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綠色發展助力經濟復蘇 債市震蕩防范信用風險

2022-12-29 00:00:00
債券 2022年7期

程振華:2022年7月正值中央結算公司《債券》創刊10周年,期刊與中央結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特別策劃2022年三季度債市研判六人談——“把脈宏觀 鵬城論債”。本期六人談議程包括三個方面:宏觀經濟走勢分析、政策展望和債市投資策略研判。首先有請各位專家就宏觀經濟走勢分享觀點。

毛麗麗:就全球經濟而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后,各國復蘇進程不太一樣,世界主要國家目前處于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2022年中,全球經濟整體增速位于潛在水平之上,但主要經濟體復蘇明顯放緩,大概率將從滯脹走向衰退。

首先,烏克蘭危機影響持續。從目前來看,俄烏之間進入“拉鋸戰”,沖突引起的連鎖反應很可能會持續數年,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全球能源安全問題。烏克蘭危機爆發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其影響尤為突出。此外,美國和英國在今年宣布與俄化石能源脫鉤,全球持續密切關注歐盟的能源制裁走向。展望下半年,烏克蘭危機對全球能源、金融、貿易、供應鏈等方面的負面影響會持續發酵。

其次,金融制裁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非常嚴峻。對俄金融制裁擾亂了全球金融秩序,從中長期來看,將會加速全球去美元化進程。短期來看,對俄羅斯影響比較大的金融制裁主要包括限制交易結算與凍結資金等。雖然俄羅斯通過盧布強制結算等反制措施基本穩住了匯率,但是金融制裁已經嚴重干擾了俄羅斯金融系統的運行。同時,烏克蘭危機加速了在2008年之后出現的逆全球化進程。主要大國之間的對立,以及逐漸升級的制裁政策,部分經濟、政治、貿易、外交等國際組織有待商榷的非中立態度,都讓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看到了全球化的系統性不確定因素。

最后,目前全球通脹形勢非常嚴峻。2022年以來,全球通脹高企現象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一方面,全球能源與糧食的貿易持續受烏克蘭危機影響,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顯著提升;另一方面,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供應鏈的修復仍然比較緩慢,同時還面臨“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風險。展望下半年,預計全球通脹形勢仍然比較嚴峻。美國通脹同比增速或將邊際下行,但回落幅度有限,通脹高企仍將持續。

謝亞軒:展望未來宏觀形勢,核心矛盾還是通脹。盡管在過去這半年里,通脹已慢慢地被大家所談論,但是市場對通脹還未充分重視。

從全球各地區的通脹預期變化來看,雖然在2021年中專家調高了對全年的通脹預期水平,然而實際通脹水平依然遠超預期。這顯示出一個很重要的信號:有一些事情發生了,但其不在經濟學家充分意識到的范圍之內。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專家在預測的時候,可能更多關注了本國情況,沒有想到在全球范圍發生的一些互動。二是過去我們所習慣的長期停滯狀態可能結束了。長期停滯狀態是指經濟長時間處于低增長、低利率和低通脹的狀態,由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在2013年提出,他認為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已陷入長期停滯狀態。我認為在2008-2019年接近12年的時間里,全球都陷入了長期停滯狀態,對此大家早已習慣,未能成功預測去年通脹。如果談通脹,我最想分享的是:有可能一些長期系統性的變化已經發生了,并通過通脹表現出來。

陶鑠:我簡單談一下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基本看法。投資主要通過對確定性、不確定性的分析來尋找方向。

從確定的方面分析三季度宏觀經濟,無論從政策的角度還是從實質性資金支持的角度看,穩增長的確定性都是非常強的。具體而言,包括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約3.45萬億元的發行額度,近期央行提到的通過設立金融工具提供約3000億元作為大型項目資本金等配套政策支持。在相關配套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再結合大量優質基礎設施項目,下半年基建投資應該會有較好表現,這是確定性比較強的。同時,隨著疫情防控經驗的積累,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有所減少,生產、消費的恢復也是確定性的。

從不確定的方面考慮,第一個是房地產問題。現在確實有很多城市放松了房地產,而且從一些高頻數據來看,房地產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反彈。但其持續性怎么樣?房地產的銷售能否帶動房地產投資的復蘇?對經濟增長是否能起到較好的托底作用?這些都值得觀察。房地產投資對GDP的影響有不同的算法,整體而言能達到15%~20%,這部分投資如果出現下滑,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第二個不確定的方面就是海外情況。前面兩位專家已經談得非常深入了。我想從央行應對的角度談一下可能的不確定性。自從美聯儲前主席沃爾克通過鐵腕手段成功治理通脹后,全球信任央行能夠管住通脹。但是現在通脹情況持續超預期,在全球主要央行重新管理通脹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確定性,而且會給全球金融市場的定價,包括各類基礎利率、匯率等帶來較大的不確定影響,甚至會產生巨大波動。這是投資中需要格外關注的。

賈亮:近些年有兩個影響投資的主旋律。

第一個主旋律是疫情周期。疫情周期對2020年以來國內外經濟走勢尤其是對國內經濟走勢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疫情周期的影響下,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相對乏力。從投資來看,主要是基建作為支柱來托底,地產行業處在一個艱難的轉型期,制造業數據上半年先上后下。從消費來看,受疫情影響,消費出現降級,消費預期的下降、消費結構的變化顯而易見。從出口來看,2020年疫情初期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托底效應非常明顯,但是近一年來,東南亞和西方各國復工復產,對中國很多企業形成了替代效應,出口也面臨挑戰。在“三重壓力”之下,中國經濟面臨挑戰。從通脹上看,美聯儲把解決通脹作為自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但是美聯儲可能解決得了通脹,解決不了經濟停滯和衰退。下半年美國通脹壓力可能緩解,但是經濟的下行趨勢還是可預見的。美聯儲7月、9月的議息會議很重要,屆時需要關注經濟整體趨勢。

第二個主旋律是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去產能、去庫存,我國鋼鐵、煤炭企業經營得到一定的修復,但是在去杠桿、降成本層面依然非常艱難。雖然杠桿率控制住了,但是杠桿的基本原理決定了杠桿易上難下,所以去杠桿任重道遠。在去杠桿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區域與行業的結構性分化,導致部分領域的成本階段性上升,出現了短期內杠桿率波動非常大的行業。

總體而言,烏克蘭危機、疫情周期和中美貿易摩擦都影響中國短期經濟發展,而真正影響中國中長期經濟發展的因素,要關注“三去一降一補”的完成情況。

程振華:今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受到疫情反復與國際環境變化的影響,也處于發展的陣痛期,請毛麗麗女士分享一下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走勢的分析。

毛麗麗: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新華財經大灣區經濟觀察中兩個重要的新聞。

一是廣東省今年5月社會用電量為64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3%,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兩位數的下降幅度。原因有二:第一個因素是廣東省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冷的5月,降溫導致用電量下降;第二個因素更重要,是廣東、上海的疫情導致供應鏈受阻,引發工廠停產等連鎖反應,經濟用電量下降。

二是1-5月廣東經濟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1.54萬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比4月加快了1.0個百分點。其中,作為支柱行業之一的汽車制造業,由于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逐步恢復,整車生產明顯加快,增加值增長15.7%;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等行業也有比較大的增長。相對應地,1-5月的出口額同比增長6.4%,有比較明顯的止跌回升趨勢。可以明顯看到經濟在不斷往好的方面走。

程振華:在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深圳,我們能感受到經濟活力正在快速恢復,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深圳是一座創新之城、科技之城。請肖京先生談談對當下科技行業發展趨勢的看法。

肖京:科技行業有各自的發展路徑與趨勢。現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的發展趨勢主要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脫虛向實。

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近幾年增長迅速,但是其中有非常清晰市場商業模式和標準化產品的企業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概念式、愿景式或者純技術的研發。我認為在目前這個階段科技發展要更注重實際價值。

一方面,對于真正有剛性需求的技術與“卡脖子”的技術,如核心的芯片、半導體、AI領域的基礎軟件與工業軟件,需要去攻關,這樣才能支持AI產業向前發展,所以這些技術應是未來投資或市場化的重要方向。像現在市場上有的產品缺乏自主可控的能力,未來有可能會被卡脖子,這應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從支持國家的數字經濟戰略角度看,可能會體現出一些發展趨勢。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數據底層的發展,如工業互聯網或者物聯網數據標準化的采集模式、分析、統計、處理等方面的科技產品和領域發展;二是對數據的使用、利用和創造價值,要在國家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規范下合法合規共享共用。這對于實際生產也有重要意義。以普惠金融為例,如果能夠通過隱私計算等新AI技術的應用使小微企業的數據共享在合規情況下進行,金融機構就可以降低風險,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是脫虛向實,支持數字經濟數字化、智能化。第一,未來要能夠將概念性的數字化方案轉變為可量化的實際生產價值,真正幫助傳統行業實現增量價值,進而實現科技價值。第二,要有合理的商業模式,不能散亂地應用。第三,要有標準化的產品。目前AI都是在進行項目制、定制化的應用,缺乏標準化,而且產業鏈很長。只有標準化才有可能實現規模化,并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程振華:除了科技,綠色發展也是深圳的一張名片。去年深圳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也是國家首部綠色金融地方性法規。請林志鍇先生為我們分享一下深圳綠色發展的有關情況。

林志鍇:《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推動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方式。《深圳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的目標,打造綠色低碳城市標桿。《深圳市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這一系列宏觀規劃創造了很好的機會。

根據深圳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具體路徑,可以挖掘其中相應的投資機會。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能源結構低碳變革。一是傳統能源發電企業向低碳轉型,包括燃煤電廠升級改造、天然氣電廠建設等。二是可再生能源布局,包括核能、風能、太陽能、海上風電等。三是生物質能發電發展,尤其需要關注城市建設中的關鍵環節,即垃圾焚燒發電。

第二,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建議積極關注市政府最新發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其中提出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即發展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來產業。這里面蘊含著綠色產業投資機遇,包括新能源產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安全節能環保產業、新型環保材料產業、海洋產業等。此外,科技與綠色金融的深度融合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方向。

第三,交通運輸清潔發展。一是“軌道—公交—慢行”等綠色出行體系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水水中轉”及海鐵聯運等綠色運輸方式;三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研發。

第四,綠色建筑高標準建設。在新建建筑方面,可以關注光伏建筑一體化等新型技術。在存量建筑的節能改造方面,也蘊含著一系列機會。

第五,循環經濟。可以關注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以及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

第六,這一系列綠色轉型需要一個碳減排市場機制,包括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碳排放統計核算、碳排放監測設備研發、碳匯產品開發等工作。

程振華:良好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接下來進入今天研討的第二個議題:政策展望。請林志鍇先生從政策層面介紹一下深圳綠色金融的頂層設計和保障措施。

林志鍇:深圳市政府早在2018年就出臺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意見》,主要包括支持綠色信貸創新發展、鼓勵資本市場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推動保險市場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支持區域性環境權益市場發展、優化金融發展基礎環境、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保障機制等內容。

2019年,深圳市金融局醞釀并起草《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以下簡稱《綠金條例》)。不到一年時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便正式通過。這是我國首部綠色金融法規,同時也是全球首部綠色金融綜合性法案。其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創新:一是要求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強制性披露環境信息;二是要求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投資項目開展綠色投資評估;三是要求金融機構制定符合自身發展戰略的綠色投資管理制度;四是在綠色金融領域賦予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部分行政處罰權限。為了貫徹落實《綠金條例》,我們目前正在開展環境信息披露、綠色投資評估、綠色融資主體評估認定等相關指引的征求意見工作,以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制度體系。

2021年,深圳市金融局會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銀保監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深圳市銀行業綠色金融專營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鼓勵單列綠色信貸規模,對綠色信貸占比、管理體制建設等都提出明確要求。當年首批認定了11家綠色金融專營機構,2022年新認定10家綠色金融專營機構。

未來深圳市金融局將全力打造綠色金融公共服務平臺,主要包含綠色融資主體庫、環境信息披露系統、綠色金融統計平臺、綠色金融資訊平臺這四方面的內容。核心是將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綠色金融統計、綠色投資評估監管等工作信息化、線上化,從而提升金融機構信息填報的規范性與便利性,提升風險預警、統計分析的工作效率,服務綠色金融政策的制定與完善,減輕監管壓力。這是我們在綠色金融方面的一些初步設想。

程振華:今年以來,美聯儲三度加息,其中6月加息75個基點,是28年以來首次如此大幅度的加息。而中國提出最大程度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國內市場的相關利率穩中有降。可見,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出現了分化,請謝亞軒先生就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走勢進行分析。

謝亞軒:談到通脹,自然會想到央行,也就是“通脹斗士”。我們寄希望于央行出面,把通脹打下去。然而縱觀除中國人民銀行外的全球主要央行,在抗通脹方面仍未能形成一致意見。

美聯儲對通脹的態度看上去非常強硬,因為其行動已經落后于通脹曲線。但這樣“武裝到牙齒”的態度是否能夠得到市場的信任,才是今年乃至未來美聯儲面臨的關鍵問題。

歐洲央行認為通脹是由烏克蘭危機造成的,此外還強調這一輪通脹是美國人在疫情之后改變消費習慣帶來的,認為美國人的全球購買行為推升了價格。歐洲央行這種態度讓人懷疑其抗通脹的決心。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認為,相較常規需求曲線,日本的需求曲線要明顯走低,日本的需求很弱,但凡有商家要想提高一點價格,它在日本的市場馬上就沒有了。所以日本央行認為想象中的通脹還沒有起來,于是仍然堅持超級寬松的立場。

可以看出,全球對通脹的看法及處理方式不一,大家都有“搭便車”的想法。然而,當前的通脹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協同來共同抗通脹。這樣每個人犧牲都最小,效果又最好。但每當需要協調時,協調很難做到。所以我認為下半年通脹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個問題。

程振華:請各位嘉賓對三季度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進行展望。

毛麗麗: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期增長5.5%左右。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的設定需要從以下方面考慮:一是穩就業、保民生;二是防風險的需要,并同近兩年的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之后的目標要求相銜接。根據我們的研究,5.5%可以說是在高基數基礎上的中高速增長,一方面體現的是主動作為;另一方面實現這樣的目標,還是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都在不斷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很多新的挑戰。經濟運行中新的下行壓力凸顯,從上半年整體數據來看,第三、第四季度GDP增速達到7%才能確保全年GDP增速保持在5.5%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標,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明確指示和部署。今年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5月,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包含6個方面33項具體舉措。這些措施發布之后,各地方政府也在積極落實中央要求,結合地方出臺穩定經濟的措施。我們認為,這些措施有進一步實現并且帶來一些明顯效果的可行性,而且這些可行性也將進一步促進經濟恢復向好。

陶鑠:我認為債券市場的從業人員最關心的還是回購利率,因為公開市場操作是向市場傳遞信號的工具。今年下半年以來,一個比較典型并且明顯的變化就是公開市場操作量減少,體現了一定的貨幣政策信號。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以及經濟下行,貨幣市場利率明顯低于央行政策利率,上半年不管是銀行間的回購量,還是隔夜回購占比等都處于比較高的水平。所以,如果我們認為經濟最弱的時候已經過去,經濟逐步復蘇,那么可能貨幣市場利率也會逐漸向政策利率收斂。這一收斂的過程是債券從業人員需要考慮與應對的。

在財政政策方面,我認為會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是托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賈亮:我認為政策層面的影響主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去年出臺且對今年及未來還有影響的一些政策;二是今年的貨幣政策;三是今年的財政政策。

2021年密集出臺了一些政策,對城投平臺、地產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作為債券市場發債量最大的兩類主體,城投平臺和地產行業的情況確實對整個行業的投資邏輯產生了影響。整個地產行業的環比銷售數據反映了地產行業整體復蘇的預期沒有那么樂觀,因為地產行業的情況并不是“一地一策”或者因城施策就可以改善的。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投資理念及投資預期也徹底發生了變化,這兩個行業的政策影響會延續。

我們認為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的空間相對有限。因為政策刺激作用已經顯現出邊際效應減弱的情況,在傳導上也有一定的邊際減緩趨勢。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也是一致的,貨幣政策會保持穩健偏寬松的狀態,因為經濟潛在發展增速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未來有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可能。但是流動性應該會維持在合理的逆周期調節所需的區間內。

關于財政政策,我們認為還是有一定的發力空間,而且整體會比較積極。雖然上半年地方債的發行任務已經完成,但是近期3000億元可以作為一些資本金、項目周轉金的政策性金融債的發行,給市場釋放了很明顯的信號。這類準財政性質的政策性金融債的落地,也是下半年經濟增長的發力點,將給市場注入一些活力。

程振華:接下來進入三季度債市投資策略研判議題。近年來隨著我國債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債券違約時有發生,對于債券風險的預警和預判成為投資決策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請肖京先生為大家介紹金融科技在債券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肖京:目前我國債券市場規模很大,但是也面臨很多挑戰。比如債券信用違約風險有所擴大,中長期資金籌集難度越來越大,利用科技力量降本增效就變得非常重要。針對投資方、發行方以及融資企業,我們打造了債券生態一體化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預測、預判、預警”,做到“先知、先覺、先行”,從而實現融資更容易、投資更安全。

對于投資方,平臺通過一系列分析工具和模型幫助投資企業提高投資效率和勝率。一是提供動態、量化的信息采集與分析;二是實現真正穿透的風險評判;三是提供一體化的投資管理體系。我們幫助投資方提升全方位的能力,包括投前的評級、投中的定價與交易對手的匹配,以及投后的風險預警與組合優化等。這三方面的分析工具和全方位管理過程能夠幫助投資者準確決策和判斷,盡量減少風險,提高勝率。

對于發行方來說,我們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幫助其達成“省心、省事、省錢”的目標。

對于融資企業來說,我們提供融資前方案的制定、融資中發行的提效、融資后的風險監控等一整套工具。融資有幾大痛點:一是融資流程繁雜;二是時效性不高;三是融資成本高。我們可以通過這一整套工具,幫助融資企業避免這三個問題。這個平臺可以幫助投資者、發行方與融資企業三類主體解決相應的困難。

平臺核心是債券風險防范模型。總的來說,債券風險的特征是頻率低但損失大,這決定了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建模是比較復雜的工作。因此這個模型主要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環境風險評估模型,涵蓋關于宏觀風險,政策風險,產業、行業、中觀景氣風險等評估;第二類是財務風險評估模型,包含對發債企業本身的財務健康度、財務粉飾度等不同維度微觀風險的分析;第三類模型關注輿情與事件的相關風險;第四類模型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圖推理模型,根據圖推理模型可以分析上下游對企業的影響,量化風險的傳播、傳導、傳染,從而強化模型能力。

模型可以精準預警金融風險,不僅預測債券發生違約的風險,同時也可預測債券評級下調與估值回測的風險。2021年6月,我們根據模型,從2500家企業主體中判斷分析出有極高風險的150家企業。截至7月上旬,在出現債券違約風險的22家企業中,有20家在這150家之內。模型可以幫助相關主體做到“先知、先覺、先行”,防范風險。

今年6月我們也做了類似的風險判斷評級,發現今年的極高風險企業主體有233家,比去年增長155%,這說明風險上升較多,疫情、房地產產業萎縮、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因素,導致下游企業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響。數據顯示出的相關產業風險也較去年大幅上升。制造業與房地產業跟去年基本保持同一水平,但是批發零售、一般服務等行業出現風險的比例上升較多。

從總體上看,債券風險比去年有較大幅度上升。盡管宏觀經濟正在恢復,但從宏觀經濟恢復傳導到消費領域,可能還需要時間。建議下半年關注這幾個板塊的債券相關風險。

程振華:近年來,綠色投資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有請林志鍇先生為我們分享深圳綠色投資實踐及發展建議。

林志鍇:近年來,深圳綠色金融發展十分迅速。2021年末,深圳綠色信貸余額約為4485億元,同比增長28.6%;綠色債券余額約為419.35億元,同比增速超過60%。2022年一季度,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約為105.23億元,同比增速超過900%,這是非常可觀的發展速度。

在綠色債券創新實踐方面,深圳創造了多項全國紀錄。一是首發離岸人民幣綠色地方政府債券。去年10月,深圳市政府赴香港發行境內首只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達50億元,受到市場廣泛追捧。其中,有39億元專項債券被香港品質保證局認證為綠色債券。二是銀行間市場粵港澳大灣區首只藍色債券發行。該債券由中集集團發行,票面利率為2.6%,創全國藍色債券票面發行利率新低。三是多單首只銀行間市場碳中和債發行,包括首只核電項目碳中和債、首只租賃行業碳中和債,以及深圳首只市屬國企碳中和債,共募集資金26億元,平均融資利率較同期發行債券低約32.6BP。四是境內首只非金融企業氣候債券發行。該債券由南京江北新區公用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發行。

在政策方面,深圳市政府一直非常支持綠色債券的發展。2018年出臺的《關于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若干措施》,明確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對成功完成融資的本市企業,按照發行規模的2%,給予單個項目、單個企業最高50萬元的補貼。對于輔助發行機構,也有相應獎勵政策。此外,羅湖區、福田區、龍華區、坪山區及前海合作區,都有各自對綠色債券的扶持政策。在此誠摯邀請全國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到深圳發行綠色債券,我們會盡力創造最好的環境。

下一步在綠色債券方面的工作計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加快制定深圳市綠色金融獎勵扶持政策,計劃對綠色債券的發行、承銷、投資活動給予相應的獎勵或補貼。二是大力推動境外綠色債券發行,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積極推進基于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下綠色債券的跨境合作和發行。三是建設深圳綠色融資主體庫,積極認定一批綠色企業及項目,推動其入庫,促進金融資源與綠色企業及項目有效對接。

目前綠色低碳已經成為廣泛共識,所以不管是對于金融機構還是企業來說,是否應主動適應“雙碳”轉型需求、深化綠色治理與綠色經營值得認真思考。一是明確綠色發展目標,制定本機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二是優化內部組織架構及制度建設,支持服務自身的綠色低碳轉型。三是將環境、社會、治理因素融入綠色投融資理念中。四是加強對國內外綠色債券標準趨勢的研究,學習了解國際最新進展與最佳實踐,主動適應綠色低碳的發展趨勢。

程振華:深圳在綠色債券方面開展了很多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希望廣大的投資者也更多投入綠色債券領域中。有請專家們發表對債券投資的看法。

賈亮:債券市場投資策略可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是利率債。今年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圍繞2.75%的水平,在其上下10BP范圍內窄幅波動,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先降”是因為烏克蘭危機疊加上海疫情,利率債收益率很快下降到2.7%以下;“后升”是指伴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回升,利率又回到2.8%以上。所以疫情狀況的邊際改善,將主導短期利率行情,這是全市場的共識。今年下半年,短期內市場對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討論大概率導致債市維持震蕩走勢,但波動區間依然有限。從期限利差來看,長端優于短端,因為短端在穩健的貨幣政策環境下被壓縮得很低,而且短期內很難有反彈的趨勢。

二是信用債。多數信用債品種的利差壓縮到了歷史很低的分位數,投資性價比較低。因為就機會成本而言,短端比不過存單加杠桿,長端票息保護又不夠,甚至在利差方面都不如用久期適度替代信用利差。如果我們對經濟增速下行的預期有所改變,利率中樞下移將使利差的空間進一步被打開。

三是“資產荒”問題。回顧過去,“資產荒”都會出現在經濟下行周期,其邏輯是在風險偏好趨同的情況下出現“核心資產荒”,體現在價格和負債成本的對比上。在經濟下行周期,全市場為了控制好風險偏好,會投資風險研判結果比較趨同的資產,形成一致的風險預期,導致某一類資產的價格迅速下降。同時又不可能通過購買出現危機企業的債券提升收益,因為還是要保證風險偏好,要對投資人負責。所以優質資產的收益沒法匹配負債成本,有一定利差的、存在一定瑕疵的債券資產又不敢碰,整個資管行業都會出現階段性的負債成本與投資資產收益的階段性倒掛情況。

建信理財也在積極貫徹國家的方針,在綠色產業、碳中和產業,還有高端制造、科技創新領域不斷加強布局,未來也會在資產投資轉型方面進一步發力。

陶鑠:經過上半年的交易之后,收益率曲線呈現陡峭化,信用利差及其他各種利差都被壓縮得非常低,到了歷史上比較極端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來應對市場是比較重要的問題。今年三季度,投資者會從兩個角度來考慮:一是勝率;二是賠率。我認為三季度債券市場發生一些邊際變化,勝率相對二季度或者上半年有所下降,因為確實經濟處于復蘇的狀態。另外,通脹率也是上行的,從影響債券兩個最重要的宏觀驅動因素來看,收益率可能難以下降。從賠率的角度看,確實出現了“資產荒”情況,收益率不會特別高。所以,整體而言,賠率也不是對投資者特別有利。

在這種情況下,應對策略更加重要。再考慮到整體信用風險明顯上升這一因素,因為經濟下行,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要保持組合的流動性,盡量避免信用風險。建議保持投資組合的流動性。若市場情緒出現極端變化,則逆向投資,做一些久期的波動和管理,整體降低信用風險暴露,管理好組合的流動性。

謝亞軒:從短期來看,預計下半年屬于非典型的“牛尾”階段,可能利率至少還沒有很快上升的風險,但是確實也非典型。從三季度來看,可能仍會受制于疫情,另外也會受制于地方政府擴張信用的能力,甚至家庭部門擴張信用的能力。從海外來看,美聯儲如果要大力抗通脹,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會上升,這可能會通過外需渠道影響中國經濟。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因為這一輪通脹是全球性的, CRB(美國商品調查局)全球大宗商品指數最近兩個月已經開始有所回落,但是仍然在歷史高位。所以,三季度對國內來說有一個問題,就是月度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速可能會超過3%,這會對國內的貨幣政策帶來一定干擾。

從長期來看,我認為這一輪全球范圍的通脹狀況確實非同尋常,它可能預示著或者已經開啟了“后長期停滯時代”。中國的利率中樞可能會有階段性的適度抬升風險。這一輪全球通脹背后有更長期的經濟與金融因素,可能會最終發揮作用,但是顯然這需要更長時間的驗證。

毛麗麗:2022年上半年,中國債券市場可以說是一個由“寬貨幣+寬財政”托底的“小牛市”。

牛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一是一級發行總量同比增長比較顯著,尤其是地方債與國債同比分別增長57%和22%,特別突出;二是二級市場體現在信用利差、等級利差下降幅度大,處于歷史低位期,目前的行情對于運用信用債加杠桿策略明顯利好。

怎么解讀“小”?在宏觀層面上,我們之前提到多重原因導致實體經濟融資發展的意愿下降,從而造成信用債產品比較短缺,大量的資金淤積在金融市場,上半年信用債一級發行量在低利率水準下同比僅微增1%。

我們認為,在目前國內經濟回暖偏慢的情況下,融資市場的觀望情緒仍然非常重。而貨幣政策穩健偏寬松時間超預期,很可能是支撐下半年債券行情的關鍵,畢竟很多投資者在疑慮貨幣政策的偏寬松能否持續。很多地方政府出臺政策,要求本地企業抓住低利率窗口期,加大債券融資力度,加快速度。

在正負情緒交錯的市場行情中,我們也注意到市場的很多積極信號。比如上半年綠色債券發行同比增長50%,上半年可轉債的總成交額為2021年的80%。這些突出的增長與國家戰略規劃和市場的強烈需求息息相關。

程振華:“唯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希望下半年的債市繼續穩中求進,穩中有進,持續向好。今天的債市研判六人談到此結束,讓我們再次感謝各位專家的撥冗出席和精心準備。債市研判六人談,我們四季度再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2|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无线观看| 91福利片|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91丝袜|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国产微拍精品| 制服丝袜亚洲|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Jizz国产色系免费|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在线欧美a|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久久九九热视频|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国产欧美日韩18|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亚洲九九视频| 五月婷婷精品|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成人|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三区二区|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欧美色丁香|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女人18毛片久久|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欧美一区福利| 无码'专区第一页|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免费a级毛片视频| 欧美色亚洲|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看|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秋霞国产在线|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a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久久青草热|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国产|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