極有可能趨于刻板單一。

其次,崇尚個人主義的美國民主價值觀及其根深蒂固的實用主義世界觀注定會使得美國讀者對校園小說所關注的校園和學術界的態度不會保持長久的熱度。校園小說所描繪的風花雪月,還有學究們的夸夸其談與現實生活都有距離。盡管18世紀民主革命的老前輩們認為民主只有在民眾接受過教育的前提下才能奏效,但大多數人都持有一種浪漫的信念,即民主行動只要建立在人們擁有常識或解決溫飽的基礎上便可取得成功。隨著美國政治的權力重心從新英格蘭和舊自治區向西轉移,蓄著胡須的、肌肉發達的開拓者變得受歡迎。19世紀工業資本主義的進步更是加深了人們對學術界的懷疑。因為推動這一進步并使之成為可能的機械科學是非常實用的科學。鋪設鐵路、修建橋梁、設計磨坊的是工程,而不是哲學家。鑒于資本家自身的知識局限,他們不得不雇用工程師,自然尊重工程技術人員。因此無論校園小說描述的學術界多么異彩紛呈,人們對人文學科還是會保持深深的懷疑。

盡管學界對于校園小說頗多質疑和貶詆,認為這一小說文類難以掙脫固有的框架束縛,缺乏創新性,故容易落入俗套。但是不可否認,校園小說給讀者帶來了很好的閱讀體驗,因而深受讀者的喜愛。況且,20世紀早期的美國校園小說并不乏優秀的作品,值得我們去系統地梳理和研究。

4 美國早期校園小說主題概覽

校園小說的敘述空間囿于校園。其所關注的焦點始終是校園內部所發生的一切。但就其深刻內涵及其廣泛的影響意義而言,校園小說在堅持對文化的關注,擔當歷史書寫的任務,折射社會矛盾等方面體現了校園小說的獨特價值,值得肯定。

首先,校園小說的校園從來都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歌舞升平的象牙塔。校園小說描寫的是小世界,反映的是大社會。揭露問題和針砭時弊也是20世紀早期美國校園小說的一大特色,這一特點在校園小說的人物塑造方面顯現得尤為突出。

校園小說的敘事大多圍繞能夠代表校園生活的教授和管理人員展開,如教授、校長等。早期校園小說中的大學教授通常是些行為古怪,特立獨行的人。而他們的生活往往被描繪成沉悶、壓抑和令人窒息的,例如《第九波》(TheNinthWave, 1925)。這種毫無價值的教師生活也反映在旺達·內夫(Wanda Neff)的《孤獨的旅行者》(LoneVoyagers, 1929)中。大多數教授都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感到痛苦,在《我憤怒的日子》(MyDaysofAnger, 1943)中,詹姆斯·法雷爾(James T. Farrell)向我們展示了同是作家的撒克遜教授,因為經濟壓力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寫作,對生活感到沮喪和失望;而教師被貧困所影響的最佳例子是《孤獨的旅行者》,其中斯賓塞夫人為了維持生計鉚足了勁頭,毫不畏懼過勞死。《小貓的啤酒》(BeerfortheKitten, 1939)中的教師則被塑造成了經濟利益的追逐者。

還有一些教授要么沉溺于風流韻事而放蕩不羈,如斯坦利·約翰遜(Stanley Johnson)的《教授》(Professor,1925),伊麗莎白·弗爾莫肯(Elizabeth Vermorken)的《禁樹》(TheForbiddenTree, 1933),以及羅伯特·內森(Robert Nathan)的《惠特爾先生和晨星》(Mr.WhittleandtheMorningStar, 1947);要么就是些懼內的妻管嚴,如布拉維格·因姆斯(Bravig Imbs)的《教授的妻子》(TheProfessor’sWife,1928) 和海倫·赫爾(Helen Hull)的《詢問的代價》(TheAskingPrice, 1930)等。當然,還有薇拉·凱瑟《教授的房子》(TheProfessor’sHouse, 1925)中的戀物癖教授。

教授們如此,校長們也不遑多讓:珍妮特·霍伊特(Janet Hoyt)《蠟翼》(WingofWax, 1929)中的校長沉溺于床笫肉欲而不能自拔;《理性盛宴》(FeastofReason, 1941)里的校長莉莉·帕迪利用手中的職權肆意妄為,公報私仇;《校園風云》(WindsOvertheCampus, 1936)中的校長詹姆斯·韋伯·林在開學典禮上堂而皇之地言說他的高高在上,遠離師生的事實:“女士們先生們。現在好好看看我,因為你可能要等到畢業那天才能再見到我了。”(Kramer, 1981: 89)這些足以說明,所謂的象牙塔并非置身于世俗社會之外。校園內的景象,尤其是上述相關的主題,恰恰反映出校園也是社會的縮影之一:面對一夜暴富式的經濟繁榮,部分做學問的人也會迷失;受到經濟危機沖擊和包裹時,他們也會沮喪彷徨,或隨波逐流,或蜷縮起來。他們沉悶、市儈和道貌岸然的形象記錄下了他們所處時代的印記。

其次,校園小說當然不會缺失對于教育體制和學術氛圍的關注和探討。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數有關終身教職制度的建立及其對于學術自由的影響的描述和討論。終身教職制度保障了教職員工的言論、寫作和交往自由。1940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在《關于學術自由和終身教職的標志性聲明》中指出:“終身教職是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具體來說是:教學、研究和校外活動的自由。”(William, 2004: 161)教師一旦獲得終身教職,個人生活就獲得了結構性保障;不再屈從于不利的就業形勢,不用擔心會遭受無故的解雇。20世紀20年代,支持高等教育的商業利益集團非常成功,以至于他們常常愿意忽略校園里的一些政治異端。但是,隨著30年代經濟危機狀況的不斷加深,政治異端邪說在學院和大學里尤為突出,學術自由的斗爭變得激烈起來。學術自由,尤其是言論自由,已被普遍接受為大學生活的最高價值。

但是,終身教職掩蓋不了矛盾和斗爭,也不可能實現對于所謂學術自由的充分維護。《鐘聲》(Chimes, 1926)中的主人公就是因反戰主張陷入風波。對學術自由問題的完整論述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出現在小說中,其中最早的是約翰·古德里奇(John Goodrich)的《棉花騎士》(CottonCavalier, 1933)。而斯特里林(T. S. Stribling)的著作(TheseBarsofFlesh,1938)是唯一捍衛保守的大學管理者學術自由觀的文本。學院未能堅持其學術自由的理想,也可以解釋為對這一理想的絕對價值的懷疑。在伯納德·德沃托(Bernard De Voto)的《我們欣然接受》(WeAcceptwithHappy, 1934)中,教授因發表對一戰的觀點而失業。在反對保守校長或董事會的斗爭中,有許多作品表達了對自由派教授的同情。

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和埃利奧特·紐金特(Elliott Nugent)創作的一部校園戲劇《雄性動物》(TheMaleAnimal,1940),也非常值得一提。故事描述了在學校理事就學術自由問題爭吵期間,另一位教授已經被迫辭職,而此時的主人公需要面臨的就是如何在理事們的反美共壓力下,堅持自己的想法。如果說古德里奇關注的是教派和科學家之間的斗爭,斯特里林的書是對知識保守主義者的辯護的話,那么瑟伯和紐金特的校園戲劇則是對自由主義者的辯護,自由主義者“把光帶給我們讓我們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試圖找尋真理”(Thurber et al., 1940: 178)。學術自由使知識分子能夠站在“思想自由的前沿”。可見,學術自由不僅僅是知識分子的特權,也是他們應該承擔的一種義務。不可否認在此過程中,終身教職制作為一種支持崇高理想的構架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當然,圍繞終身教職及學術自由,也有一些自欺欺人、荒誕不經的案例。早期校園小說對此進行了揭露和嘲諷。

當然,校園小說之所以廣受歡迎,甚至一度蔚然成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校園內外的一些熱點問題和社會問題的關注和討論。

詹姆斯·林恩(James Linn)的《這就是生活》(ThisWasLife, 1936)描繪了畢業于哈佛大學的一些年輕講師。他們表面唯唯諾諾,但卻頑固蔑視并且排斥男女同校教育。羅伯特·赫里克的《鐘聲》(Chimes, 1926)則檢驗了這一時期美國的大學試圖通過給每個人提供高等教育以提高國家道德和經濟水平的錯誤認識。諾蘭·米勒(Nolan Mille)的《快樂的無辜者》(TheMerryInnocents,1947)和雷丁的《局外人與孤獨》(StrangerandAlone, 1950)都將他們的關注點投向了種族歧視問題。尤其是《局外人與孤獨》,故事圍繞美國南方兩所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的內部運作展開,講述主人公在南方的非裔美國教育體系中擺脫貧困直至手握權力的經歷以及他對社區的最終背叛。《局外人與孤獨》 展示了人們對于美國南方非裔高等教育體制的矛盾心理:既有對此種實踐的嚴厲批評,也有對這一措施無奈而又含蓄的辯護。詹姆斯·麥康納吉(James McConnaughey)的《鄉村紀事》(VillageChronicle, 1936)所關注的也是同樣的題材。

此外,《教授的房子》探討了物欲橫流時代中人性的貪婪,以及現代技術與自然之間的較量。《鐘聲》里的羅伯特·赫里克嚴厲抨擊了世紀之交芝加哥大學的專業學究和職業主義,而對哈佛大學的紳士式選課制度大加推崇。而《最后的清教徒》(TheLastPuritan, 1935)中,號稱最了解18世紀80年代的哈佛大學的桑塔亞納(Santayana)卻認為選課制是趕時髦和輕浮的。《青春當其時》(YouthIstheTime, 1945)中的羅伯特·蓋斯納(Robert Gessner)則對哈欽斯(Hutchins)的“中世紀主義”(Medievalism)發起了挑戰。喬治·斯圖爾特(George Stewart)的《博士的口試》(Doctor’sOral, 1939)直接關注了博士生在獲取學位的過程中與教授的師生交流不斷產生隔閡這一敏感話題。 此類作品可謂數量龐大,如《市民與大學師生》(TownandGown, 1923)、《狂野》(Wild, 1927)、《如布膠樹!》(Boojum! 1928)、《處女寓言》(TheParableoftheVirgins, 1931)、《棉花騎士》(CottonCavalier, 1933)和《論壇上的鵝》(GeeseintheForum, 1940)等,不一而足,舉不勝舉。

5 結語

關于校園小說以及20世紀早期美國校園小說的發展狀況,讀者可以形成一定的認知和印象。不難看出,美國校園小說的產生有其特殊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可以說,從美國校園小說誕生之日起,它便承擔起了一定的歷史書寫和文化記憶的責任和使命。因此,深入系統地研究美國校園小說必然會有助于我們加深對美國的歷史和文化的理解。然而,綜合國內外對20世紀早期美國校園小說的研究來看,這方面的成果還很瑣碎與零散,明顯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希望更多學者能關注這一研究領域。

猜你喜歡
校園小說大學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留白”是個大學問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校園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滿校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看看一级毛片|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欧美精品在线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中文字幕1区2区| 国产91在线|日本|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国产区免费| 日韩视频福利| 国产精品va|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91久久夜色精品|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91在线播放国产| 中文字幕资源站|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伊人久久影视|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久青草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午夜天堂|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久热精品免费|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亚洲天堂首页|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国产玖玖视频|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亚洲大尺度在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久久九九热视频| 老司机精品久久|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