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曾經把一條裝滿了稻谷的水泥船從很遠的地方撐回打谷場。以我的身高和體重來說,那條裝滿了稻谷的水泥船太高了、太大了、太重了,是力所不能及的。可事實上,我并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奇跡是怎么發(fā)生的呢?
水泥船在離岸的時候大人們推了一把,笨重的船體開始在水面上滑行了。這是極其重要的。巨大的東西有兩個特征:巨大的阻力和巨大的慣性。這就是為什么泰坦尼克號在停火之后還會撞上冰山的緣故。事實上,在巨大的慣性之中,你只要加上那么一點點的力量,它前行的姿態(tài)就保持住了。問題是,你不能停,一停下來你就再也無能為力了。
在我剛剛學會撐船的時候,急,恨不得一下子就抵達目的地。它的后果是這樣的,五分鐘的激情之后我就難以為繼了。一位年長的農民告訴我:“一下一下地。”這五個字包含著農業(yè)文明無邊的瑣碎、無邊的耐心、無邊的重復和無邊的挑戰(zhàn)。
有時候,我們要在水面上“行”一天的路,換句話說,撐一天的船。如果你失去了耐心,做不到“一下一下地”,那么,你的處境將會像一首兒歌所唱的那樣——小船兒隨風飄蕩。這可不是一個詩情畫意的場景,它是狼狽的,凄涼的。
有人問我,如何成為一個作家,我說,堅持寫三十年,不要停止。我從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即便如此,我還是要說,我最大的、最可以依賴的才華是耐心。在水上行路的人都有流水一般的耐心。水從來都不著急,它們手拉著手,從天的盡頭一直到另一個盡頭。
(韶華薦自《文化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