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當前,公安機關正不斷加大對電信詐騙案件的打擊力度。在預防措施上,各地派出所民警結合轄區特點,也想了許多辦法,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電信網絡詐騙防范宣傳工作。然而,電信詐騙案件還是時有發生。本期請派出所民警結合工作實際聊一聊:采取什么樣的工作方法才能把防范電信詐騙宣傳做到入腦入心?

電信詐騙發案率逐年上升,我轄區同樣如此。每次見到被害人惶恐、懊喪、希冀的神情,我都痛徹心扉。未雨綢繆,永遠好于事后諸葛。怎樣預防詐騙,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是深挖本質,化繁為簡。電信詐騙是“高明”的魔術,也是部“精彩”的電影,有“好”的“劇本”、“演員”、“導演”,讓群眾防不勝防。我要做的就是揭秘、劇透。因此,我編寫了案例,力求直白、生動,讓群眾喜聞樂見,在群眾心中筑下防詐的籬笆墻。
二是分類施教,聚而化之。不同的電詐對應不同的受眾,比如“領導指示”騙的是企業會計,“免費領鍋”瞄準的是網購達人,自由職業者對刷單幾乎沒有抵抗力。于是,我有選擇地通過入戶入企走訪、員工培訓會、商戶洽談活動等進行反詐宣防,針對不同群體準備不同內容,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群策群力,發揮功用。可以利用身邊的案例為其他人敲響防詐警鐘。我手機里有網格員、小區樓道長、人民社管員等多個微信大群,每次把“警情通報”發布在群里,大媽們在家長里短中就幫我宣傳了防詐。另外,我還不定期地走進校園開展生動有趣的防電詐宣傳,并讓孩子們把反詐知識帶回家。有了這些生力軍,一傳十、十傳百,往往能夠起到非常好的宣傳作用。
今年以來,我們派出所堅持全警動員、全力以赴,開展多維度、點穴式、靶向型精準反詐宣傳防范,積極構建全民反詐格局,取得顯著成效。截至10月,轄區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同比下降46.63%,案損同比下降44.97%。主要做法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以點帶面,凝聚全民反詐最大合力。組建由“五老人員”組成的“反詐義務宣傳隊”,深入社區開展接地氣的反詐宣傳。全所60個民警輔警與35個網格精準對接,發動轄區200多位樓道長,組建多個反詐小分隊,開展掃戶、掃街、掃樓行動。在賓館等場所設置反詐承諾書簽名處,提醒每位入住客人并讓其簽名。今年轄區65家賓館電詐案件實現“零發案”。
二是創新舉措,破解宣傳質效提升難題。依托電視臺和廣播站開展反詐專題播報,定期播放方言版和普通話版“反詐警示”。給每輛警車安裝反詐智能喇叭,穿梭在大街小巷循環播放反詐提示,時刻提醒群眾。在各小區打造“反詐長廊”,將反詐宣傳標語、典型案例等展現在長廊上,讓群眾做到休閑學習兩不誤。接到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面對面勸阻預警對象,目前共開展反詐勸阻769人次,為群眾挽回損失200余萬元。
三是精準輻射,發揮全民攻勢最強戰力。針對容易被騙的家庭主婦群體,堅持每天點對點電話宣傳提醒。運用轄區各宣傳欄LED屏等宣傳資源滾動播放防詐小貼士,并進村入企指導群眾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掀起全民反詐宣傳熱潮。創建培育2個“無詐社區”,通過示范引領筑牢反詐“防火墻”。(胡昌清整理)
近年來,各種針對“銀發族”的新型騙局層出不窮,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服務”“關愛”老年人的旗號招搖撞騙,以“投資返利”“名醫神藥”“老有所依”等名目,圍獵老年人群體。
為此,我們所堅持預防為先、全民參與的理念,加大防范養老詐騙的宣傳力度,將防范養老詐騙宣傳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延伸至公園廣場文化,創新建設反詐宣傳“新高地”。我們以老年群眾經常性聚集的公園作為選址目標,積極協調公園管理部門,在轄區公園籌建防范養老詐騙主題宣傳角。
宣傳角現場設置了反詐宣傳展板和反詐宣傳牌,涵蓋“反詐科普”“典型案例”“反詐知識”等多個篇章,形象生動地向群眾展示反詐常識、詐騙危害、反詐措施等內容,使反詐主題元素與原有的自然景觀相融相長、“交相輝映”,讓防范養老詐騙宣傳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切實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
前些時候,轄區有位女村民遭遇一冒充外地警官身份的電信網絡詐騙案。接到預警后,我們緊急尋找到了女村民,幫她挽回28萬元經濟損失。女村民的左鄰右舍聽說后紛紛前來安慰心有余悸的她,我趁機讓她把被騙的過程與細節講給鄰居們聽。鄰居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騙子就是這樣把她的錢騙走的,這陌生電話可真不敢亂接呀。我順便把一些電信詐騙的種類與手段等防范知識也講了講,宣傳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受此啟發,征得女村民的同意后,我讓她重新把上當受騙的過程詳細講述下來,并錄成了視頻,配上民警的講解,制作成一部“現身說法”的反電信詐騙宣傳短視頻。這段有著當地口音的土話視頻很快就在朋友圈、微信群內傳播開。由于是發生在身邊的事情,群眾的關注度高,也更容易接受。此后,一提起電信詐騙案件,有人自然而然地會說起這起女村民被騙的事,警惕性也提高了;看到標有國外或外地的陌生號碼,群眾都會選擇拒絕,有的群眾還打電話向民警咨詢真假。看到群眾的防范意識提高了,我心里十分高興。看來,這土方“治病”確實有效。
“現身說法”的宣教方式因為記錄的是身邊事,土語土話的講解更容易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易于讓他們接受。對于安全防范的宣傳,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嘗試。(宋欣杰整理)
近幾年,電信詐騙的手法不斷翻新,層出不窮。公安機關在打擊此類犯罪上可謂是毫不留情,絕不手軟,但還是有群眾屢屢被騙。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加強防范工作呢?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在日常巡邏過程中,做好轄區內頻發詐騙案的宣傳工作,提高居民的防詐騙意識。二是及時張貼防詐騙海報,發放防詐騙宣傳單,調動轄區的社會力量,形成群防聯動機制。三是走街串巷賣吆喝,全方位無死角地開展反詐宣傳,全力動員群眾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及時阻止人民群眾上當受騙。四是做好轄區內老年群體的防詐騙工作,及時與他們的家人溝通,形成家、所共防共幫的防詐騙局面。
結合基層工作經驗和轄區特點,就如何將防范電信詐騙宣傳做到位,我提幾點想法:
一是見縫插針展本領。派出所工作繁忙、瑣碎,警力不足,很難有集中、大量的時間專門開展電信詐騙宣傳工作。針對現有狀況,必須整合資源,從點滴入手。我們所專門召開了全體工作會議,要求切實提高民警輔警反詐宣傳的意識,將展板、橫幅、“國家反詐中心”App工作牌等宣傳資料充分配備到位,以所內警力為基礎,拓展網格治理力量,結合所內日常入戶走訪、疫情防控、戶政服務、接處警等工作,多場景、多手段地開展反詐宣傳工作。
二是因人制宜顯成效。根據以往實踐經驗,傳統的機械式、走過場式的反詐宣傳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群眾對宣傳內容一知半解,不能做到入腦入心。因此,必須在縱深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群眾的理解力和執行力。可以根據轄區居民的年齡、職業、區域等指標,采取有針對性的宣傳措施,結合案例、法律知識,匯編一些瑯瑯上口的口訣、兒歌,便于群眾記憶運用。
三是精準施策治痼疾。以警務技術平臺為基礎,全面搜集被騙群體信息、電信詐騙警情和案件等,歸納、總結出易被騙人群、區域,常見的詐騙手段、套路等。組織專人走訪易被騙人群,以本省、本市范圍發生的案件為例,講好身邊的反詐故事,逐漸提高轄區居民的反詐意識與防詐水平。
2021年9月,我調至城北派出所工作。所領導讓我充分發揮女民警耐心細致的優勢,全面做好轄區反詐宣傳工作。為了護好群眾的“錢袋子”,我發過傳單、拍過短視頻、上過講臺……
起初,我們采取的宣傳方式是四處發放反詐宣傳單。傳單像雪片一樣發到了群眾手中,但是電信詐騙發案率的下降并不明顯。有的群眾會看傳單,有的群眾則置之不理,宣傳效果不理想。我們認真反思并及時調整,決定采用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
我們開始嘗試拍攝反詐短視頻,在警民微信群中進行推廣,引起較大反響。我們走進校園,開展反詐課堂,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讓學生把反詐知識帶回家。我們深入小區、村組召開反詐座談會,動員熱心的大爺大媽加入反詐義務宣傳隊,請他們多向身邊的人宣傳反詐。漸漸地,群眾開始關注反詐、重視反詐,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比如我片區的大武村、東坡名郡小區,今年上半年發案率較高。經過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從6月至今實現電信詐騙“零發案”。(甘青整理)
電信詐騙案之所以常發,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隱蔽性強,不易察覺,嫌疑人只需要一通電話就可能讓受害人乖乖就范,不知不覺中就上當了。二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大多數人在利益面前都容易把持不住自己,遇到突如其來的“好事”式恐嚇都容易反應不過來,越是這樣越容易上當。
派出所民警明白了上述兩個原因,有針對性地做起工作來,就容易多了。首先,充分運用各種社交平臺做好宣傳,鼓勵轄區居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把轄區居民拉入一個微信群,每天在群里提醒,每周編報案例推送,用身邊的事例警示教育大家。其次,對于老年人上門入戶宣傳。走千家進萬戶,一人不落,一家不漏。和老人嘮嘮家常,把反電詐知識滲透到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次,社區民警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公布出去,隨時解答群眾的疑問,做到有問必答、有疑必糾。通過已發的電信詐騙案件來看,案發時只要有人稍加提醒,就不會被騙。最后,主動與村委會、社區、街道協調合作,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把防范電信詐騙宣傳融入到轄區居民的每一個生活細節中。
老實說,在開展電信網絡詐騙防范宣傳上我是走了不少彎路的。雖然我當社區民警的時間不長,但之前一直都是從事宣傳工作,所以也收集了不少電信網絡詐騙的案例。為了最直觀地搞好宣傳,我精心制作了宣傳資料,涵蓋了方方面面,個人覺得相關資料至少幾年之內不會落伍。
但實際運用效果卻不如人意,轄區還是有電信詐騙案件發生。我找同事調來案卷,仔細分析受騙人的心理,發現不是我們宣傳得不到位,而是受騙人在接受宣傳時沒有用心去聽,并且對自身的防范能力過度自信。針對這些問題,我調整了自己的宣傳思路,以前那種通用教材的模式肯定不行,必須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老年人喜歡戲曲等傳統節目,我把宣傳案例與戲曲故事相結合,老年人聽得津津有味,宣傳目的也就達到了。而中年人有懷舊情結,借助武俠電視劇及經典歌曲宣傳,迅速營造氛圍,學習反詐知識也就輕松多了。由于事前摸清了受眾心理,根據不同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轄區的電信詐騙案件發生率降低了很多,群眾的滿意度也提高了。
我分局秉持“打防結合、以防為主”的反電詐理念,根據轄區發案情況和特點,組織所屬派出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雙百工程”宣傳活動,即每個派出所設置一百個反詐宣傳點、進駐一百個微信群開展反電詐宣傳。
分局有關部門則充當派出所反詐宣傳的“后盾”:反電詐中心定期原創、制作以及推廣反電詐宣傳文案和防詐視頻。成立“反詐講師團”深入轄區,通過案例宣講、“你說我聽”面對面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點對點精準宣傳。反詐專干入駐單位內部工作群、企業群、社區群、親友群、防詐群等,及時轉發推廣反電詐相關知識和警情提示,通過 “微警務”宣傳,擴大宣傳防范力度。分局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定期推送反詐小視頻、全民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利用商場多媒體顯示屏、電梯投影等反復播放防詐宣傳視頻,在每個居民小區、街道十字路口等處設置防詐騙相關內容,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全方位營造反詐騙宣傳氛圍,最大限度地提升社會影響力,擴大群眾知曉率。
主持人:從大家的來稿中可以看出,群眾在哪里,反詐宣傳就做到哪里,為守住百姓的“錢袋子”,派出所民警們可謂“操碎了心”。2022年9月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為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相信隨著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實施,各地的反詐宣傳力度和效果將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