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印


游戲主播會在直播中捏臉還原自己的臉,在五官的細節上進行微調,膚色還原已經是最基礎的部分,你甚至還可以調整臥蠶的大小和雙眼皮的位置……可以說:“游戲五分鐘,捏臉兩小時。”
你不僅可以捏自己,還可以惡搞名人,現在甚至還延伸出了捏臉社交。Z E P E T O這一軟件,僅靠簡單的捏臉和社交組合就可以直接霸占軟件應用商店榜首。你可以依據自己的照片生成第一虛擬形象,在此基礎上調整五官大小和形狀,還可以邀請伴侶或朋友一起“合照”,并生成專屬于自己的表情包,“捏臉+合照”給人們帶來穿梭于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的夢幻快感。這簡直就是“Q Q秀+虛擬人生+旅行青蛙”的升級版。
其實這已經不是捏臉第一次全民火爆了,在流行4399小游戲的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捏臉的熱潮。比如,女生的換裝小游戲,還有Q Q秀,它最早將捏臉豐富到社交,并借助虛擬聊天設計個性化形象。這些年里,捏臉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里反復上下線。
捏臉如此火爆,其實是有原因的。它能作為某個環節出圈,是因為一種虛擬環境中的“普羅透斯效應”。這是指當被賦予不同角色特點時,個體往往會表現得和這些特點一致。簡而言之,如果我認為在游戲中梳著臟辮的玩家會有更強的攻擊性,擁有上挑眼線和銀色頭發的淘汰王會有更強的競爭力,那么我捏出了讓自己滿意的臉=我覺得他會更有競爭力和攻擊性=我很厲害。這種心理因素也會促使玩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更加努力。
在捏臉的過程中還能體會到一種養成系的快樂。當看到捏出來的嬌小美少女舉著比自己還大的重劍大戰妖魔鬼怪,會有一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欣慰感。
游戲自帶的交互性,也讓捏臉更具體驗感。這是一個游戲在開始前就確定的策略,通過“讓玩家捏出滿意的臉”,使玩家與游戲產生最初的互動。這一環節讓玩家在游戲中擁有了獨一無二的形象,也擁有了一定的主動權:雖然你不能決定自己游戲打得好壞,但你可以決定游戲里的自己長什么樣子。它讓游戲的“沉浸感”增加,加強了玩家和角色的聯結。且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熟,很多游戲對玩家角色設計的逼真程度堪比真人。這無疑增加了大家對捏臉的關注度,試問有誰能扛得住誕生在自己手上的俊男與美女呢?
尤其是隨著元宇宙概念的普及,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沉浸于虛擬世界之中,虛擬沉浸感社交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通過捏臉塑造出的形象變成了一種虛擬替身,成為個人風格形象表達的重要窗口。
在現實中難以輕易改變的形象,在捏臉環節中變得“不費吹灰之力”,與生俱來的自我意識讓人們形象經營的熱情永遠高漲。人們不僅能夠通過捏臉塑造理想化的自己,還可以快速建立與他人的聯系。通過對他人形象的審視,我們能了解到對方的審美,找到共同話題,拉近彼此距離。
溫好//摘自印客美學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球球/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