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巧娟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很多寶寶出生后,家長就開始糾結一些問題:孩子的舌系帶短不短?要不要剪一刀?不剪,怕影響孩子以后說話。剪,又心疼孩子,怕孩子受罪。那么到底要不要剪呢?
舌系帶,就是我們張開口翹起舌頭時所看到的那一條在舌和口底之間的薄條狀組織。有的人舌系帶比較薄,有的則比較厚。正常舌系帶可以使舌頭活動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齒齦。
舌系帶過短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主要表現為舌底下正中處黏膜皺襞附著靠前,在舌部的附著靠近舌尖,在口底的附著靠近下頜牙槽嵴,嚴重的或附著于下前牙的牙齦上。這種情況會使舌的正常活動受到限制,舌頭因此不能伸長到口外,或往上不能接觸上唇,舌前伸時,因舌系帶短,牽拉著舌頭,舌尖部出現凹陷,呈"W"形。
舌系帶過短常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較嚴重的才會出現伸舌受限。部分患者可能會存在母乳喂養困難、創傷性潰瘍(因過短的舌系帶與兩個下門牙摩擦發生潰瘍)、錯牙合畸形等,成人患者也有反映說話久了舌部吃力。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發音不清肯定是舌系帶有問題,帶到醫院剪一下舌系帶就好了。其實引起發音不清的原因很多,如出生時難產缺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聽力障礙、先天性唇腭裂等發音器官缺陷都可能導致語音障礙,還有可能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缺乏足夠的刺激,語言環境不好,也有些發音不清的小孩找不到任何器質性的原因,其實由于舌系帶過短導致的發音不清很少很少。
中文發音時是不需要舌頭伸出口腔外面的,發卷舌音舌頭也不需要翹得很高。臨床上有很多舌系帶嚴重過短的人發音卻很標準,而大多數過來看發音不清的孩子,舌系帶都是沒有問題的,或者說是已經做了舌系帶手術,發音還是不準確。
很多人認為舌系帶短一定要做手術,而且越早越好,小的時候“剪一刀”不用縫合,長大了會因為舌系帶變粗而需要復雜的手術。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舌系帶過短是否需要手術以及手術的時機目前都沒有定論,可以說因人而異。
對于舌系帶短的孩子,如無功能障礙可不做手術,如果嬰兒舌系帶嚴重過短,影響吸吮,可以早點手術;舌系帶很薄,呈膜狀,沒有明顯的血管,也可以出生后就做手術;反復發生創傷性潰瘍的舌系帶過短也建議早點手術。其他孩子,可以等到4~5 歲能自主配合手術了再做。因為嬰兒的舌系帶正處在發育階段,在新生兒期,舌系帶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發育過程中,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正常兒童2 歲以后舌尖才逐漸遠離舌系帶。所以,嬰兒時期舌系帶多呈緊張狀態,可能出現舌系帶“過短”的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帶的附著會逐漸向口底下移,逐漸變得單薄而松弛,舌的活動度也會變得更加靈活,舌系帶可能就不短了。所以舌系帶要不要剪、什么時候剪,有這個問題的家長,還是把寶寶帶到專業的醫生那里,請他們幫忙判斷。
傳統的手術方法是在局麻下切開成形再縫合止血,1 周左右拆線。目前也有激光舌系帶修整術,對于不同情況的舌系帶,調整激光的參數后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激光矯正舌系帶短可以降低術后出血、腫脹和感染的發生,減輕幼兒對手術的恐懼感。
由此看來,家長們要注意,孩子發音不清,不能盲目剪舌系帶,是否需要剪舌系帶還是要到專業口腔醫療機構,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評估分析、治療或者語音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