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志剛 副主任醫師 溫嶺市中醫院
“總覺得喉嚨有東西,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前段時間,張女士來我門診就診,迫不及待地向我訴說她最近幾個月的苦惱:總覺得如鯁在喉,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醫院,每次檢查后都說是慢性咽炎,吃了清咽利喉的藥物,但效果并不明顯。
我為患者做了喉鏡檢查,發現除了雙側聲帶稍肥厚,勺間區黏膜水腫外,無其他異常發現。謹慎地追問患者是否有反酸、打嗝、噯氣等癥狀,患者不以為意地說自己胃不好多年,最近確有反酸、打嗝不適,但沒有像以前一樣胃痛胃脹。這下我的心里有了數,于是讓她約了胃鏡檢查。胃鏡檢查結果果然不出我所料:食管下括約肌松弛,有胃酸反流到食道的痕跡。
我告訴患者,喉嚨不舒服跟她多年的胃病有很大的關系,并給她開具了胃藥的處方,患者很納悶:“醫生,我明明得的是咽喉炎,怎么給我開治療胃病的藥啊?”
“嗓子不舒服,咳不出來也咽不下去,這是慢性咽炎的表現。”這句廣告詞大家耳熟能詳,很多人也是靠這句廣告詞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了慢性咽炎。其實,“嗓子不舒服,咳不出來也咽不下去”也同樣是反流性咽喉炎的表現之一。反流性咽喉炎雖然和一般慢性咽喉炎的癥狀很相似,比如咽異物感、聲嘶、慢性咳嗽等,但有其特殊的發病機制。
為了搞清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簡單地了解一下食物吞咽的過程。在人體食道和胃連接的地方,有個單向的“閥門”,叫做賁門。由于食管下括約肌的收縮,平時這個門是關閉的,在吃飯的時候賁門打開,食物就能咽到胃里,吃完飯這門就關上了,胃里的東西不會再反上來。
但是,如果這扇門出了狀況,也就是說不該松弛的時候,括約肌也出現了松弛的狀態,就像是門關不緊了一樣,胃里面的胃酸、消化到一半的食物、膽汁、氣體,會通過這扇沒有關緊的門向食管的方向反流。胃酸一方面直接對我們的黏膜產生刺激,反流到食管里的東西就會刺激食管,產生反酸、燒心的感覺,如果反流到了咽喉部,就可能會出現喉嚨的異物感、梗阻感及聲音的嘶啞;另一方面,胃酸刺激食管遠端的迷走神經末梢,會引發咽部持續性清嗓、咳嗽等癥狀。
有相當一部分的患者反映他們平時胃是好的,沒有這種反酸或燒心的感覺,怎么也被診斷為反流性咽喉炎呢?
以前,反流性咽喉炎作為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癥狀之一。近年來,它已經成為耳鼻咽喉科被廣泛認識的一種咽喉疾病。反流性咽喉炎病根在胃,癥狀主要在咽,白天癥狀明顯,尤其在坐立時。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癥狀在胃部,且夜間平臥時癥狀明顯。此外,雖然兩者都是胃內容物反流引起的,但由于食管及胃內有抗酸屏障的存在,食管內1 天出現50 次的反流都被認為是正常的。但在咽喉部,一周出現3次反流就能產生病理性損傷。很大一部分患者,胃食管反流的量和持續時間都在正常范圍之內,不至于產生“燒心”和食管炎等胃食管反流癥狀,但較為“脆弱”的喉黏膜上皮還是容易被反流的胃內容物損傷,出現咽喉部不適。
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會出現咽部異物感、梗阻感、痰粘感、咽癢、咽痛、咳嗽、持續性清嗓、聲音嘶啞、發聲疲勞、陣發性喉痙攣等不適。總覺得有異物在喉,但進食的時候異物感會消失。有時還會出現反酸、噯氣、打嗝等癥狀。當胃內容物反流到鼻腔、耳朵,患者還會出現鼻咽不適、鼻涕倒流、中耳炎等癥狀。大家不要覺得小小咽炎不足恐懼,在炎癥長期的刺激下,可能長出聲帶息肉、接觸性肉芽腫、聲帶白斑,甚至咽喉反流可能是喉癌前病變和喉癌發生的潛在危險因素之一,危及患者生命。
反流性咽喉炎如果按照慢性咽炎來治療,只能白費功夫。甚至到最后發現癥狀并沒有好轉,反而加重病情。抑酸治療聯合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目前主流的治療方法。
抑酸治療主要就是患者所說的“胃藥”,它們可抑制胃酸分泌,從而減少胃酸反流進入咽喉部引起的損傷。目前針對胃酸過多的藥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中和胃酸的,比如說鋁碳酸鎂片;另一種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質子泵抑制劑,就是我們常聽說的拉唑類藥物。較常用的有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如果能按照要求規律服藥,并服用足夠的療程,一般而言,治療效果都是不錯的。
從中醫的角度看,脾胃乃后天之本,脾不升清則咽喉部失于濡養,胃不降濁則濁氣上犯,導致反流。在西藥治療的同時,可以給予枳殼、黨參、白芍、生地、茯苓、陳皮、柴胡、郁金、桔梗、甘草等中藥服用,發揮益氣活血、生津利咽、健脾理氣的作用。中醫強調一人一方,針對性更強,癥狀緩解更快。
就像我一開始提到的患者張女士,治療1 周后,患者來院復查,反饋說中西醫結合治療只吃了兩三天的藥,咽喉部不適癥狀就緩解了不少。我仍然建議患者足量使用藥物4 周。4 周后復查,患者不適癥狀全部消失,間接喉鏡檢查勺間區黏膜水腫減輕了很多。
正所謂“三分治,七分養”,防重于治。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發聲習慣的改變對于咽喉反流疾病的緩解具有重要意義,有些輕癥患者通過合理調整作息和生活習慣,該病就可以控制。對于治療期間的患者,如果沒有配合有效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治療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生活要注意兩點:
●調整飲食習慣。
建議清淡飲食,遠離肥甘厚膩、生冷油炸、辛辣刺激的容易導致胃酸反流的食物,這些食物主要有咖啡、巧克力、奶茶、酒精及特別高油脂以及特別高甜度的食物。還要特別注意少吃糯米類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少用刺激性調料,如咖喱、胡椒粉、薄荷、辣椒等。
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 每一餐盡量不要吃得過飽,尤其是晚餐,吃得飽飽地入睡,會增加夜間出現反酸燒心的可能性,建議在睡前2~3 個小時吃飯,這樣子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讓胃排空,當然也要盡量避免睡覺前食用小零食和夜宵。
●調整生活習慣。
建議禁煙酒。煙霧中的尼古丁有松弛括約肌的作用。長時間吸煙,會造成括約肌處于松弛狀態,導致胃酸更加容易返流進食道和咽喉。吸煙飲酒還會讓唾液分泌明顯減少,而唾液能夠幫助我們中和胃酸。
超重或者是肥胖也會增加發生反酸燒心的機會,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過重會導致胃部的壓力增高,增加胃部對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導致“門”關不緊。減重后返流的癥狀一般會有所緩解,夜間睡眠質量也會有所提高。
避免穿過于緊身的衣褲,或者腰帶勒得特別緊,這些都有可能導致胃內壓力升高,誘發反酸燒心。避免飯后劇烈運動,飯后散散步就不錯,讓胃排空,這樣有利于預防夜間出現反酸燒心的癥狀。
如果反酸燒心的癥狀經常出現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那可以在靠近頭側的床腳下墊一些穩定的物體,把床頭抬高15~20 厘米,讓床體產生一定的傾斜度,這樣可以減少胃食管的反流。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雖然反流性咽喉炎會引起燒心、喉嚨堵、聲音嘶啞這些情況,但是并不等于所有的燒心、喉嚨堵和聲音嘶啞都是由反流性咽喉炎所造成的。比如胃潰瘍、食管癌、心臟病,都有可能出現上述的某一種或幾種癥狀。所以有以上癥狀時,建議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