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陽江山歌研究

2022-12-29 09:31:30陳曉東
輕音樂 2022年9期

陳曉東

陽江市地處南海之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廣東省文化之鄉。素有廣東音樂之鄉和廣東山歌之鄉的美譽。陽江山歌是勞動人民長期生產生活中的文化結晶,是流行于陽江地區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屬于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江山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它具有教育、認識、實用、審美、娛樂等多重價值,它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深受陽江人民的喜愛。

本文對陽江山歌的歷史淵源及藝術風格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索其傳承發展創新對策,希望有助于留住鄉音、守住鄉愁,讓更多的本土人外鄉人知道和了解陽江山歌,弘揚陽江山歌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希望為陽江山歌今后的傳承發展添磚加瓦,也為研究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一、陽江山歌的歷史淵源

據歷史文獻記載,陽江山歌遠在南北朝隋唐(高涼文化)時代就已經在陽江地區流行。清乾隆年《陽江縣志》記載:“六月村落中,各建小棚延巫女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樓,用以祈年……”可見當時已有民歌的演出活動了。“跳禾樓,用以祈年”是農村忙完農事之后,所進行的民間娛樂活動,寄托農事豐收的期望。

又據清道光年《陽江縣志》記載“……俗稱跳禾樓即效劉三媽故事……陽江人以劉三媽為陽江山歌鼻祖,因而各地多有廟”。劉三媽即傳說中的劉三姐,也叫劉三妹,生于唐中宗年間(約公元700年),由此推算,陽江山歌已有約1200多年歷史。[1]

二、陽江山歌的多重社會價值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不斷延續的精神基因,更是新時代文化建設和文化自信的根基。陽江山歌屬本地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教育、認識、審美、實用、娛樂等多重社會價值,對陽江山歌進行保護和傳承,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一)陽江山歌的教育審美價值

陽江山歌是陽江本土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以廣泛的題材、豐富的內容,不僅滿足了本土文化中獨特的教育審美價值需要,提供了獨特的娛樂價值,同時也保存和發展了優秀的本土傳統文化。它反映了陽江傳統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同時將寓教于樂的鮮明特點巧妙地融入其中,陽江山歌將教育審美價值功能的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娛樂性融合在一起,教育引導老百姓向往、追尋美好的生活。用陽江話演唱的陽江山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老一輩陽江人幾乎從小都哼著兒歌長大,人人都耳熟能詳,聽著感到分外親切。因此陽江山歌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陽江民間家喻戶曉廣為流傳。

被稱為陽西縣山歌王的譚閏喻曾說:“陽江山歌是我最早的語文啟蒙書,里面有很多學問,山歌迷語、歷史典故無所不包,上一輩也將一些人生經驗、道理寄寓在山歌中,教會下一輩做人的道理,那都是智慧的結晶。”可見陽江山歌在當地的普及性和社會價值。

(二)陽江山歌的實用價值

陽江山歌在日常生活、生產勞動、婚姻戀愛、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被廣泛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它的實用價值。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助于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陽江山歌所包含的禮俗文化教育人們和諧相處,調節制約群眾的行為習慣,維護公共秩序,對后代起著培育好品德、豐富知識、啟迪智慧的作用,對良好社會風氣的培養起到極大推動作用。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山歌即興創作,你唱我和,在歌聲中傳情,在歌聲中交流,在歌聲中生活,陽江山歌不僅僅是一種文學形式或音樂娛樂載體,更可看作是陽江地方的一種社會傳統文化活動。

(三)陽江山歌的娛樂價值

陽江山歌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與《楚辭》的浪漫主義風格,將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主題與極具鄉土氣息的地方文化相結合,形成了風格獨特的音樂形式。它的詞曲既有高雅的古韻遺風,又有通俗樸實的土語方言,押方言韻,曲調唱腔自然樸實,自由舒展,表演形式靈活多樣。逢年過節,親朋做喜事,陽西人習慣唱山歌慶賀,歌手與歌手走在一起,也喜歡互斗山歌,一決雌雄。如欣逢山歌擂臺比賽,觀看的群眾更是人山人海,比肩接踵、熱鬧非凡,每當臺上歌手說唱到生動諧趣之處,臺下觀眾人人眉飛色舞、喜笑顏開,現場歡聲雷動。陽江山歌既能給讀者聽眾帶來愉悅,同時還可以使創作者或表演者本身得到自娛,愛好者休閑時可對著唱本自唱自吟、自娛自樂。陽江人對陽江山歌熟悉愛好可見一斑!真可謂是雅俗共賞的娛樂方式。

三、陽江山歌的創作特點及語言風格

陽江山歌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它歷經代代相傳,不斷演變和發展,它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有其獨特的藝術創作特征。它的作品一部分表現為歷史經典作品傳唱形式,另一部分為即興創作、即興說唱形式。兩種藝術形式都有其創作特點和語言風格。

(一)經典作品具有濃郁的古風古韻特征

陽江山歌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可上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和戰國時期的《楚辭》,其詞句優美、細膩、含蓄、委婉,有古詩遺風。文學史把詩和歌并稱詩歌,以詩為歌,以歌唱詩。陽江是中國詩詞之市,素有良好的詩詞文化傳統,陽江詩詞與陽江山歌血脈相連,互相滲透互相影響。陽江山歌經典作品較多以詩歌為說唱內容,套上固定調式傳唱,此類山歌語言高雅文采極好。經典的山歌歌詞工整與詩詞相近,早期文人創作的歌詞,大都嚴格遵守七絕格律,許多古代文化特征被保留下來。其中較為出名的作品,有被清朝廷冊封為才女的陽西藉王若霞,她著有《若霞亭詩集》,錄詩六百余首,該詩集在嶺南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還有被稱為廣東第八才子書的《八才子花箋記》,被稱為廣東第九才子書的《二荷花史》。兩本詩集被稱為廣東俗文學名篇雙璧。《八才子花箋記》是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全書共4.5萬字,寫情寫景十分巧妙,非常高雅,詩集句式中有三字一句、六字一句、七字一句,其平仄、韻律節奏清晰。書中的對花自嘆節:“花貌好,是木樨,廣寒曾帶一枝歸,嫦娥未肯憐孤客,書窗無路到云梯。借問桃源邊處系?休阻滯,但愿重門唔鎖閉,愁人及早到紅閨……”。兩部詩集在陽江流傳甚廣,深受喜愛。流傳下來的佳作名篇還有《自由女》上下篇、《珍珍姐》《勸世文歌》等。駛牛調《自由女》全篇也極具古風文采。如曲一選段:“蕩蕩金風景入秋,家家乞巧樂綢繆。獨我滿腔愁與恨,傷情不忍看牽牛。牛郎織女隔銀河,雙星如切又如磋。天上佳期還會有,人間事愿久分疏……”[2]此類古風佳作構思巧妙、真切感人,更有感染力。

(二)具有獨特的方言化口語化特征

陽江山歌產生于民間,內容都取材于百姓日常生活,山歌說唱具有濃厚的地方語言色彩,并有獨特的口語化特征。它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活潑生動、風趣幽默,為老百姓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愉悅和樂趣。斗歌(俗稱駁歌仔)就是這種方言口語化突出的典型形式。它即場創作、即場誦唱,常常在山歌擂臺賽上可見。這種斗歌歌手大都是山歌的行家里手,機智風趣思維敏捷,歌詞信手拈來,出口成歌,深受群眾喜愛。

如《求婚情歌》里,男唱:“大姐仔,你嫁我啦,(我)屋里(個)銀床兼繡花。銀桶擔水銀甕載,銀籃執菜銀鉤掛。”女唱:“死佬碌,你大滑頭,爛竹斗床木枕頭。爛桶擔水爛甕載,爛籃丐米掛犁溝……”。[3]語言幽默生動、妙趣橫生。

又如《銅盤運水一蔸蓮》,男唱:“銅盤運水一蔸蓮,車過那邊月能圓。黃絲蟻仔盤中轉,點能近得妹身邊?”女唱:“首要做人心愛堅,點能近得妹身邊。等到蠄蟧(蛛蜘)牽緊線,鉆入花芯愛吃穿。”[4]通篇都是口語方言,比喻貼切、生動幽默,把陽江山歌的獨特韻味表達得淋漓盡致。

(三)創作手法和修辭方式特征

陽江山歌的創作手法基本上繼承了詩經的傳統,沿襲了“賦、比、興”的手法。運用夸張、雙關、借喻、比擬的修辭方式。

夸張,如花箋調之《懶夫娘》:“我來唱,唱個懶夫娘,(其)頭毛脫脫(又)嘴長長,上唇栽得幾叻芋,下唇栽得幾行姜,幾冷幾熱(都)無洗水,一個月(系)沖三次涼。沖三次涼(哇)(便)積泥漿,頸柄助泥下得秧。手臂成都火燎棍,跟人講話大聲唱,露出那(尼)牙(有)幾尺長……”。[5]諷刺懶惰入骨三分!

借喻,以形象的事物作比方。如:“今朝共妹隔張田,魂魄過都妹那邊。我愿變成金鈕扣,時時扣在妹胸前。”女接唱:“插田阿哥發花癲,時時扣在妹胸前。我系山崗針仔勒,(一種荊棘)督你衫穿褲又穿”。[6]男青年向女青年表白愛情,雙方所唱的歌詞借喻貼切生動,女青年回復既大膽潑辣又諧趣幽默。

四、不同類型山歌所蘊含的藝術風格

陽江山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不同類型的山歌有其自身的藝術特色,別具一格。陽江山歌可分為生活類、情歌類、勞動類、時政類、儀式類和兒歌類六種。

生活類山歌涉及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也包括人生哲理和人文典故等方面內容。如吟詩調之《中秋賞月》:“秋中賞月對高樓,月對高樓酒上游。游上酒樓高對月,樓高對月賞中秋。”[7]歌詞優雅押韻,給聽者以無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

情歌類山歌在陽江山歌中占較大的比例,多為描述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追求,或抒發愛戀之情或發泄失戀的痛苦,或對父母干涉婚姻自由的不滿和反抗類內容。情歌表現風格有的情意綿綿、含蓄委婉;有的大膽潑辣、直白表露、真摯感人。如花箋調之《五里相送》男唱:“卿送我,出門前,抬頭回望(呵)淚漣漣。蜜月(我)別妻回郡府,放心無落兩頭牽。”女唱:“妻曉得,感情粘,放心無落兩頭牽。奴奴料理(住)家務事,夫君滿意樂心田。”字里行間兩夫妻話別不舍的愛戀之情躍然紙上,令人印象深刻。又如《同唱好夫妻》(一):“夫妻香過豆煎糍,縱然切肉不離皮。廿四小時夫掛我,三百六天我掛佢。行一腳時跟一腳,一天無見就相思。恩恩愛愛同甘苦,生生死死不分離。”[8]通俗易懂、夸張生動,用樸實直白的語言,把情比金堅的愛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時政類山歌,貼近當下的生活,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反映時事政治事件、人物的認知和態度,有對舊社會封建統治的揭露諷刺,有對新社會幸福生活的歌頌贊美,有對當前政策制度的宣傳告知等。這是山歌實用性功能的重要體現。如舊社會流傳下來的《十難歌》:“一難屋爛幾凄惶,望見天星月晃光。日日開天尤自可,落水成逋一口塘。二難果件爛衫巾,顧得口無顧得身。至話投圩來等市,自家失志兩三分。三難人客到門樓,一邊待客一邊愁。心想下米戈餐晏,手摸米甕硬扣扣……”[9]在20世紀60至70年代山歌則是政治色彩濃厚。如:“萬馬奔騰紅旗飄,戰鼓陣陣撼山搖。揮舞銀鋤學大寨,江山明月更多嬌。”改革開放后的山歌內容更是豐富多彩、膾炙人口,往往是抒發對現在幸福生活的由衷贊美,或是各部門利用山歌形式來宣傳各類政策法規等。如《生活提高頌黨恩》:“開放改革幾十春,經濟繁榮日日增。改革春風盈大地,神州百業盡飛騰。和諧社會一番新,神州百業盡飛騰,幸福不忘共產黨,吃水不忘掘井人……”[10]

儀式類山歌分為祭祀歌、訣術歌、禮俗歌三種。祭祀歌是在祭神求福等儀式時而誦唱的歌;訣術歌是巫婆神漢在巫術活動中所唱的歌或咒語;禮俗歌是用于紅白喜事而誦唱的歌。如吟詩調之《堂枚歌》:“新君登位打堂枚,請齊十友到相陪。今天飲罷成龍酒,明年羗酒又來催”。[11]羗酒指生子滿月酒。

兒歌類山歌大體可分為教育和游戲兩大類。好的兒歌都具有娛樂性,語言生動有趣,適合兒童傳唱。可起到教育培養、啟迪智慧、增長知識的作用。如《月亮光光照竹坡》:“月亮光光照竹坡,雞乸耙田蛤唱歌。老鼠行街釘木屐,貓兒擔凳等姑婆。邊個姑婆系偔個,一頭豬肉一頭鵝。”[12]諧趣生動、朗朗上口,兒童十分喜愛傳唱。

五、陽江山歌的演唱調式

陽江山歌的演唱調式流傳下來常見的有:花箋調、吟詩調、駛牛調、斗歌調、猜馬調、堂枚調、喃吆調等。陽江山歌的演唱調式多樣且富于變化。一般是根據不同內容和不同場合而采用不同的調式。在參加婚宴時用堂枚調,在斗歌時可用斗歌調或駛牛調,唱情歌時可用駛牛調、吟詩調或花箋調。即使唱同一種調式,唱法也可以不同。駛牛調調式為五聲“羽”調式,第一、二句都落在主音“6”上,第三句一般落在屬音“3”或中音“1”上,第四句結束時又回到主音“6”音上。同是駛牛調,在女子出嫁時,是一唱三嘆,突出了不舍離開父母的依戀哀傷,叫嘆歌;在斗歌時,演唱則完全不一樣,可以是明快爽口、針鋒相對的風格,又叫駁歌仔;用在男女對唱情歌時,則可以唱得情意綿綿、情深意長,也叫調情歌。花箋調調式是五聲“徵”調,第一、二句都落在主音“5”上,第三句又落在屬音“2”或“3”上,第四句結束又回到主音“5”上。曲調與歌詞相吻合,都是“起、承、轉、合”的句式結構。好的山歌手,能靈活運用每一種調式,使山歌唱起來形神俱備,讓聽眾百聽不厭。

六、陽江山歌的音樂風格

陽江山歌由于使用特色濃郁的方言土語,因此派生出一些屬于陽江風俗獨有的鄉土特征音樂風格。

音樂風格多偏于抒情、優美、自然并可自由發揮,不需要多層次的鋪墊和感情的節制,而是比較集中、強烈地表達內心的情緒,音樂并不過多地講究形式上的修飾,表現手法較單純。

其節奏、節拍自由、悠長、抒情。音調起伏不大,少高音,多中速,音樂旋律風格較平緩,音調之間的跨度不大,一般在純四度范圍。

陽江山歌的襯詞也是音樂風格特色。襯詞是為渲染氣氛、活躍情緒、加強歌曲語氣而經常使用,有獨到之處。如《搓麻調》中:“辛苦(至)遭逢家(至)變遷,(喊)雙親病重(這)臥(呀)床眠。無奈(兮)將兒(呀)來頂債,(我)賣入(至)豪家受苦煎。十年起早(至)難安睡,(我)遞水(至)端茶(兮)待令媛……。”[13]

其中括號里的我、至、呀、喊、兮幾個襯詞,在該首山歌的演唱效果中有轉調修辭、增加韻味的獨特效果,演唱起來變得有血有肉充滿感情韻味。

七、陽江山歌創作結構特點

(一)陽江山歌句型結構嚴謹。多為七言四句短歌和七言四句以轉韻長歌為主的句型結構。也有五字、六字、八字、九字不等的長篇,但主要是以七言四句為基本單位。文人創作的山歌,大多嚴格遵守七絕格律。而現代的近體詩與七絕相近,卻不講究平仄粘對,押韻順口便可。一般都是第一、二、四句押韻,韻多為平聲,平仄都以地方土語韻腳相符。

(二)運用接尾反復手法。在山歌對唱時,接唱者要在第二句重復上首山歌最后一句,形成一唱一和,連環不斷的結構方式。如《盡心盡孝敬雙親》甲唱:“山歌對唱響登登,今晚唱條勸世文。如今社會和諧好,后生尊敬老年人”。乙唱:“養兒育女系艱辛,后生要敬老年人。做仔應該多孝順,元蹄豬腳敬雙親……”[14]

(三)長歌必須使用頂真手法。長歌前四句末句最后一字或兩字,就是下四句的首句開頭,如此連接下去,目的是加強上下歌詞的勾連銜接、結構緊湊音節照應。如駛牛調之《自由女》:“捧讀君書自愧羞,傷情不忍看牽牛。初會未曾懷別意,本愿同君到白頭。白頭琴瑟詠調和,人間事愿久分疏。君起麻籃無好底,怪奴醋海不生波。生波君怨乜誰呢?執支筆寫絕情書……”[15]

八、陽江山歌的局限性

(一)由于陽江山歌用地方語言演唱,且押方言韻,雖然有獨特的地方語言特色,但由于外地人聽不懂陽江方言,無法理解其所蘊含的意境,不利于陽江山歌在更大范圍的普及與推廣。

(二)陽江山歌在舞臺表演時,音樂效果不盡如人意,缺少現代音樂伴奏烘托氣氛,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陽江山歌的唱腔由于其固有的歌曲調式,往往是一調到底,在一般場地表演山歌說唱無問題,但到了舞臺上就凸顯出固定調式的局限性,其山歌音樂節奏變化不大,高低音調較平緩起伏少,難以體現歌曲中故事情節的變化、轉折和高低潮,唱者與聽者共鳴點少,音速慢多拖腔,顯得重復呆板冗長,讓人聽久了覺得乏味產生疲倦感覺,生動活潑不足,多靠語氣襯詞完成起承轉合作用,所以歌曲音樂效果不佳。而且山歌說唱和小品基本上沒有樂器伴奏,有時用梆子或二胡伴奏,舞臺表演節目中沒有合伴奏音樂的烘托和支撐,顯得單調乏味。

(三)陽江山歌舞臺表演視覺效果差,觀賞性娛樂性效果不佳

陽江山歌說唱、山歌小品、山歌劇在舞臺上表演比較單一,沒有精致的舞臺設計,沒有現代的背景燈光字幕,更沒有伴舞,演員沒有華麗的服飾與妝容,只有樸素的行頭,演員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沒有表情動作設計,大多只是站在舞臺上說唱,沒有與劇情相對應的動作配合。顯得不生動不出彩,所以吸引力不夠。

九、陽江山歌傳承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在改革開放后陽江山歌得到當地政府和宣傳文化部門的重視,在推動陽江山歌的傳承與發展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陽江山歌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陽江市從1987年起每年都舉辦山歌擂臺賽,吸引了無數群眾,對陽江山歌的傳承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陽西縣群眾特別喜愛山歌,該縣2007年被授予“廣東省山歌之鄉”的稱號,陽西縣文化部門和縣山歌協會在保護傳承陽江山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績顯著。近年來,陽江收集整理出版了很多陽江山歌唱本、山歌集,并創作出一些具有現代元素的山歌小品、山歌劇。如2007年陳慎光創作的山歌說唱“花箋調”《關鍵時刻》在廣東省第五屆群眾戲劇曲藝花會上獲得金獎;2009年李代文創作的山歌劇《珍珠慈姑》在廣東省第六屆群眾戲劇曲藝花會上獲得銀獎;特別是2010年創作了大型山歌劇《嶺南圣母之戀》,將陽江山歌歌調譜為正規曲譜,音樂節拍規范化,首次把陽江山歌以大型戲劇形式搬上現代舞臺,該劇在市內外共演出70多場次,受到專家學者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由于時代變遷和文化音樂多元化的沖擊,青年人的娛樂方式通過現代媒體有了更多的選擇,陽江山歌作為一種古老土著的說唱藝術,登上舞臺就凸顯出其在視覺和聽覺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年輕人對山歌興趣不濃,不愛聽不愿學不愿唱,甚至還覺得聽、唱山歌很土很俗,所以學習與傳唱陽江山歌的年輕人很少。而現有的山歌歌手年齡普遍偏大,且已逐步踏入中老年齡,特別那些能唱能編、能現場對歌的歌手更少。現在情況雖有所改善,但陽江山歌傳承工作總體仍處于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窘境。陽江山歌的傳承與發展仍是任重而道遠,需要繼續努力做好保護和傳承工作,需要全社會有識之士獻謀獻策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

十、陽江山歌傳承與發展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各級政府文化宣傳部門要繼續加大對陽江山歌傳承發展的支持力度

陽江山歌的傳承與發展,光靠幾個非遺傳承人和山歌學會及社會熱心人士的呼吁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全社會和廣大群眾在思想認識上重視和行動上的支持,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在宣傳輿論、經濟、政策各方面的引導和扶持,針對存在問題研究對策、采取措施,營造全社會良好山歌傳承氛圍,為陽江山歌的振興和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條件,并落實到位。

(二)發掘經典精品山歌劇本

好的音樂藝術作品是成功的關鍵及基本保證。對于百姓喜愛的經典傳統作品,要秉承借鑒、吸收、整合、創新共存原則,把握陽江山歌傳統文化基本特征,組織專業人員精心篩選整理,挖掘保留優秀的經典山歌劇本,并用現代化的音像設備記錄整理保存,把精品劇本刻錄成VCD、DVD光碟、制作伴奏,制成MP3或MTV發到網上,這樣能讓更多人接觸到陽江山歌,了解陽江山歌。

(三)創作新作品

只有好的作品才能吸引觀眾,吸引年輕人。中國著名的作曲家徐沛東曾說:“山歌作品如果不發展,再好的傳統文化都會式微,甚至隨時都會面臨被時代淘汰的危險。”創新的作品要針對原來陽江山歌缺乏現代元素的弊端,在音樂制作時加入時代新元素、增加舞臺設計、燈光、背景、字幕、音響伴奏、伴舞等要素,適應現代人的審美眼光和娛樂品味。調整山歌歌曲結構,改革表演形式,精心設計舞臺及背景音響等,增添現代元素戲劇娛樂效果。新作品不能完全跟著傳統走,應在保留原陽江山歌特色精華的基礎上,用現代人的審美觀念來創作,用新思路、現代科技,讓陽江山歌另闖一條新路,從而煥發出新的生機,但歸根結底它還是陽江山歌。早幾年創作的陽江山歌大型歌劇《嶺南圣母之戀》就是一個很好的成功創新作品,希望以后能創作更多這樣成功的陽江山歌劇。

(四)讓陽江山歌走進學校

學校是山歌傳承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陣地,將陽江山歌引入學校是培養山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陽西縣早幾年就已開始與學校對接進入了,讓山歌好手進入學校教學生唱兒歌唱山歌,并現場示范表演,讓學生從小了解山歌,學唱山歌,從而逐步愛唱山歌。現已取得初步效果,這個活動應堅持下去,日久必見成效。

(五)發揮各級基層文化推廣站作用

由基層文化站印制售賣陽江山歌唱本和光碟,或舉辦山歌報刊,新山歌創作評比,每逢圩集日辦些小型山歌擂臺賽,斗歌會等,形成一個大眾創作山歌、唱山歌、斗山歌的生動局面。

(六)借鑒學習他山之石

以本省梅州市為榜樣,成立陽江山歌劇團,由非遺傳承人選拔一批熱愛陽江山歌的青年藝人,按半財政半市場的經濟運作模式,給予劇團員工事業編制或合同制工資保底待遇,并根據業績考核提取績效獎勵,發揮非遺傳承人和演員的聰明才智,多出精品,以其為專業骨干隊伍,在全市各地或省內外傳唱演唱,以此帶動全市的山歌傳承。另外再發展成立鎮級基層山歌協會,在廣大農村推廣宣傳陽江山歌,定期在各縣舉辦山歌擂臺賽,發動熱愛鄉音的企業家贊助獎勵,在全市范圍形成一個宣傳推廣陽江山歌的好氛圍。

筆者認為:傳統的山歌作品,無論在內容及音樂制作方面,由于時代的局限,存在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當前已遠離陽江山歌所產生的環境和土壤,古老的土著的音樂形式顯然與現代的欣賞水平和娛樂口味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們在山歌的傳承與發展中,必須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今后的山歌創作,作者應根據現代大眾的審美標準,結合現代音樂元素與傳統山歌特色,著力提高山歌作品的時代魅力,創作出讓大眾更為滿意的更具時代氣息和市場價值的好作品。

陽江山歌文化是在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交互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經過歷代的吸收、借鑒、融會貫通,呈現出區別于其他傳統音樂形式的豐富內涵,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魅力。陽江山歌不僅是陽江文化的標識,更是中國文化的標志,聽陽江山歌可以了解陽江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可真實感受到陽江人民的情操。為發掘歷史文化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在保護傳承陽江山歌的過程中,把握好陽江山歌的藝術風格、藝術特征,研究探索其獨特的音樂形式,與時俱進,揚長避短,創作出更多的具有現代審美標準的作品,從而滿足陽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注釋:

[1]馮 崢.漠海鉤沉[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297.

[2]林銳熙主編,中共陽江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市山歌學會編.陽江民歌民謠集[M].2016:41.

[3]林銳熙主編,中共陽江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市山歌學會編.陽江民歌民謠集[M].2016:93.

[4]陽江市文聯編著.文化陽江系列之《文化現象》[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110.

[5]林銳熙主編,中共陽江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市山歌學會編.陽江民歌民謠集[M].2016:79.

[6]陽江市文聯編著.文化陽江系列之《文化現象》[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95.

[7]林銳熙主編,中共陽江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市山歌學會編.陽江民歌民謠集[M].2016:21.

[8]曾憲忠.曾憲忠山歌集[M].陽江市藝術創作室編印,2012:90.

[9]陽西縣文聯,陽西縣群賢閣合編.南湖山歌選(一)[M].2016:39.

[10]陽西縣文聯編.陽西縣首屆山歌文化節《山歌選集》[M].2016:55.

[11]林銳熙主編,中共陽江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市山歌學會編.陽江民歌民謠集[M].2016:24.

[12]林銳熙主編,中共陽江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市山歌學會編.陽江民歌民謠集[M].2016:12.

[13]林銳熙主編,中共陽江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市山歌學會編.陽江民歌民謠集[M].2016:89.

[14]曾憲忠.曾憲忠山歌集[M].陽江市藝術創作室編印,2012:36.

[15]曾憲忠.曾憲忠山歌集[M].陽江市藝術創作室編印,2012: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视频网|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毛片视频网| 日本91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1级黄色毛片|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 婷婷伊人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aa国产一级毛片| 婷婷亚洲天堂|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欧美亚洲欧美区|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99热精品久久| 色九九视频|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毛片久久久|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蜜臀| 伊人91在线|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国产精品成|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国产黄视频网站|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精品国产99久久|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91视频国产高清|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91丝袜乱伦|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91网站国产| a网站在线观看|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色综合综合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五月天综合婷婷| 91人妻在线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国产白丝av| 亚洲欧美成人|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老司机精品久久|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亚洲婷婷丁香|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