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建議各國果斷提高利率
6月26日,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年度經濟報告》,呼吁各國迅速果斷地提高利率,以防止通貨膨脹的激增演變為更大的問題。BIS在報告中緊急警告全球經濟放緩和持續的高通脹風險,指出重點是在“未來幾個季度”采取行動。該組織認為,利率上升而不引發經濟衰退的經濟軟著陸是可能的,但這樣的理想狀態很難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通脹沖擊的持久性和金融市場的反應。
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
當地時間6月15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1.5%至1.75%。這是美聯儲自1994年以來單次最大幅度的加息,顯示出控制通貨膨脹的緊迫性。美國勞工部6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1%,同比上漲8.6%,同比漲幅已連續三個月在8%以上。6月13日,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至3.25%,為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與當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利差為負2個基點,凸顯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
歐洲央行決定對PEPP再投資
以應對債務危機
當地時間6月15日,歐洲央行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應對新歐債危機的措施,會后宣布對即將到期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啟動的緊急計劃(PEPP)投資組合進行再投資,以增強市場穩定性,同時要求歐元體系內的委員會和歐洲央行內部機構加快設計一個新的機制,以防止歐元區各成員國的金融市場和債券市場發生割裂現象。據報道,自歐洲央行6月9日宣布將于7月和9月加息以來,歐元區外圍19個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意大利、西班牙等負債率高的國家壓力較大,市場擔憂有再次發生歐債危機的風險。
歐洲公司債遭嚴重拋售
據報道,近期全球范圍內各大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以遏制不斷上漲的通脹,歐洲公司債券遭遇拋售潮,截至6月彭博泛歐企業債券指數已連續7個月下跌,創1998年有數據以來最長下跌周期。據統計,6月處于不良交易水平的歐洲公司債規模增加了一倍多,達到400億元,較2021年增加近6倍。市場分析認為此次歐洲公司債拋售潮嚴重程度和回報率之差已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可能還會有更多公司債券評級下調和更多的債務違約發生。
日本央行重申維持寬松政策
政府債務規模創新高
6月17日,日本央行在新聞發布會上重申寬松貨幣政策的立場,表示日本收益率曲線控制目標沒有變,沒有看到維持寬松政策的限制,沒有考慮提高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上限。據統計,日本央行6月購買了價值14.8萬億日元的日本國債,創下最高月度總額,截至6月20日日本央行持有長期日本國債占比達50.4%。近期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日本政府長期債務余額首次突破千萬億日元關口達到1017.1萬億日元,日本政府債務總額達1241.3萬億日元,相當于日本人均承擔990萬日元的政府債務。
日本國債期貨大跌熔斷
6月15日,日本國債期貨大幅下跌,并接連在13點54分、13點55分二度觸發大阪證券交易所的熔斷機制,引發市場對日本債務問題的擔憂。市場分析認為,外部環境收緊和通脹預期升溫推動日債收益率持續上行,0.25%的上限目標依賴日本央行的無限量購債來維系,在6月17日日本央行會議臨近之時,外資機構開始押注日本央行政策轉向,大舉做空日債期貨,導致了日本國債期貨暴跌。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7日當周,日本境外投資者賣出的日本債券規模達4.8萬億日元,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