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連隊有名大學生士兵因執行任務推遲退伍,我擔心影響他的學業,便與他一同撥通了校方電話咨詢。對方斬釘截鐵地說:“保家衛國最重要,不管多久,我們都會保留學籍等他回來……”電話里余音回響,我和他胸中熱血涌蕩。
我在指導員崗位任職近5年,基層工作繁瑣、辛苦,但總有這樣的KcxCkO5jH6HYOtDHRrgnNA==場景不斷給予我奮進的勇氣與信心。
2010年秋,我作為國防生入學清華園。在通往第六教學樓的主干道旁,有一座陳舊的體育館。當朝陽從枝葉間投下柔和的光,館墻上那十個大字“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更顯蒼勁——這是清華大學倡導的一種體育精神,希望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有較好的身體素質,能更好地為祖國服務。
甫見這十個大字,其所蘊含的情懷與氣魄也隨之烙入腦海。每一次目光拂過,便仿佛迸發一剎的火花。原來人生應當有著宏大的指向: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廣闊的胸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兩年后,一場名為“軍旗下綻放”的主題演講比賽上,一位我素來敬服的師兄在演講結束時高呼“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瞬間激起我心中最為慷慨的情懷。
2016年冬,我來到西北一支威名素著的陸軍部隊,在基層連隊一待6年。這個連隊2009年被蘭州軍區授予“學習成才標兵連”榮譽稱號。
6年時間里,從排長到指導員,我做的多是帶兵工作。最大的感觸是,一茬一茬入營的年輕人,越發可愛、可塑。從他們身上,我摸到了軍隊建設發展的脈搏,我也由此教育連隊骨干轉變思想,提高本領,一同領略新時代的人民軍隊如何“面貌一新”。
在時代的感召下,在使命的督促中,官兵打仗思想日益生根,與先進裝備日趨融合,我深深感到連隊正走在現代化的歷程之中。2017年以來,我們連隊三上高原,也度過了“極不平凡的五年”。在高原上駐扎的營房里有一句標語:“牢記習主席囑托關懷,爭做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喜歡這句話里“可愛”這個詞,也為官兵爭做“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而驕傲。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我們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銘記于心,深化于行,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而勇毅前行。
許多瞬間,舊體育館墻上的大字和師兄演講的結束語仍會電光般閃過我的腦海。我的成長、戰友的變化及連隊的發展——每當我意識到這些事情背后的有機聯系,每當我想到我們都在時代大潮中拼搏奮斗,都會心潮澎湃。
高原的夜,月寒風烈。但有時駐足四顧,我感到自己置身于此,也正印證了強軍征程中的突飛猛進。在荒蕪寂靜中,在廣袤豐厚的土地上,安穩的營房同樣是一種無聲的筑基,這一切更使我參悟“胸懷天下”的人生至理。
無論邊防還是海疆,不管大漠還是高原,每一個戰位、每一名官兵所在,皆是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作者為西部戰區陸軍某部指導員)
編輯/牛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