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一個號稱“外語小天才”的數字人度曉曉,直播挑戰上海高考英語作文。它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優秀答卷,卻意外得了零分。
原來度曉曉得零分并不是因為內容本身,而是因為它“畫蛇添足”給文章配了一幅A I生成的插畫,屬于在考卷上做標記,只能遺憾地被判零分。不過,單從內容和寫作形式來看,度曉曉還是獲得了專家的認可:“從這篇作文的完成質量來看,度曉曉已達到普通高中畢業生英語寫作的優秀水平。”
在直播中,度曉曉現場還一口氣生成了韓語、法語等多個語種的作文,并且具備很高的質量,因此被網友稱為“百國語言能力者”。這已經不是度曉曉第一次挑戰高考,今年全國新高考一卷的作文題目“本手、妙手、俗手”一出,度曉曉只花了40秒,就交出了40篇“大作”。其中一篇名為《苦練本手,方能妙手隨成》的作文,甚至被高考研究專家打出了48分的高分。
在度曉曉之前,上一個最出名的數字人還是虛擬歌手洛天依,它不但在B站擁有數百萬粉絲,也是國內最早實現盈利的虛擬歌手,曾多次登上各大衛視的晚會,與真人歌手合作歌曲。
但如果你只認識虛擬歌手,那你對A I的了解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一年前,一個名為AYAYI的虛擬用戶在小紅書一夜爆紅,首發帖吸引了數萬粉絲,閱讀量近300萬。去年年底,“新華社A I合成主播首次對話虛擬人”的話題也登上過微博熱搜。一位身穿西服、打著領帶的A I合成男主播,說著極為標準的普通話,打著生動的手勢,與另一位同樣身著正裝的A I合成女主播進行連線。有意思的是,這兩位主播看起來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和聲線與真人極其相像,不再是過去像動漫人物一樣的卡通形象。
從“就業”空間來說,數字人早已不局限于唱歌跳舞。比如,除了寫作文,度曉曉還參加了西安美院本科生畢業展,創作出“無界”系列畫作。另一位數字主持人希加加則聯合潮流玩偶Qee熊,發布并售賣與FE賽車合作的畫作……
還有更多的數字人,出現在了我們生活中。唱歌跳舞、作畫作曲、直播帶貨、主持節目、創作脫口秀等,各有特色。2022年虛擬數字人已經火出圈,成為話題“頂流”。近年來,中國虛擬偶像產業處于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虛擬偶像核心市場規模達到60多億元,虛擬偶像帶動周邊市場規模為上千億元。尤其是隨著二次元領域的主要受眾群體“90后”“00后”逐漸擁有了自主消費能力,虛擬偶像在流量變現、內容變現等方面將會獲得更好的支撐。
而這一切都依賴于科技的發展, 作為一種新型的內容生產方式,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內容(A I G C)展現出豐富的應用場景,正是這項技術賦予數字人強大的創造力。比如,A I要寫出一篇結構完整、緊扣題目、行文流暢的作文,首先要能理解給定的作文題目,然后再選取論據撰稿。度曉曉在這方面的突破,就仰賴其模型超強的語言理解能力和生成能力,而融合學習了大規模知識和海量數據的模型,“引經據典”同樣只是小菜一碟。
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內容或許會給內容產業帶來一場革命式的刷新與改造。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的殘卷被補全修復。完成這一“奇跡”的就是A I技術。完成繪畫后,A I還為此題詩一首:“一峰一狀百樹迎,天水合璧兩岸情。”
那么,未來數字人能繪制出凡高的《星空》那樣的名畫嗎?未來的文學會是賽博朋克的機器人在創作嗎?我們面對的服務員,將是一個個面目清晰、表情逼真的仿真服務員嗎?
資料來源:騰訊新聞、中華財經網、《新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