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古裝劇《夢華錄》講述了3個女子攜手勇闖東京,經歷各種困境,最終姐妹齊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小茶坊變成東京最大酒樓的故事。劇中不僅涉及悔婚、彩禮返還,還涉及古代契書、訴訟以及登聞鼓制度,可謂是法律知識點滿滿。
劇中,趙盼兒看到好姐妹宋引章婚后被周舍家暴,便設下計謀讓周舍寫下休書。
周舍意識到自己上當后,在衙門口擊鼓鳴冤。趙盼兒拿出周舍親筆所寫的休書后,周舍伸手搶奪,并不顧他人阻攔強行吞咽下腹,自以為無據可查。趙盼兒早已料到周舍會有此舉,所以趁其不備來了一計偷龍轉鳳,才使休書原件沒有被毀損。
在訴訟中,如果一方當事人將證據原件吃掉或者毀損,法律如何應對?
對于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偽造、毀滅證據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十八條、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都進行了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人民法院對偽造、毀滅重要證據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10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15日以下。
在司法實踐中,與吃掉證據相對應的是拒不提交手中的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十五條對拒不提交證據的行為作出了專門的規定,一方當事人控制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對待證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控制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該主張成立。可見,無論是像周舍一樣當庭吃掉證據,還是手持證據拒不提交,都不是明智之舉。
劇中,由于望月樓老板著急用錢,所以答應將東樓雅間賣給趙盼兒,并且送來契書,約定頭金600貫,5日內交納尾款600貫。趙盼兒付完頭金后,卻未能籌齊尾款。望月樓老板耍賴,不肯退還趙盼兒的頭金,趙盼兒握著發簪來到望月樓,威脅老板退還300貫錢。望月樓老板立馬改口,趙盼兒拿回了錢。
從法律的角度看,頭金的性質是什么?趙盼兒能否主張返還?如果合同上沒有約定返還日期,望月樓老板可以想什么時候還就什么時候還嗎?
劇中,趙盼兒和望月樓老板簽訂的買賣契書,并沒有明確頭金是“定金”還是“訂金”。司法實踐中,不少買賣合同糾紛都圍繞著“定金”和“訂金”的區別,訴訟往往成為賣家和買家的“文字游戲”。那二者到底有何區別呢?
“定金”與“訂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相應的法律后果完全不同。定金具有擔保合同履行的性質,而訂金只是一個習慣用語,并非法律概念,不具有擔保的功能。另外,定金一般不得超過合同標的額的20%,對于給付定金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則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于或者少于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可見,如果是消費者反悔違約,支付的定金是要不回來的;如果是商家違約,消費者則可以要求商家雙倍返還。
如果消費者真的不想買了,又已經為商品支付了定金,還能“搶救”一下——可以在支付尾款后,選擇全額退款。因為民法典規定,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如果買家繼續支付尾款的話,定金就會轉化為商品價款的一部分。
在合同沒有約定頭金是“定金”或“訂金”的情況下,一般視為貨款的一部分,即預付款。合同沒有約定返還時間,因此趙盼兒可以隨時要求返還。劇中趙盼兒并沒有將頭金全部要回來,反而主動給望月樓老板留下了300貫,是按照契書條款主動承擔違約責任的行為,符合雙方約定。
劇中,趙盼兒前往開封府狀告新州通判歐陽旭負義悔婚,貶妻為妾不成,便懷恨在心,報復中傷。然而歐陽旭以趙盼兒籍屬錢塘縣,而自己也早已離京赴任新州通判,官籍理應歸于新州,不應屬開封府管轄為由,認為趙盼兒沒有訴訟資格。歐陽旭還提出,依據法律,若糾紛雙方事涉賊盜斗訟,開封府有管轄權,但若只涉及戶婚,便只可由糾紛雙方中任一方籍貫所在地的官府處理,因此,該案件應由趙盼兒原籍錢塘縣或新州受理。
在司法實踐中,原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法院是如何審理管轄權異議的,主管問題和管轄權問題有什么區別?
管轄權是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權力或權限。法院要對案件具有管轄權,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法院對所涉案件具有“標的物管轄權”,即法院具有審理該類型案件的權力;同時,法院還需對案件當事人具有“個人管轄權”,即法院具有對訴訟中涉及的當事人作出影響其權利義務的裁判的權力。管轄的種類包括了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在民事訴訟中,被告可以對受訴法院對案件的管轄權提出質疑,即管轄權異議。
以離婚糾紛為例,以在被告住所地為一般原則,但當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當被告提起管轄權異議,經審理后異議成立的,應當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同時,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院管轄的,也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所以,在起訴之前,當事人要先檢查是否符合起訴的條件,起訴時要選擇正確的管轄法院。
劇中趙盼兒在開封府狀告歐陽旭,并非是真正的離婚訴訟,更像是侵犯名譽權等民事權益的侵權糾紛,如果宋代有現在完備的民事訴訟制度,是可以選擇侵權行為地即開封府起訴的。如此,趙盼兒等人便無需前往闕門外擊登聞鼓鳴冤了。
(摘自《中國婦女報》)(責任編輯 史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