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陳峰的人都會有種直覺,眼前這位陌生人是位律師或者從事法律工作。作為律師行業人大代表的這些年,陳峰也一直在努力著,通過自身的專業之長,為完善城市建設、蓬勃經濟發展、解決民生問題貢獻一份力量。
為用足用好浦東立法權建言獻策
在今年1月的市人代會上,作為浦東代表團的成員之一,陳峰發揮自身律師職業的優勢,作出《用足用好國家立法授權創新浦東高質量立法,引領和保障高水平改革開放》的發言,呼吁加強立法基礎和立法能力的保障建設,提出探索前瞻性立法的可能,制定動態完善立法需求清單,從而能逐步有節奏地推進浦東全面立法建設,并對智能汽車發展、企業綠色發展等十多個存在制度空白的領域提出了立法建議,其中關于制定《上海市浦東新區離岸金融發展條例》《上海市浦東新區碳排放管理若干規定》等建議已被采納,為浦東開展高質量立法工作掃除了盲區。
關注企業發展難點痛點堵點
如何通過代表身份為企業解決難題?陳峰發揮了其職業特點與專業能力。
2020年《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對上海營商環境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陳峰作為市律協副會長、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負責人,組織市律協參政議政促進委員會、各相關業務研究委員會對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動《條例》的實施和完善。
2020年5月,陳峰與市律協會長季諾任雙組長,組織市律協相關業務研究委員會成立《條例》第三方評估小組,前后開展4次線上、線下會議,完成工作方案及工作計劃表評估,多次召開全體會議并討論確定調查問卷,最終通過東方律師網線上發放問卷;同時線下召集大中小型律師事務所負責人,收集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律所經辦的案例以及實際遇到的問題,最終形成調研報告。
一年之后,陳峰再次組織市律協各相關業務研究委員會成立專項工作組,對實施《條例》展開調研工作。工作組先后赴臨港、張江等地共召開5次座談會,調研了不同類型企業40余家、走訪了30余家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聽取各企業、各單位對目前營商環境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及對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做法及建議。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陳峰組織召開了7次工作組線下全體會議及近20次線上會議,梳理總結意見建議、研究政策法規,最終向上海市立法研究所遞交了《條例》修改意見終稿及相關修訂說明報告。
這兩次的評估調研工作及報告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本市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境,為《條例》的優化完善提供了詳實的資料支撐和意見建議。
疫情期間為民分憂為民解難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陳峰積極發動律師行業組織參加抗疫工作,整理律師行業在疫情期間“兩代表一委員”的議案建議近千件。
同時他不忘關注疫情期間的民生狀況和企業發展,分析疫情對民生、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提出相應的緩解措施和解決建議。先后提出《關于進一步規范養老服務業、建立和完善綜合監管制度的建議》《關于本輪疫情期間特殊人群及非住宅居住人群防疫控制建議》等多項議案建議,為疫情期間居民及企業碰到的困難發聲。
在這五年的代表工作中,陳峰始終牢記人大代表為人民的使命和原則,恪守為民之責,常懷為民之心,力行為民之舉,盡心盡力履行代表職責,發揮專業能力,為民分憂,為民解難,不辜負選民的信任和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