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味要通過“一帶一路”走得更遠,必須用世界眼光看待品牌發展
烈日炎炎,蘭州農產品交易中心一幅“品牌軍團再出發”的盛況。
7月8日上午,2022“甘味”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暨“甘味”特色農產品走向“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在這里舉行——來自農業農村部和河南、安徽、山東等省農業部門,以及甘肅各市州農業部門和省內企業、省外客商等數百位參會代表云集于此;甘肅省委副書記王嘉毅也親臨現場;300多家甘肅企業展示了高原夏菜、馬鈴薯、蘋果、中藥材、牛羊肉、洋蔥、瓜果等2500多個品種“甘味”品牌授權產品,與經銷商簽訂農產品采購和農產品加工投資合作協議金額近60億元。
構建起“省級公用品牌+市縣區域品牌+企業商標品牌”體系,擁有60個區域公用品牌、500個企業商標品牌的“甘味”,已成為甘肅農業的“主力軍團”。
01五年一劍
率先創建省級區農品牌
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的甘肅,地形狹長、地貌復雜,多樣的氣候、豐富的物種、充足的光照,孕育出獨具風味的農牧產品。
廣闊的草場,孕育了平涼紅牛、甘南牦牛、東鄉貢羊等畜牧品種;冷涼的氣候、潔凈的環境,賦予高原夏草優越品質;蘋果、馬鈴薯的廣泛種植,培育出多個享譽全國的產業品牌;溫縣紋黨、隴西黃芪等中藥材,則使甘肅贏得千年藥鄉、天然藥倉的美譽。
近年來,甘肅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緊盯綠色化、特色化、多樣化農產品需求,大力發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突出“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優勢產業,統籌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甘味”區域農業品牌由此應運而生。
2019年7月,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兩個“三品一標”建設 打造“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的實施方案(2019-2023年)》,提出用五年時間,“申報一批中國馳名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爭創一批品質過硬、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培育、推廣和管理體系基本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等一系列發展目標。
由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共同發力,率先創建的省級區域農業品牌“甘味”,形成“省級公用品牌+市縣區域品牌+企業商標品牌”三級融合、協同發展、互為支撐的品牌建設體系。
2020-2021年,甘肅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又先后召開專題會議,部署“甘味”品牌建設,并將“全面實施‘甘味’品牌營銷戰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和省委一號文件。
02明確目標
簽訂合作金額近60億元
今年5月,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了“打造現代寒旱特色農業高地,推動特色農業大省加速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的目標,作出“以養殖業牽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工業帶動特色產業價值鏈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甘肅特色和市場影響力的農業品牌”的安排,為甘肅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這一背景下,農業農村部、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甘味”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暨“甘味”特色農產品走向“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彰顯出特別的意義。
“本屆農產品貿易洽談會,旨在聯合國內大型終端市場、重點農產品經銷企業,共同推動‘甘味’特色農產品進一步走向全國、走出國門。”甘肅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澤旺告訴《中國品牌》雜志。在“甘味”特色農產品現場展示展銷區,來自甘肅14個市州、蘭州新區和甘肅農墾集團的300多家企業,展示了高原夏菜、馬鈴薯、蘋果、中藥材、牛羊肉、洋蔥、瓜果等20多個大類、2500多個品種,吸引著500余名經銷商洽談地接,洽談會當天,即簽訂農產品采購和農產品加工投資合作協議金額共58.28億元。
“簽約只是合作的開始,我們將通過產銷對接的大橋梁,讓投資商找到好伙伴,讓采購商買到好食材,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李澤旺在簽約洽談儀式上說。
03農旅融合
跨界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
在2022“甘味”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上,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市場監督管理局、文化和旅游廳共同發布了“甘味”品牌商標注冊結果和“甘味”旅游產品目錄。
“商標注冊是‘甘味’品牌標準化建設、差異化營銷、法制化保護、規范化管理的前提和關鍵,必將為建立‘甘味’品牌商標使用授權、專利保護監測機制,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甘肅特色和市場影響力的農業品牌,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保障作用。”李澤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與甘肅省市場監管局加強協作,不斷健全‘甘味’品牌保護機制,塑強品牌生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擴大社會影響力。”
作為甘肅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發力點,“甘味”品牌建設成效顯著——2021年底,榮膺“2021中國品牌·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100強榜首;今年5月又成功入選消費者喜愛的中國品牌TOP100榜單。此外,花牛蘋果、岷縣當歸、蘭州百合、靜寧蘋果也進入“2021中國品牌·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百強榜。
目前,共有60個區域公用品牌、500個企業商標品牌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
“入選目錄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希望入選企業珍惜榮譽,努力擔當,成為產業鏈鏈主企業、骨干企業和配套企業,為‘甘味’農產品延鏈強鏈補鏈。”李澤旺說,“甘味品牌管理目錄將繼續堅持嚴格準入、動態管理、定期核查、有進有出,形成競爭機制,倒逼質量安全,提升‘甘味’特色農產品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為了使“甘味”貫通生產、加工、銷售,融合農業、文化、旅游,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游廳還聯合開展了“甘味”旅游產品征集活動,經過層層篩選和專家推薦,遴選出安多牧場牦牛肉、康美牛肉面、蘭榆康源蔬菜、德美蘋果、爽口源百合、中慶南瓜子等50種“甘味”旅游產品,讓特色農產品賦能旅游產業發展。
04專家獻策
助力甘味走向“一帶一路”
如今,與市場多樣化、特色化、優質化消費需求高度契合的“甘味”,已成為甘肅特色農產品的代名詞——7月8日上午,60輛滿載甘藍、菜花、西芹、娃娃菜、青筍、西蘭花、芹菜、馬鈴薯、奶制品等品種“甘味”產品的大卡車,從蘭州農產品交易中心緩緩出發,駛向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國內36個城市的終端市場。
與此同時,“甘味”品牌也帶動區域市場發展——隴西首陽中藥材交易市場年銷售額84億元、隴西文峰中藥材交易市場年銷售額72億元,靜寧富士蘋果、古浪森茂肉羊交易市場年銷售額也在30億元以上,“厚道甘肅 地道甘味”品牌效應正逐步凸顯出來。
那么,“甘味”該如何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成為世界共享?在蘭州大學舉行的“甘味”特色農產品走向“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從不同視角闡釋了品牌創建的理論、路徑、方法、目標,為“甘味”品牌走向“一帶一路”把舵定向、建言獻策。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認為,中國農業品牌正在由培養向塑強、提升邁進,存在多而不優、大而不強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是要堅持市場消費導向,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是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將區位優勢和市場優勢緊密結合,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三是堅持興業富民的發展目標,用品牌覆蓋農業產業全鏈條;四是工匠精神引領,讓品牌成為現代農業的標志、中國制造的符號;五是弘揚文化傳承,讓農業品牌與歷史地理、節日慶典、飲食習慣、鄉風民俗融合,讓世界通過品牌觸摸中華文化的脈絡、感知現代農業的活力。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鄭志受發從企業、政府、中介組織、消費者等多個角度,就“甘味”品牌建設提出系統性建議,并從品牌管理組織、品牌定位、品牌戰略規劃、品牌識別系統、品牌管理制度、品牌整合營銷、專業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韓一軍認為,農業品牌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品牌競爭時代,“甘味”要通過“一帶一路”走得更遠,必須用世界的眼光看待品牌發展。
“甘肅應加快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支撐企業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數量,動態監測‘甘味’產地環境、營養品質、質量安全、生產技術規范標準執行等情況,確保產品品質優、口碑好,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蘭州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郭愛君說。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何文盛認為,甘肅必須借助物流通道的便利,多層次、多渠道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與此同時,具有現代思維的農業企業家,是甘肅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稀缺資源,他們的素質、能力、視野與戰略思維決定了品牌走多遠,現代農業需要培養造就高素質的現代農業企業家隊伍。
“京東集團依托電商體系深耕優質產地,大力發展農產品品牌,建立地標供應鏈健康生態,幫助農業產業降本增效。”京東集團副總裁馮全普表示,京東將依托優質農產品與多元化消費場景振興品牌文化,助推“甘味”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
“我們會認真研究和消化吸收專家的核心要義,以現代畜牧業為牽引拉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走農牧結合、種養循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打造一批跨鄉成片、跨縣城帶的綠色標準化種養基地,通過五年努力使農業綠色效益大幅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厚植起‘甘味’農產品的綠色底色。”李澤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