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健身的現狀是:只有收藏夾知道我們有多努力。最近,劉畊宏健身操火了,每天都在熱搜上露臉。于是我很好奇,祖國大地上萬千“劉畊宏男孩”和“劉畊宏女孩”們,有多少人真瘦了?又有多少人體重不減反增,皮都圓潤地舒展開了?
我朋友小A,就是一名“劉畊宏女孩”,哦,不止,她堪稱現代神農氏。10多年前,流行藥物減肥,什么酵素、熱控藥、左旋肉堿,她是親嘗百草,當仁不讓地試了個遍,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過上不勞而瘦的好日子,卻萬萬沒想到,最后因為頻頻拉肚子作罷。
后來,大家開始提倡要健康、可持續地健身減重,小A就像發現了一片新大陸,又支棱起來了。怎么個支棱法?“7天瘦出A4腰!”“14天拗出馬甲線!”一條條帶著濃濃互聯網偏方味兒的健身小視頻,被她頻頻轉發。
這些視頻內容大同小異,無非是身材姣好的帥哥靚女們,輕松地做著各式各樣的健身動作。小A跟著練了兩周,前凸后翹的身材沒出來,大腿反而粗了兩個碼。后來才查明原因:跟著視頻練“臀橋”時,發力的部位選錯了,別人是屁股發力,她是大腿發力,不粗才怪。
健身太難了。好不容易克服了懶,拿出魄力來跟著練了,卻又越練越錯。就算有練對的,又有幾個能堅持呢?
可別怪我說風涼話。打開某二手交易APP,搜索健身器材,一頁頁刷過的商品里,是一個個“從入門到放棄”的減肥故事。一開始,期待總是美好的。健身背心得多買幾件吧?畢竟誰也不想天天洗衣服不是?跑步容易傷膝蓋,護膝護腕得要吧?橢圓機得買飛輪重的,跑鞋不光要看功能還得挑配色,對了,運動耳機也不能落,畢竟誰不想cos(扮裝)一把《當我跑步時,我在想些什么》里的村上春樹呢?
這下可好,肉未掉,荷包先癟了。當你真的穿上這些裝備,發現再好的跑鞋也止不住腿肚子的酸痛、再動聽的交響樂也無法掩蓋放棄的念頭時,多半離割肉就不遠了。
一個規律是,放棄的速度有多快,二手器材就能有多新。最近有個故事給我帶來了許多歡樂:我老板有輛閑置的動感單車,后來轉手了3次、經過3位同事的手,最終落到了B手里。前陣子我去B家里吃飯,看見了這個傳奇物件——輾轉了幾個家,也沒能改變它嶄新的容顏。
減肥成功(不反彈的那種)的原因都是相似的,而減肥失敗的人卻各有各的問題。從“吃了就會瘦”到“收藏了就等于練了”,再到“看完直播就等于做操了”“打賞了就等于上完健身課了”,從減肥藥到健身秘方再到直播健身操……這些看似簡單輕松的減肥方法本質上都是試圖誘惑你:來吧,這里有捷徑。
而事實上呢?與五花八門的“減肥失敗故事”相比,我身邊減肥成功的朋友,他們的方法驚人地相似:選一種不討厭的運動方式,找一個教練或老師帶著步入正軌,然后堅持下去。每一個減肥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是一個個下定決心改變生活方式的人。
給了無數人勇氣的梁靜茹曾經唱過一句歌詞,“慢慢來會比較快”。老老實實地堅持,也許才是真正的“捷徑”。
(王豐薦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