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可待




《開講啦》節目中的提問環節最是讓人歡樂,因為主持人撒貝寧提的問題總是與眾不同,而且提問方式風趣幽默。
面對嘉賓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撒貝寧問:“之前我聽過一個笑話,有個同學考上了交通大學,家里人非常高興,到處去跟親朋好友說,孩子考上交通大學了,親朋好友說,好啊,當司機好啊。所以有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交通大學‘交通二字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學什么?”王樹國答道:“交通大學‘交通二字,和現在大家常規理解的‘交通字面含義不一樣?!斓亟?,而萬物通,它是通天立地的意思。西安交通大學創校已經120多年了,本身是育人,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大學,文科、理科、工科、醫學都有?!?/p>
人們在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上,常會有認知的盲點,作為主持人就要善于發現認知的盲點,向熟悉和精通事物的人提問求解,以幫助大家釋疑解惑。撒貝寧以笑話調侃的方式亮出了“交通大學是當司機的”這一認知盲點,既有效吸引觀眾,也調動了王樹國校長回答的興趣和熱情,說出了“交通”的由來及其真正的內涵。
嘉賓武警獵鷹突擊隊大隊長王占軍,在國際軍警比賽中連續三次斬獲狙擊冠軍,彈無虛發的他被人稱為“王中王”。撒貝寧向他提問道:“如果有狙擊手要干掉我,我是選擇跑直線呢,還是跑S線?”王占軍說:“對于一個高級的狙擊手來說,跑啥線都沒有用!我們有一個訓練項目是對移動目標射擊,目標放在一個車上,車以時速40千米移動,然后射擊移動目標!”
提問時,如能抓住對方的“興奮點”,提出對方擅長的話題,就能激起其談興,打開話匣子。撒貝寧的提問正把“興奮點”選在王牌狙擊手王占軍最難應對的線路變化上,一下子就問到了“點”上,這也是觀眾們想要問的。
面對嘉賓FAST(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撒貝寧問:“中國天眼這么大的‘鍋,下雨怎么辦?大家可以游泳了。”李菂說:“它有孔洞,它超過一半的面積是空的,既能減少成本,也能減少重量。一旦下雨,水就順著孔洞滲下去,下面有排水溝。”撒貝寧又問:“那下冰雹怎么辦?你這么大個‘鍋,蓋都來不及蓋。”李菂說:“問得好,現在有些面板上已經有冰雹砸出來的小坑,小面積的,總體是非常少的,但它并不影響我們的靈敏度?,F在的辦法是靠高射炮打冰雹,有三個站點都有炮,可以改變它的局域氣候,有效消除冰雹災害?!?/p>
為了把問題探討得更仔細、更深入,往往需要根據談話對象的專業學識,不斷挖掘出新奇難問題,追根問底。撒貝寧不滿足于對中國天眼大方面的了解,而是善于抓住“細枝末節”,提出了下雨、下冰雹怎么辦的問題,問得可謂新鮮奇妙。這樣的問題更有挑戰性,自然能激發起對方的縝密思考,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使人增長見識。
迪迦//摘自《演講與口才》2022年第7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