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對800多名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數量進行統計排名,郭康璽名列榜單第二位。他是連任市十三、十四、十五屆的人大代表,滬港國際咨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12份建議聚焦營商環境
自2019年10月22日國務院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郭康璽敏銳地感到這將是帶給上海長久、長勁、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他隨即開展深入調研、組織研討,先后提交了《關于對政府采購領域影響營商環境的改革建議》《關于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減少招投標過程中重復提供資料的建議》《關于改善營商環境、簡化城市更新項目各項審批手續的建議》等12份有關營商環境的建議,被市政府相關部門解決采納,為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謀劃策,為上海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發揮作用。
自當選人大代表的第一天起,郭康璽十五年如一日,在上海品牌建設、民營經濟轉型、“五個中心”建設、城市更新、長三角一體化、垃圾分類、新農村振興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綠色建筑、疫情防控等方面建言獻策。本屆任期內,郭康璽先后提交了有關上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多條建議,和《關于配合“三孩政策”大力推出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議》等涵蓋社會各方面的代表建議共62條,高質量地履行了代表職責。
對“生態瘡疤”零容忍
一次,當郭康璽問詢“陳家鎮污水處理廠”重金屬超標問題,有人對他說,“這個老大難問題你就別管了,管了也沒用。”這句話觸發了郭康璽的責任神經,他說“生態瘡疤”豈能容忍。
隨后,郭康璽開始長達半年的調查、分析,期間還到北京學習咨詢,請教自然資源部專家。2022年1月,他提交了《關于高質量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建議》,提出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先行、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強科技支撐等系列舉措。考慮到修復資金問題,郭康璽同時提出建議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建設,并列舉分析了“上海嘉北郊野公園市級土地整治項目”的成功案例。
對此,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市發改委、市規劃資源局會同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綠化市容局、市農業農村委進行研究,對郭康璽的建議全部解決采納,從政府頂層進行統籌安排并明確下一步工作。關于郭康璽提出的老大難問題,政府各部門列入了2022年底完成并銷項的計劃。
不計得失敢言善言
郭康璽的建議經常得到媒體關注,引發群眾熱評,較好地發揮了人大代表的監督作用。履職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選民群眾的信任,帶給郭康璽很多的靈感和啟發,智慧的泉流充分涌動。他的發言總是一針見血,直擊要害。光明磊落、敢言善言成為郭康璽的標簽。
15年的人大代表歷程,郭康璽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全心全意放在老百姓的需求和幸福指數上,放在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目標上。郭康璽表示將以精專業、高品行為基礎,以建真言、行真事為標準,繼續為推動上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