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當選市十五屆人大代表以來,楊昕巍一方面作為國內知名導演、編劇、制作人,關注上海文化建設;另一方面擴大觀察面,對于廣闊豐富的社會生活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在本屆履職期間,他積極參加人大的各項調研、討論及培訓工作,發揮專業力量,為百姓的安居樂業盡責履職。
為百姓建言獻策
每年,楊昕巍都提出多件切實有效的議案和建議,內容涉及文化、藝術、教育、城建、民生、交通等方面,且全部被采納。如《關于進一步加強上海軌道安全管理法治保障的議案》《關于加快制定lt;上海市展覽業條例gt;的議案》等,以及《關于盡快修建地鐵17號線與9號線連接線路的建議》《關于中小學生定期參觀學習制造業基地和科研院所并形成制度的建議》《關于增辦滬語廣播節目的建議》《關于上海市黨員執勤警員佩戴黨員袖標的建議》等,其中關于制定上海地鐵縱向橫向電子指示牌和地鐵中廣播音量標準化的建議被采納為上海市地鐵建設標準。
在代表聯系社區活動中,楊昕巍深入了解民生訴求。針對群眾提出的“多戶人家共用馬桶問題十年沒有解決” “養老院是否可以建在居民社區” “居民業主委員會如何盡快成立并維權” “居委會的職責與工作改善”等問題,他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切實關注百姓“急難愁”的同時,不斷提升履職水平。
楊昕巍還非常關注鄉村振興建設,提出要加強鄉村建設的傳統化、園林化、江南化的審美引導,讓良好的生活風范和文化品格得以傳承。
滿懷熱忱激情發聲
在每年市人代會分組討論時,楊昕巍的發言總是聲音洪亮、條理清晰、擲地有聲、富有感染力,充滿對生活的熱愛、責任與關切,充滿著對于事業和時代的憂患意識,且內容不虛空假大,實實在在,成為虹口人大代表中的亮點。
在今年八月小人代會上討論市政府工作報告時,針對報告中關于今年根據疫情工作情況將加強基層居委會組織人員建設的內容,楊昕巍發言道:“在培訓基層居委干部的時候,要特別強調在頭腦中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這是我們黨永遠和人民在一起的法寶,且應該將為人民服務寫進報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卓慶評價說:“聽了楊昕巍代表的發言后,我們總想去做些什么!”楊昕巍總是用激情點燃代表們的熱情,從而使虹口代表團的分組討論常常創造力飛揚、智慧火花四濺、意猶未盡。
將人大精神融入戲劇文化品格
作為無黨派人士和國內一線知名戲劇導演,楊昕巍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以大局為重,思考綿密,勤勉工作。他經常被全國各地邀請創作戲劇作品,所以每年有相當的時間不在上海。但是,在上海的時候,他一定會盡量參加人大的活動及工作,不放過任何學習和履職的機會,且對各領域的執法檢查、監督、研學、視察均專注于心、思考而策、可行而出。
作為上海的導演、編劇、藝術家,楊昕巍時刻牢記自己代表著上海的形象和水準,代表著上海的文化格調與藝術層次。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創作過程中,他都自律、自強、自省。
楊昕巍在全國各地進行藝術創作時,只要有機會就積極宣傳人大精神,積極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時刻刻都在關注國家、歷史、當下、文化和民族精神燈塔的建設,刊發多篇文章,闡釋《師說》《獨龍天路》《晉文公》《松綁》等話劇中豐富的人文知識點、強烈的思想震撼力和揮灑飛揚的戲劇美,為豐富文化建設的內涵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