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是議論文要表達的看法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和主心骨,起著統帥全文、綱舉目張的作用。一篇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要使議論文觀點明確,首先要會從現象或問題中總結自己的觀點,要注意觀點的價值和意義。具體來說,要符合六點原則,避開三個誤區。
一、觀點要導向積極——正確
正確是議論文觀點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特征。議論文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明辨是非、對錯,區分善惡、美丑。所以觀點一定要正確,要積極向上,不能偏激、錯誤。
如2021年江蘇鎮江卷中考作文題目,要求以“不只是個數字”為話題作文,有考生確立的觀點是:“100是個簡單的數字,但又不只是個數字,更是革命先輩追逐、奉獻的一生。”這個觀點既緊扣話題,又具有積極正確的價值導向,反映了時事熱點。
二、觀點要旗幟鮮明——準確
議論文的觀點一定要鮮明、準確,讓讀者一目了然。如果模棱兩可或似是而非,就沒有辦法進行論證。
如寫作以《談誠信》為題目的議論文,我們在確定觀點時,應該先明確“誠信”的概念。許慎在《說文解字》云:“誠,信也。”“信,誠也。”簡而言之,誠信就是誠實無欺、信守諾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明確了誠信的概念,才能準確、鮮明地提出觀點。在確定觀點時,有些同學將“誠信”和“誠實”搞混,這就會使觀點不準確。“誠實”與“虛偽”相對,形容人言行與內心思想一致,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而誠信不光包含誠實的意思,還強調“守信”,形容待人處事的方式,即真誠、言而有信,不拖延推諉、弄虛作假。所以“誠實”不等于“誠信”。如果對觀點的概念理解有偏差,那么論證的內容就會不準確,行文就容易偏題、離題。
又如以《做個誠實的人》為題目作文,一同學選擇寫議論文,首先確定了觀點:“做個誠實的人,是無愧于天地的坦蕩胸襟,更是珍藏在心底的高尚情懷”,接著用華盛頓坦承砍櫻桃樹的例子進行正面論證,以社會上某些人偷稅漏稅的例子進行反面論證,正反對比,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作文最后緊密聯系生活,點明誠實的重要性及誠實給我們帶來的好處,發出號召:“讓我們做個誠實的人,為自己喝彩,給社會點贊”。結構完整,觀點明確。
三、觀點要前后照應——一致
一篇議論文只能有一個中心觀點,我們可以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等方法,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在論證的過程中,無論是論據還是論證方法,目的都是為了使觀點明確,有說服力。因此,觀點要始終如一,貫串全文,切不可出現前后不一致的問題。
如,以“青少年應該如何對待時下流行的各種電子游戲”為論題進行寫作,一位同學確定的觀點是“電子游戲弊大于利”,但是在論述的過程中卻出現了“電子游戲有利有弊,到底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還是要看玩游戲的人如何對待”這樣的句子,前后觀點不一致,甚至相矛盾,就失去了論述的意義。
四、觀點要以小見大——具體
議論文在確定觀點時,一定要具體,要以小見大,不能太過寬泛、空洞。應就某個現象或事件發表具有針對性的看法,切不可泛泛而談,不然就會給人一種“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如一道作文題要求對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發表看法,寫作前,我們首先要確定自己的觀點。范仲淹這句話其實就是他的憂樂觀,即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寄托了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只有弄清楚這句話的含義,我們才能確定自己的觀點。
一位同學的觀點是“憂國也要憂己”,他在寫作時先肯定了范仲淹的憂樂觀,再通過引用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倡導這種憂樂觀,并引出自己的憂樂觀:“但我覺得,每個人在憂國的時候,還要關愛自己,如果因為太過勞累而影響健康,或者只是空發議論而無行動的能力,那還談什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呢?”這一觀點看起來有點小,卻切合了現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背景下一些人的生活現狀,具體鮮明,有針對性。
五、觀點要揭示本質——深刻
人們常說“透過現象看本質”,寫議論文也一樣,無論是針對哪種現象或事件發表觀點、看法,我們都要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抓住問題的實質。如果只是根據主觀臆測進行寫作,那觀點就會不深刻甚至出現謬誤。
“中國有句古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強調環境對人成長的影響,對此,你怎么看?請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駁論文。”寫作這道作文題,我們首先要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因。這句話強調的是環境對人成長的影響,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因為周圍環境改變自己的本心。之所以“近墨者黑”,原因就在于“近墨者”的主觀意志不夠堅定,如果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那么,即使“近墨”也不會變“黑”。這樣得出觀點,就是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
六、觀點要滴水不漏——嚴謹
在表述議論文的觀點時,還應該精心組織語言,使表達嚴謹、周密。
如“讀書是人提升自我最好的辦法”,這個觀點明確指出了讀書的好處,引導大家多讀書、多提升自我。但是如果說“只要讀書,就能提升自我”,這樣的表述就太過絕對了。
如冰心在《憶讀書》中說要“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讀書有好處,但要讀好書,不能什么書都讀。市場上的圖書良莠不齊,中學生讀書如果不加以選擇,往往難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所以“只要讀書,就能自我提升”的語言表述并不嚴謹,不能作為議論文的觀點。
議論文要做到觀點明確,除了遵循以上原則外,還要避開以下誤區:
一、立場不鮮明,態度模棱兩可
一篇好的議論文,一定要觀點明確、是非分明。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態度來確定議論文的觀點,那總結出的觀點肯定是失敗的。如有考生在以“教養”為話題寫作文時,確定的觀點是“有沒有教養,關鍵要看自身。”這樣的觀點就屬于立場不鮮明,沒有說服力。
二、沒有針對性,泛泛而談
中考作文命題中有一類題型,會為考生提供多則材料,要求考生從這些材料中找到關聯點,并針對這個關聯點確定觀點。寫作這類作文題時,一定要分清主次,切不可“面面俱到”,將材料中所有的關鍵性提示詞都融到自己的觀點中,這樣只會使觀點大而空洞,沒有針對性。
三、語言不簡潔,拖泥帶水
在與人交流時,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有的人只是三言兩語,卻直擊問題的要害,讓人醍醐灌頂;而有的人長篇大論了半天,聽的人卻云里霧里,不知所言何意。這就如同議論文確定觀點一樣,語言一定要簡潔有力,直擊問題要害,揭示現象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