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高墩營村文化廣場上微風和煦,花兒絢爛。在廣場邊的一幢白色二層小樓門口,“甘肅省圖書館高墩營村圖書流通站”“榆中縣圖書館高墩營村分館”“農家書屋”等標牌引人注目。
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婦女笑瞇瞇地迎出門來,她便是高墩營村農家書屋管理員、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十大閱讀推廣人”的景正紅。
走進農家書屋,幾張寬大的閱覽桌一塵不染,周圍的十幾個書架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生活、少兒類書籍分門別類,擺放得整整齊齊。寬敞的閱覽室里,仿佛有淡淡的書香縈繞,與門外飄來的花香碰撞、交織。
“奶奶,我來還書了。奶奶,還有好看的書嗎?”剛過中午12點,兩個孩子猶如小鳥一樣“飛”進農家書屋,一進門直奔向擺放著兒童讀物的書架,其中一個孩子手里端著飯盒。
“給你們找好了,就放在書架最下面那一層。”景正紅把孩子們迎進來后,轉過頭來笑著對記者說,“如今,我已經‘升級’成奶奶了。”
高墩營村農家書屋是甘肅省首批建設的農家書屋之一,成立于2007年,首任管理員就是景正紅。“那時條件簡陋,沒有書架,屋里擺了4張舊課桌,許多書就放在桌上,圖書總數不到800冊。”當時,景正紅的想法簡單而純樸:“既然當上了書屋管理員,就要讓鄉親們知道這里,愛來這里。”
15年來,這個想法在景正紅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甚至成了一種信念。
為了在村里營造讀書的氛圍,景正紅依托農家書屋舉辦了各種有趣的活動——“讀一本好書”、知識競賽、書迷競賽、謎語競猜……讓大伙兒樂在其中,喜歡來農家書屋的村民也越來越多。怎樣才能養好魚、種好樹?莊稼怎樣預防病蟲害?村民們總能在這里的書中找到答案。
近年來,農家書屋的規模逐漸擴大,圖書的數量、種類不斷增加,更好地滿足了村民們的閱讀需求,豐富了大家的業余文化生活。“現在,書屋里有1.5萬多冊圖書。作為省圖書館的圖書流通站,每年還會更新6000冊圖書。”景正紅的語氣里帶著自豪。

這時,從閱覽室一角傳來一陣歡笑聲,3個孩子在電子閱讀屏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科幻小說。景正紅告訴記者,2019年甘肅省打造了數字農家書屋——“百草園”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從那時起,她又多了一項職責:把平臺上的3.3萬余冊圖書、1.9萬余部音視頻、600種電子期刊推薦給鄉親們。
這些年,村里越來越多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景正紅十分開心:“2018年,村里有13個孩子考上了大學,2019有15個,去年有17個……”更讓她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孩子在寒暑假回家后,最喜歡來的地方,還是村里的農家書屋。
高璐是這些孩子中的佼佼者,去年她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學,寒假期間,她還到農家書屋當過志愿者。“景阿姨非常和善,我們都愿意來這里看書、拓展知識,受益很多。”她告訴記者,“農家書屋就是村里的‘文化寶庫’,一定會越辦越好。”
目前,甘肅省共建成農家書屋16321個,出版物保有量達到3100萬冊,每年總借閱登記量超過200萬冊次。
同高墩營村農家書屋一樣,一個個農家書屋正在田園大地播下希望的種子,為廣袤鄉村增添奮進的力量。
(摘自《甘肅日報》)(責任編輯 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