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莊娟

民警在酒店進行安全檢查

民警在小吃街巡邏防控
貴州省望謨縣王母派出所以“滿格狀態、頂格標準、真格措施”深入推進社會治安整治,帶給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王母派出所結合轄區居民生活特點和警情研判情況,科學劃定重點巡防區域,合理制定、調整巡邏路線、時段,將巡邏延伸覆蓋到所有治安復雜點,構建全封閉的圈層查控圍欄。
——“一體化”視頻巡。王母派出所依托智慧街面巡防治安管控信息指揮系統,實現一屏“查全城”、一網“管全區”,推動社區治理向智慧化、精細化邁進。“蟠桃街道頭道河發生一起家庭糾紛,請處警組立即前往現場處置。”9月12日12時許,綜合指揮室值班民警接到警情,立即調度最近距離的巡防警力處理,最后糾紛調解成功。設置專員實時巡查監控大屏,掌握轄區動態,根據不同情況快速調整社會面巡邏方案,做到對巡防警力的精準掌控、及時調度。同時,實現警力調度圖上可見、出警軌跡線路可見、處警現場視頻可見,增強巡邏防控效能,點對點、可視化的指揮調度和精準布控、智能查控,填補了服務群眾、打擊違法犯罪中時間和空間的斷層與盲點。
——“網格化”全覆蓋。王母派出所將轄區劃分為3個網格,建立以人防為基礎、技防為重點、全民參與、多元模式并存的治安防控模式。每個網格均設置治安崗亭,全天候執勤,并配備流動前哨。在商業街設置王母新城警務站,把警力擺上街面,發揮服務群眾、快速處警、震懾犯罪等功能。
——“124”快反街面巡。王母派出所根據轄區三個街道區域特點,因地制宜,構建“124”快反模式,即依托“1”個中心派出所,組建“2”支共22人的常態化片區快反隊,分布在城區街面、文化廣場等重點區域,有力實現有警處警、無警巡邏,增設“4”支共16名警力的快反隊,以網格為依托,對網格內商圈、夜市攤點、休閑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區開展巡邏防控,將警力撒到街面,營造轄區安全良好秩序。
“感謝警察同志為我找回摩托車。”王母街道群眾盧某元發自內心感激。8月20日,他報警稱摩托車被盜。王母派出所辦案民警根據線索綜合研判,最后抓獲犯罪嫌疑人楊某亮,成功追回被盜摩托車。
王母派出所緊盯突出的違法犯罪活動,用好“打、治、化、聯”綜合施治“四字訣”,用最堅決的態度、最嚴厲的手段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以“打”當頭除犯罪。始終堅持“嚴防嚴打、以打促防、露頭就打”,加大對涉槍涉爆、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打擊治理力度,嚴厲打擊侵害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合法利益的違法犯罪。
——以“治”溯源清頑疾。聚焦重要警情研判治理,強化重點人員、群體的穩控化解,清查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案件辦理不規范、案管中心使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著力消除各類頑瘴痼疾隱患。
——以“化”調解防升級。聚焦感情糾紛、家庭糾紛、鄰里糾紛、債務糾紛等重點,集中開展大排查、大化解、大調處工作,及時預警、多元化解可能引發案事件的突出矛盾糾紛,努力做到“矛盾發現得早、糾紛排查得出、問題處理得了”,最大限度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解決在村及社區。
——以“聯”共治聚合力。進一步深化警保聯動、警企聯動、警醫聯動、警校聯動、“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務群聯動等工作機制,建立微警務群46個、覆蓋5000余名群眾,延伸警務工作觸角,發動群防群治力量,構建全民共治共享平安格局。
近期,王母派出所轄區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8.6%,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5.5%,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余起,實現“民轉刑”“刑轉命”案件零發生。
“你們有一個滅火器過期了要及時更換,消防安全設備不可忽視。”9月11日晚,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統一行動中,王母派出所民警對休閑娛樂場所進行安全檢查時,發現環城路富驕足浴店存在滅火器過期的問題依法要求整改,并向工作人員宣傳講解相關安全知識。
王母派出所緊盯重點群體多維宣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
王母派出所聯動多部門,通過群防群治全民法制安全宣傳教育的機制,協調縣局治安、禁毒、刑偵等警種部門,聯合消防、衛健、教育等單位,把安全宣傳帶進單位、家庭、學校、場所、社區、村寨、行業等,零距離推進教育宣傳工作,形成宣傳教育“七進”模式。
王母派出所大力豐富宣傳載體,在重要地段設置標語、張貼海報、LED顯示屏播放宣傳視頻等,聯合移動、聯通、電信等平臺向轄區內各通訊用戶發出宣傳短信,發放宣傳資料。此外,拓展“互聯網+”模式,借助“公安+”多元共治微信警務群發布或轉發各類普法宣傳教育信息。
近期,王母派出所共開展集中宣傳活動20余次,發送宣傳單頁2000余份,張貼海報500余張,宣傳覆蓋群眾6000余名,定期在46個微警務群轉發普法推送,使5000余名群成員提高了安全意識,營造了公安主打、社會參與的良好整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