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起,林麗平就開始擔任區人大代表,后來又當選為市十五屆人大代表。在履職15年間,她始終秉持“為民發聲”的初心和使命,為市十五屆人大代表履職畫上圓滿句號。
五年中,林麗平走訪調研100多次,在市人代會上提出代表建議31件,29件被采納;提交社情民意信息40篇,28篇被采納,多篇獲中央和市領導批示。她表示,盡管已是三屆代表,只要在任就不能有半點馬虎和懈怠。
用心做群眾的貼心人
民生無小事。一直以來,林麗平關注公交、地鐵、出租等交通領域問題并提出建議。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5.4萬輛,位居全國第一。林麗平卻聽到身邊的朋友、同事、鄰居經常“抱怨”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布局不合理。為此,她經過調研,在2021年市人代會上提交了《關于合理布局使用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議》。
代表建議提出后,得到市級政府部門重視,相關部門積極與林麗平溝通聯系,并讓她作為代表列席了市政府發改委主任辦公會,參與審議《關于進一步推動本市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會上林麗平結合代表建議作了發言。
用情做兩岸的連心人
除了人大代表身份,林麗平還是一名臺盟盟員。她說:“臺盟盟員對臺灣同胞有著天然的親情和鄉情,這使我在代表履職過程中更加關注臺灣同胞在大陸的融合發展,我應為兩岸融合建言。”
2019年,林麗平參加了市人大僑民宗委組織的《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權益保護規定》執法檢查,在座談中她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并將了解的情況進行梳理提煉,撰寫信息上報,得到中共中央領導的批示。這些年,在各方的呼吁下,信息中的相關建議不斷得到完善。
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只要了解到臺胞的訴求,林麗平都會在調研后提出建議,31件代表建議中7件是涉臺的,占比近四分之一。讓她欣慰和驕傲的是,這五年里她提交的《關于進一步落實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各項措施的建議》《引進臺灣教師來大陸高校任教應注意臺“流浪博士”現象》等2篇信息得到中共中央領導批示;《關于做好高校臺灣教師使用管理工作的建議》等4篇得到市領導的批示。
林麗平說:“我以代表和黨派身份提交信息,最終得到中央和市領導的批示,證明我國政治制度不是形式主義走過場,它切實起到協商和監督的效果。問題的解決也讓更多臺胞信任我,有事找我反映,今后我也會向更多的臺胞宣傳代表履職經歷,講好中國的政治故事。”
用力做居民的服務員
在2020年和2022年兩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林麗平主動站在社區一線,積極投身基層前沿的抗疫斗爭。
今年3月上海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林麗平主動亮出身份:“我是中共黨員,也是人大代表,積極參與社區抗疫責無旁貸。”在社區擔任抗疫志愿者期間,林麗平承擔小區樓棟核酸檢測掃碼志愿者工作,并參與分發物資、發抗原、配藥、送快遞、團購等各項工作長達兩個多月。同時在參與志愿者服務工作中,林麗平積極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及時向政府部門報送疫情信息16篇,被政府部門采用8篇,并提交《疫情動態清零常態化下,上海旅游企業復工復產中的突出問題與對策建議》。
“有部電影叫《芳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芳華歲月,我很榮幸我的芳華在履職中綻放。”林麗平說。