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人大代表中為數不多的宗教界人士。他是俞光植,五年前當選為市十五屆人大代表。
當“好代表” 做大愛事
在過去的五年里,俞光植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肩負使命的人大代表,總是想著為這座偉大又美麗的城市做點什么,以此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發揮一名代表應有的作用。
五年來,俞光植不斷加強學習,做到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在辛苦工作之余,他把學習政治理論,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和人大業務知識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重點,積累各類知識,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力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為做一名稱職的人大代表奠定了堅實基礎。
除了在會議期間當個“好代表”,俞光植在閉會期間也能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積極參加市、區人大組織的視察調研、人大代表論壇等各類活動,主動聯系所在選區單位和選區群眾,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針對聯系群眾時了解到的虹許路至江蘇路高架路段交通擁堵,特別是內環延安西路立交橋的擁堵問題,俞光植提出,應當在該處增加高架下匝道的設置,分流延安西路高架進入市區方向的車流,緩解內環延安西路立交橋的擁堵壓力,改善長寧區特別是虹橋開發區和古北國際社區的交通布局。
作為一名宗教界的代表,俞光植在平時的工作中與眾多信眾的聯系較多。借著這樣特殊的身份,俞光植一方面進行各種重要會議精神的傳達,另一方面又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一同為國家經濟社會的建設發展貢獻力量。每年,他通過上海市天愛公益基金會為遭受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的地區募捐善款,特別是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信眾集中捐款達30萬元;他同時利用上海市醫療資源,向云南怒江州地區送去醫療物資5萬元;又給在抗疫一線日夜辛苦作戰的各條戰線的工作人員送去防疫物資和慰問品。
力所能及 扶弱幫困
今年上半年的疫情給大上海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一定的影響,俞光植主動申請加入所在居委會的志愿者行列當中,有時清晨五點多就起床開始進行志愿服務,有時甚至工作到下半夜一點多鐘。
有一次,俞光植接到了從香港發來的求助微信。原來這位求助者的父母親年事已高,加上身患重病,又疑似為陽性患者,因為當時求助聯系不暢,于是找到了俞光植。俞光植馬上將求助信息轉發到人大代表微信群,不一會兒就得到了回復,并且相關部門及時安排,進行了妥善處理。俞光植的舉動帶動了國際禮拜堂的不少義工也自發地在各自居住的小區里當起志愿者,給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添加一份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