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分段副熱帶高壓位置指數的建立及應用*

2022-12-28 02:36:20張英娟張培群陸日宇
氣象 2022年11期
關鍵詞:定義區域

那 瑩 王 冀 張英娟 張培群 陸日宇

1 北京市氣候中心,北京 100089

2 國家氣候中心,北京 100081

3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

提 要: 由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東西部分的經向位置對我國氣候有著不同影響,定義了西段、東段副高位置指數:分別為10°~60°N、110°~130°E和10°~60°N、130°~150°E范圍內子午線上500 hPa位勢高度最大值所在的平均緯度,并將兩者平均值定義為副高中心位置指數。這些指數與我國東部夏季降水的相關性較業務副高脊線指數有所提高,尤其是西段副高位置指數與華北平原夏季降水的正相關關系,同時副高位置指數基本維持了業務副高脊線指數與長江流域降水的負相關關系和與華南降水的正相關關系。西段副高位置指數偏北時,對應西北太平洋上500 hPa出現反氣旋環流,反氣旋中心位于38°N、130°E附近;而東段副高位置指數偏北對應的反氣旋中心位置偏東偏北,位于40°N、145°E附近。此外,西段、東段副高位置指數偏南、偏北的不同配置對應我國雨帶分布的四種類型。分段副高位置指數與我國夏季降水年際變化較好的相關性將為降水季節預測和季節內雨帶移動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指示意義。

引 言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作為東亞季風環流系統的主要成員,其邊緣輸送水汽對我國夏季雨帶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前人研究表明,副高位置與我國東部降水的分布有很好的對應關系。我國東部降水異常通常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反氣旋(氣旋)異常的北邊緣(Li and Lu,2019;趙思雄等,2018),大約在副高脊線以北5~10個緯度(趙俊虎等,2012)。副高位置偏西偏南,我國降水呈南多北少型;副高位置偏北偏東時,我國降水呈北多南少型(劉蕓蕓等,2012;趙俊虎等,2012)。夏季副高脊線指數與我國夏季降水在長江流域呈顯著負相關(劉蕓蕓等,2012),與華北區域相關性并不顯著,華北夏季降水和副高西伸脊點呈負相關(譚桂容和孫照勃,2004)。此外,一些外強迫因子,如太平洋海溫和印度洋海溫,都通過影響副高從而影響我國降水(He et al,2001;黃露等,2012)。例如,多數ENSO爆發年副高強度偏弱,位置偏東,次年夏季則有明顯的副高強度偏強,位置偏西,從而導致我國不同的旱澇分布(劉屹岷和吳國雄,2000;Wang et al,2000;Lin and Lu,2009;Li et al,2014;Chen et al,2016);印度洋出現暖海溫異常時,會激發副高異常發展,從而導致我國南方降水偏多、華北降水偏少(吳國雄等,2000;陳文等,2006)。因此,副高作為連接外強迫因子與我國降水的橋梁,在降水季節預測中起到重要作用(Wang et al,2013)。

鑒于副高對我國降水的重要影響以及降水異常可能造成的自然災害和社會影響,準確刻畫副高的位置特征并研究其對降水的影響一直是我國氣象工作者所關心的問題。我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監測業務規定》中將500 hPa上588 dagpm(或584 dagpm)等值線包圍區域內緯向風切變線的平均緯度定義為副高脊線指數,將588 dagpm最西點所在的經度定義為西伸脊點。副高北界指數被定義為588 dagpm等值線最北端所在緯度的平均值。Lu(2002)將10°~30°N、110°~150°E和30°~40°N、120°~150°E范圍內850 hPa位勢高度異常用來描述副高在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偏移。Yang et al(2017)將副高脊線上最大經向風速所在位置定義為西伸脊點。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監測業務規定》中的定義方法聚焦在500 hPa上位勢高度值大于588 dagpm(或584dagpm)的副高主體上,但實際上,有時副高強度較弱,500 hPa上不存在大于588 dagpm(或584 dagpm)的值,這時需要考慮副熱帶高壓帶中相對高值區域的南北位置對我國天氣氣候的影響。此外,夏季副高主體是否西伸至我國上空也對我國天氣氣候有不同影響(陶詩言和衛捷,2006),所以有必要對我國上空和西太平洋上空的副熱帶高壓帶的位置分別進行討論。因此,本文根據副熱帶高壓帶相對高值區域所在緯度定義了副高位置指數,并分為東、西兩段,以探討副高位置對我國夏季降水的不同影響。

1 數據和方法

1.1 數 據

本文使用1951—2020年美國NCEP/NCAR Reanalysis 1再分析資料中逐月位勢高度場和風場(Kalnay et al,1996),其水平格點分辨率為2.5°×2.5°。降水數據來源于1951—2020年中國地面氣候資料月值數據集(任芝花等,2012),該數據集涵蓋我國2400多個地面觀測站的月平均降水量,其中1979—2020年缺測較少,因此本文使用1979—2020年作為研究夏季副高與我國降水關聯的時間范圍。氣候態平均取1981—2010年。此外,本文使用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1951—2020年逐月副高脊線指數作為參考(劉蕓蕓等,2012)。

1.2 副高位置指數定義方法

已有的業務指數所定義的副高脊線位置是將區域設定在110°~150°E范圍內,由于我國主要位于130°E以西,且副高西伸脊點位置是否越過130°E以西對我國氣候有不同影響(陶詩言和衛捷,2006),因此本文分為110°~130°E、130°~150°E東西兩段分別研究副高位置的南北移動。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相對高值區域的平均緯度位置定義為副高位置指數,計算方法為:在10°~60°N、110°~130°E(或130°~150°E)范圍內,計算每條子午線上500 hPa位勢高度最大值及其所在緯度(如出現兩個或以上相同的值同時為最大值,則進行二次比較,選取該點和其周圍共9個點位勢高度平均較大的),2.5°的再分析資料在20個經度范圍內共有9個值,取其中最大的半數,即5個位勢高度值所在緯度的平均記為西段副高位置指數(或東段副高位置指數),簡稱為Index_NEW_west(Index_NEW_east)。取西段、東段兩個指數的平均值作為副高中心位置指數,簡稱為Index_NEW。本文計算方法和副高位置指數請見https:∥github.com/YingNa1993/WPSH_index.git。

按照《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監測業務規定》,本文重新計算了業務脊線指數及其東西分段的脊線指數。具體計算方法為:在10°N以北、110°~150°E范圍內(或110°~130°E、130°~150°E范圍內),取500 hPa高度場上588 dagpm等值線(若不存在588 dagpm 等值線,則改為584 dagpm等值線)所包圍的副高體內緯向風切變線(即u=0,?u/?y>0)所在緯度位置的平均值,定義為業務副高脊線指數(或西段業務副高脊線指數、東段業務副高脊線指數),簡稱Index_NCC(或Index_NCC_west、Index_NCC_east)。若在某月計算范圍內不存在584 dagpm等值線,則以該月歷史最小值代替。計算得到的業務副高脊線指數與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參考數據是一致的。

本文副高位置指數的計算僅使用了位勢高度場資料,沒有使用風場資料,較業務副高脊線指數的計算方法簡化了流程。考慮到即使副高強度較弱時,其南北位置移動仍可影響我國氣候,因此本文副高位置指數的定義未局限在588 dagpm或584 dagpm等高線范圍內,而是直接刻畫了副熱帶高壓帶中相對高值區域的平均緯度位置,避免了副高強度較弱時的缺測情況。以往研究中多使用脊線指數和西伸脊點共同刻畫副高對我國氣候的影響,這樣可以對副高強度較強但其中心位置偏東時、副高的南北位置移動對我國氣候影響并不明顯的情況有一個東西位置指標的補充描述。本文沒有引入西伸脊點這一指標,而是將副高位置指數分為東西兩段,來直接探討西段和東段副高南北位置移動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2 逐月副高位置指數及其與業務副高脊線指數的差異

圖1給出了1981—2010年氣候態平均的副高指數分布。副高位置指數逐月變化顯示,副高自5月開始北抬,在8月位置達到最北,為28.7°N,隨后逐漸南撤。東、西段位置指數呈現一致的南北移動,但西段位置指數比東段位置指數偏南2°左右。東、西段位置指數在6月差異最大,接近4°。東段副高北抬較早,在5—6月北抬最為明顯,為4.5°,西段副高北抬較晚,在6—7月北抬最為明顯,為6°,從而使得東、西段副高位置在6月差異最大,在7月差異減小,這與以588 dagpm等值線定義的副高主體在6月、7月逐漸西伸北抬是一致的。隨后,8月東、西段副高位置差異又增大,是由于東段副高北抬較多導致,這也體現了副高主體在8月雖北抬但東撤的特征。

圖1 1981—2010年1—12月平均副高指數分布

分段脊線指數與副高位置指數呈現一致的逐月變化和東、西段差異,位置指數較脊線指數偏北,氣候態平均值存在0.2°左右的偏差。位置指數與脊線指數在1951—2020年各月的相關系數如表1所示。兩種方法定義的指數相關性較好,各月均超過0.01顯著性水平。東段指數的相關性比西段指數的相關性更好。7月和9月副高位置指數和脊線指數相關性較弱,7月最弱,只有0.60。

表1 1951—2020年1—12月副高位置指數與業務副高脊線指數的相關系數(CC,CCW,CCE分別為整段、西段、東段的相關系數)

由于夏季6、7、8月副高位置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最顯著,本文主要根據夏季情況對副高位置指數和脊線指數的差異進行說明。圖2給出了1951—2020年夏季共210個月中西段副高指數差異最大的6個月,它們也是整段副高指數差異較大的幾個月,其中有4個為7月,與表2中西段副高指數的相關性在7月較差一致。2002年7月(圖2a),以110°~130°E范圍內緯向風切變線定義的西段脊線指數為27.4°N,較氣候態偏北,以位勢高度強度中心定義的西段副高位置指數為14.0°N,較氣候態偏南。實際上該月110°~130°E范圍內有臺風生成,副熱帶高壓帶被臺風阻斷,使得位勢高度相對高值區域更為偏南,因此與緯向風切變線定義的西段脊線指數產生較大差異。1997年8月、1963年6月、2015年7月(圖2b,2d,2e)兩種方法定義的副高指數產生較大差異的原因與2002年7月類似,當出現南北兩條緯向風切變線時,位置指數定義在了位勢高度較強的區域。1972年7月(圖2c),由于110°~130°E范圍內584 dagpm等值線包含區域不存在緯向風切變線,因此西段脊線指數為缺測,以歷史最小值21.3°N 代替,此時,以位勢高度最大值所在緯度定義西段副高位置為10°N。2008年7月(圖2f),由于115°~120°E范圍內緯向風切變線位置偏南,使得西段脊線指數(24.0°N)也偏南,西段副高位置指數(29.5°N)則刻畫了位勢高度值較大區域所在的緯度位置。

圖2 (a)2002年7月,(b)1997年8月,(c)1972年7月,(d)1963年6月,(e)2015年7月,(f)2008年7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填色)、500 hPa位勢高度場(黑色等值線,單位:dagpm)和風場(風矢,單位:m·s-1),[紅色線為584、586和588 dagpm等值線,黑色和紅色短劃線分別為西段脊線指數和西段位置指數所在位置,右上角標注數字分別為西段脊線指數(左)、西段位置指數(右)值,例如27.4°N;14.0°N即西段脊線指數為27.4°N、西段位置指數為14.0°N]

綜上所述,本文定義的副高位置指數與前人定義的副高脊線指數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首先,副高脊線指數以風場切變的位置定義,副高位置指數以位勢高度相對高值區定義,逐月副高指數都以月平均的風場、位勢高度場計算,通常情況下它們差異較小。但當有臺風生成時,例如臺風頻發的7月,由于副高被臺風阻斷,可能出現南北兩個位勢高度強度中心或南北兩條緯向風切變線,因此導致副高脊線指數和副高位置指數的差異。其次,前人定義方法使用脊線指數和西伸脊點指數共同刻畫副高體的位置;而本文則分為東、西兩段,直接以位勢高度相對高值區域刻畫副高位置。

3 夏季副高位置指數的年際變化及其與我國降水的關聯

圖3給出了1951—2020年夏季平均的副高指數隨時間的變化。副高位置指數夏季平均值為26.0°N,在22.5°~29.9°N范圍內移動,西段(東段)副高位置指數夏季平均值為24.9°N(27.1°N),移動范圍為18.6°~29.4°N(22.1°~30.9°N),西段副高位置指數的標準差(2.35)大于東段副高位置指數(1.50),它們可達到的最北緯度相差較小、都在30.0°N 左右,西段副高位置指數的最小值比東段副高指數最小值偏南。東、西段副高指數差異較大的年份為副高主體位置偏東偏北的年份。副高脊線指數的平均值較副高位置指數略為偏南,西段副高脊線指數的標準差(1.95)小于西段副高位置指數,說明西段副高位置指數的南北移動幅度較大。

圖3 1951—2020年夏季6—8月平均的副高指數時間序列

圖4給出了1979—2020年夏季平均副高指數與我國夏季降水的相關系數分布。整段副高指數與我國夏季降水在華北、東北南部和華南地區呈正相關,在西南、長江流域和東北北部呈負相關(圖4a,4d);西段指數與我國降水的相關性分布與整段指數類似,在華北地區的正相關更為顯著(圖4b,4e),尤其是太行山以東、淮河以北的區域;東段指數與夏季降水的相關性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呈負相關,只在東北南部和華北、華南部分地區呈弱的正相關(圖4c,4f)。以上相關系數的空間分布說明夏季副高位置越偏北,華北地區夏季降水越多、長江流域降水越少。從副高位置指數與脊線指數比較來看,位置指數與華北夏季降水的正相關較脊線指數有了明顯提高,尤其是西段指數與降水的相關性提高更顯著。

本文定義圖4a中上方黑色虛線方框包含區域35°~41°N、114°~120°E為華北平原,該區域內共有278個站點。副高位置指數(副高脊線指數)與夏季降水的相關系數在華北平原平均為0.26(0.15),最大可達0.52(0.45),有40%(12%)的站點相關系數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即相關系數大于0.30);西段副高位置指數(西段副高脊線指數)與華北平原降水相關系數平均為0.40(0.27),最大可達0.63(0.56),有84%(37%)的站點相關系數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東段副高指數與華北平原降水的相關性非常小,幾乎為0。根據相關系數的公式,即副高指數和降水的協方差除以它們各自的方差,盡管西段位置指數年際變化的方差大于西段脊線指數,不利于對相關系數的貢獻,但西段位置指數和華北平均降水的協方差也更大,這有利于對相關系數的貢獻。通過比較華北區域平均降水與西段指數的年際變化(圖略),在華北降水異常偏少年,如1997年、2002年,西段位置指數較西段脊線指數更為偏南;在華北降水異常偏多年,如1996、1998、2008年,西段位置指數較西段脊線指數也更為偏北,因此西段位置指數與華北夏季降水的相關性明顯優于西段脊線指數。

圖4a中間黑色虛線方框包含區域28°~32°N、105°~120°E定義為長江流域,該區域內共有326個站點。副高位置指數(副高脊線指數)與夏季降水的相關系數在長江流域平均為-0.20(-0.25),最小可達-0.46(-0.50),有16%(37%)的站點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西段位置指數(西段脊線指數)與長江流域降水相關系數平均為-0.13(-0.27),最小可達-0.47(-0.48),有10%(24%)的站點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東段位置指數(東段脊線指數)與長江流域降水相關系數平均為-0.19(-0.21),最小可達-0.63(-0.55),都有25%的站點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圖4a中下方黑色虛線方框包含區域18°~25°N、105°~116°E定義為華南區域,該區域內共有176個站點。副高位置指數(副高脊線指數)與夏季降水的相關系數在華南區域平均為0.10(0.06),最大可達0.50(0.52),有15%(14%)的站點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西段位置指數(西段脊線指數)與華南區域降水相關系數平均為0.10(0.13),最大可達0.55(0.57),有14%(16%)的站點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東段位置指數(東段脊線指數)與華南區域降水相關較弱。

圖4 1979—2020年夏季平均(a~c)副高位置指數,(d~f)副高脊線指數與夏季降水的相關系數分布(a,d)整段指數,(b,e)西段指數,(c,f)東段指數[彩色點區域為相關系數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的站點;圖4a中黑色虛線方框分別定義為華北平原(35°~41°N、114°~120°E)、 長江流域(28°~32°N、105°~120°E)和華南(18°~25°N、105°~116°E)]

綜上,副高指數與我國華北、華南區域夏季降水呈正相關,與長江流域夏季降水呈負相關。西段位置指數與華北降水的正相關較西段脊線指數有了明顯提高,尤其是京津冀和山東等地;雖然西段位置指數與長江流域降水的負相關性較西段脊線指數略弱,但東段位置指數基本維持了脊線指數與長江流域降水的負相關;副高位置指數和脊線指數與華南降水的正相關性較為一致,西段指數優于東段指數。

圖5給出了1979—2020年夏季副高位置指數回歸的500 hPa風場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圖5a顯示整段副高位置指數回歸的500 hPa風場在日本海附近為反氣旋環流,反氣旋環流中心位于39°N、135°E附近。我國華北平原位于反氣旋環流西側,東南和偏南氣流有利于水汽輸送和風場幅合,副高位置越偏北,華北平原降水越偏多,偏多可達10%左右。長江流域受偏東氣流影響,南北兩側氣流有助于風場幅散,副高位置越偏北,長江流域降水越偏少,偏少約為6%左右。副高位置指數在南海附近回歸風場為氣旋式環流,氣旋式環流中心位于19°N、115°E附近,我國華南位于氣旋式環流北側,東南和偏東氣流有利于將海洋上的水汽輸送至華南區域,副高位置越偏北,華南降水越偏多,偏多為4%左右。東、西段位置指數回歸的風場和降水距平場存在明顯差異(圖5b,5c)。西段位置指數的回歸場與整段指數類似,但強度稍弱,日本海附近的反氣旋環流中心位于38°N、130°E附近,西段位置指數回歸的降水距平在華北、華南為正,在長江流域為負。東段位置指數回歸的風場在西北太平洋為反氣旋環流,反氣旋中心偏東、偏北,位于40°N、145°E。我國華北受回歸風場影響較小,回歸的降水距平也較小。東段指數在長江流域回歸的降水負距平較強,可達-8%左右。東段位置指數在南海附近回歸的氣旋式環流中心也偏東偏北,位于20°N、123°E附近,華南區域受偏東和東南氣流影響,回歸降水距平為7%左右。

圖5 1979—2020年夏季副高位置指數回歸的500 hPa風場(風矢,單位:m·s-1)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填色)(a)整段指數,(b)西段指數,(c)東段指數

為了探究我國東部夏季降水異常受副高位置南北偏移的影響,圖6給出了西段、東段位置指數不同配置年份時我國夏季降水異常的分布和850 hPa風場異常,西段、東段位置指數的不同配置對應著我國不同的降水類型。首先將1979—2020年西段、東段位置指數大于/小于0.5倍標準差的年份分別定義為西段、東段副高異常偏北/偏南的年份,其中西段、東段指數都偏北的年份為1994、2001、2004、2011、2012、2018和2020年,西段、東段指數都偏南的年份為1983、1987、1988和1998年,西段指數偏北、東段指數偏南的年份為1984、1996和2016年,西段指數偏南、東段指數偏北的年份為1999、2002和2015年。當東、西段位置指數都偏北時(圖6a),主雨帶在華北附近,在華東有弱的降水正異常。在日本至我國華北、東北存在明顯反氣旋式環流異常,我國華北地區為東南風異常,有利于水汽輸送產生降水。當東、西段位置指數都偏南時(圖6b),長江流域降水偏多,這種配置包括了1983年和1998年典型的長江流域強降水年份。在南海附近有明顯的反氣旋式環流異常,長江流域受西南風異常影響。當西段指數偏北、東段指數偏南時(圖6c),兩條主雨帶分別位于華北和長江流域。我國東部上空低層風場異常較弱,而中高層上我國東部位于蒙古附近的氣旋式異常下游(圖略),有利于降水偏多。當西段指數偏南、東段指數偏北時(圖6d),我國呈明顯的南澇北旱型。北方大部分地區受蒙古反氣旋式異常環流影響,降水異常偏少,我國東南地區和西太平洋上為氣旋式環流異常。以上結果表明西段、東段副高位置的不同配置對應著我國主雨帶分布的四種類型,基本符合魏鳳英等(2012),楊柳等(2018)研究中的我國雨型分布,且相對于趙俊虎等(2012)中副高脊線和西伸脊點的不同配置對應的雨型特征更明顯。因此,分別刻畫西段、東段副高的南北位置并研究它們的不同配置將更有助于我國夏季降水的研究和預測。

圖6 1979—2020年中夏季副高位置指數(a)西段、東段都偏北年,(b)西段、東段都偏南年,(c)西段偏北、東段偏南年,(d)西段偏南、東段偏北年合成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彩色點)和850 hPa風場異常(風矢,單位:m·s-1)(彩色點區域為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的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季西段、東段位置指數都偏北的2020年,長江流域夏季降水異常偏多,明顯多于所有指數偏北年份的合成結果(圖6a),這是由于副高位置的季節內變化導致的。2020年6月副高北抬偏早、7月在江淮流域南北波動(劉蕓蕓和丁一匯,2020),使得西段位置指數6月偏北、7月偏南,導致6—7月長江流域降水異常偏多,這有別于其他副高位置指數偏北的年份。7月底副高明顯北抬,8月西段位置指數異常偏北,對應華北降水偏多,這與其他年份較為一致。因此,盡管2020年夏季平均的西段、東段位置指數都偏北,該年長江流域夏季降水異常仍為偏多,與其他副高指數偏北年略有不同。

4 結論與討論

本文以10°~60°N、110°~150°E范圍內500 hPa位勢高度相對高值區域的平均緯度定義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指數,并以130°E為界同樣定義了西段和東段副高位置指數。對比了副高位置指數與目前業務上所用脊線指數的異同,并利用該指數分析了副高對我國夏季降水的影響,得到結論如下:

(1)副高位置指數較業務脊線指數有諸多優勢,在計算時,僅使用了位勢高度場資料,不需使用風場資料,定義方法簡化了計算流程;指數定義未局限在588 dagpm或584 dagpm等高線范圍內,而是直接刻畫了副熱帶高壓帶中相對高值區域的緯度位置,避免了副高強度較弱時的缺測情況;利用東段、西段副高位置指數分別來研究副高對我國降水的影響,所揭示的副高位置與降水的對應關系更好,位置指數與我國站點降水的相關性較業務脊線指數有了明顯提高。

(2)夏季平均的副高位置指數年際變化與我國夏季降水的年際變化存在很好的相關性,在華北、黃淮區域為正相關,在西南、長江流域為負相關,在華南為正相關,這與以往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西段位置指數與華北平原夏季降水的相關性更好,平均為0.40,最大可達0.63,在華北平原有84%的站點相關系數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而使用業務方法定義的西段脊線指數與華北平原降水的相關系數僅為0.27。這是由于在某些華北降水異常偏多、偏少年,西段位置指數異常偏北、偏南的幅度較西段脊線指數更為明顯。此外,東段位置指數保持了脊線指數與長江流域降水的負相關,平均為-0.19,最小可達-0.63;西段位置指數與華南夏季降水的相關系數平均為0.10,最大為0.55,與脊線指數基本一致。

(3)西段、東段副高位置偏南、偏北的不同配置對應的我國主雨帶位置有明顯差異,都偏北年主雨帶位于華北;都偏南年主雨帶位于長江流域;西段偏北、東段偏南年,通常出現兩條主雨帶,分別位于華北和長江流域;西段偏南、東段偏北年,我國東部降水呈明顯的南多北少型。

以往研究中多使用西伸脊點判斷副高東西位置、用脊線位置判斷副高南北位置,用兩個指數共同研究副高對我國降水的影響。本文直接將副高分為東、西兩段,結果表明東段、西段副高位置對我國夏季降水的年際變化的確有不同影響,且它們偏南、偏北的不同配置對應的我國雨帶的位置不同。由于副高位置直接受到前期海溫和大氣環流的影響,這為我國夏季降水的季節預測提供了更多指示意義,也為季節內副高位置和雨帶移動關系的研究提供了更好前提。

猜你喜歡
定義區域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禁廢”
今日農業(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分割區域
永遠不要用“起點”定義自己
海峽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44
定義“風格”
關于四色猜想
分區域
成功的定義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5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電測與儀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修辭學的重大定義
當代修辭學(2014年3期)2014-01-21 02:30:44
山的定義
公務員文萃(2013年5期)2013-03-11 16:08: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国产成人欧美|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黄色成年视频| 久草视频精品| 性网站在线观看|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一级全黄毛片|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久综合日韩| 亚洲日本www| jizz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午夜精品| 不卡午夜视频|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a欧美在线|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亚洲男女天堂|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欧亚日韩Av|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7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劲爆第一页|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精品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久久人体视频|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