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當選市十五屆人大代表以來,王光榮依法履職,積極提出高質量的審議意見和代表建議,推動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較好地踐行了履職為民的承諾。為了發揮好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他還建立了王光榮代表工作小組,進一步提升履職質效。
注重調研 找準問題
“一網通辦”大大提高了企業和居民辦事的效率,但在線上辦事速度提升的同時,如何呈現辦事的溫度?王光榮發現問題后,迅速帶領工作小組成員深入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和就業、人才等公共服務窗口,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開展了公共民生服務數字化轉型的調研。
他通過調研發現,居民和企業普遍反映了“線下表格線上化”的問題,不少線上辦理事項,仍然需要填寫許多信息,提交許多材料,而且有些個人信息內容重復。同時,線下窗口屏幕化也少了一些溫度。“走近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大廳,放眼望去,處處是‘屏’,社保屏、醫保屏、公安屏各不相同,每個屏的操作規程不一,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交互全都通過屏幕來實行,這些‘屏’看似‘現代化’,卻是一個個冰冷的交互界面?!?/p>
深入研究 探尋原因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王光榮召集代表工作小組成員,多次研究相關問題,通過分析,他發現:行政手段跟上了,服務意識還有待加強。部分以完成上級考核任務為目標的“一網通辦”業務,在將傳統業務由線下搬至線上時,并未根據數據與技術條件進行業務流程再造。
王光榮還發現,“一網通辦”實現了數據歸集,但數據利用效能還有待提升。由于全市各區都成立了大數據中心,區域數據的歸集問題解決了,各委辦局已將數據資源集中至大數據中心?!暗珌碜圆煌块T的系統和平臺,數據標準尚不統一,端口和規范也不一致,導致各種信息間的共享、傳輸和融合存在障礙。”
“另外就是,應用場景出現了,制度規范還需要跟上?!蓖豕鈽s認為,新的技術與新的應用隨時會出現,但制度規則的制定往往滯后于技術與應用發展的速度?!皵祿杉倪吔缭谀睦?,數字賦能與數字授權是否同步?新應用新場景應在法治的軌道上和框架內運行?!?/p>
著眼民生 積極建言
為了推動公共民生服務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解決,王光榮提出了《關于建設線下體驗站 提供更有溫度的政務服務的建議》,倡導推進線上線下融合、速度溫度兼有的數字化轉型,讓企業和居民能真正享受“數字紅利”。
他認為,數字化轉型應注重實際效果:對僅僅實現無紙化和移動平臺的“一網通辦”項目進行流程梳理,受理流程再造后接入“一網通辦”平臺;改善用戶體驗,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已歸集的數據進行清洗與分析,建立適合各業務系統與平臺的數據規范與標準。在統一數據標準實現源數據共享前,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智能查詢平臺;健全法律法規,盡快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規、規章、規范和標準,界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保障數字化轉型中的數據安全;尊重不同選擇,提供多樣化服務形式,推動更多民生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努力使各類民生服務項目全程網上辦理。部分建議得到了市大數據中心等相關部門采納。
在5年的履職過程中,特別是帶領代表工作小組開展工作之后,王光榮提升了調查研究、提出建議的質量,增強了對人民負責、替人民代言、為人民排憂解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發揮了人大代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